《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6-10-22 手机版


【目标择定】

1.理解掌握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诵读课文,达到“读准、读通”的目标。

3探究烛之武的说辩技巧。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烛之武见秦伯,双方并没有互动,更没有唇枪舌剑的交锋,从头到尾就烛之武一个人在说,为什么秦伯就心悦诚服了?

1烛之武见秦伯,劈头来一句“郑既知亡矣”,为什么?如果先从两国关系讲起,或先说“舍郑”的好处,或直挑秦晋的矛盾,把“阙秦利晋”的要害一下子捅破,不是更省事吗?

2.接着以“若亡郑”为假设前提,动机是什么?“敢以烦执事”是否给人以“卑下”的感觉?

3试比较一下,对秦伯是先诱之以利为好,还是先示其以害为好?为什么?又何以不说“君亦有利焉”,却说“君亦无害焉”?“有利”与“无害”有区别吗?

4. “夫晋,何厌之有?”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有着什么样的照应?如果把5、6、7句连起来一气(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注意每句开头的“若”、“且”、“夫”)读下来,你会感觉到有一股怎样的说服力量与气势?最后落到“阙秦”与“利晋”的比较上,仍然用的是设问和启发的语气,有什么好处?

5. 回顾整个说辞的过程,从秦郑关系说到秦晋关系,前者着眼于说“利”,后者侧重于言“害”。这一逻辑顺序能够改变吗?为什么?

第二部分 必修①第二单元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给下面加横线字注音

秦军氾南 夜缒而出 君之薄也 共其乏困 夫晋 失其所与,不知

2. 写出下列加横线词词语的古义与今义

无能为也已

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微夫人之力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既东封郑 肆其封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

以其无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4.选出下列 “之”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公从之 ②臣之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许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行李之往来

⑦君之所知也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

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B.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

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 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

5. 解释加点词,有活用的指出活用的类型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君亦无所害

越国以鄙远 共其乏困

6..填空

《左传》又名《 》、《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 体历史著作。《左传》记载了鲁哀公元年至鲁隐公二十七年共255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历史。《左传》不仅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对文学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它被认为是后代叙事散文的典范。

二、课文探究检测

7.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包含几层意思?请具体说明。

8.烛之武为什么能游说成功?他的成功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课文谈谈。不少于300字。

三、课外拓展

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 家 与 少 陵 复 生 必 有 低 首 俯 心而 遵 其 改 者 必 有 反复 辩 论 而 不 遵 其 改 者 要 之 择 摘 于 字 句 间 虽 六 经 颇 有 可 议 处 固 无 劳 二 公 之 舍 其 田 而 耘 人 之 田 也。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10.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 之 间 吐 纳 珠 玉 之 声 眉 睫 之 前 卷 舒 风 云 之 色 其 思 理 之 致 乎 故 思 理 为 妙 神 与 物 游。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

1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古 之 君 子 其 责 己 也 重 以 周 其 待 人 也 轻 以 约 重 以 周 故 不 怠 轻 以 约 故 人乐 为 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节选自韩愈《原毁》)

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编 戏 有 如 缝 衣 其 初 则 以 完 全 者 剪 碎 其 后 又 以 剪 碎 者 凑 成 剪 碎 易 凑 成 难 凑 成 之 工 全 在 针 线 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参考答案

【探究一径】

1.点出郑国自知会灭亡,显现弱势,令秦伯放下戒心!只有先从对方的的角度考虑,劝说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更使郑一开始就从三国关系中抽身出来,让三方变为两极,关系转移了,矛盾性质也转化了,从而使自己占据了主动。

2. 动机是抓住各国君主“图利的心理”, “越国以鄙远” “有益于君”“君厚”,为后文埋伏笔。后文运用对比的手法点明了秦国灭掉郑国对秦、晋两国的利弊关系,语言简短,却字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句句都像刀子一样直接撼动秦伯的心,令其动摇与晋的盟约关系。

表面的卑下,既是对秦王的恭维与尊重,又如实地把郑弱将亡的客观事实摆在明面上,显示后面的陈述是客观的事实,为后文的陈述埋伏笔。

3先示其以害为好。贪婪之人最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更何况春秋战国时期,利益受损就意味着可能灭亡。不说“君亦有利焉”,却说“君亦无害焉”,则既保护了对方贪婪的颜面,又引导对方思考。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4.晋国的贪婪与忘义同在,秦怎么能帮助自己的敌人?

动之以情,晓之以厉害,挑拨其关系,用最经济又最严密的表达收到了最雄辩的效果。

委婉的语气,引人思索。

5. 回顾整个说辞的过程,从秦郑关系说到秦晋关系,前者着眼于说“利”,后者侧重于言“害”。这一逻辑顺序能够改变吗?为什么?

不能。三国关系史上,强秦与弱郑之间本无利益上的矛盾。这在课文首段已经透露,即围郑全然是由于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秦郑并没有怨仇。更在于使郑一开始就从三国关系中抽身出来,让三方变为两极,关系转移了,矛盾性质也转化了,从而使自己占据了主动。而后说害,则是在两极的关系上回顾历史,分析现实,利用其矛盾,离间其关系。烛之武之所以能瓦解秦晋结盟,正是善于分析矛盾和利用矛盾。

【对应检测】

1. 氾,f¨¤n 缒,zhu¨¬ 薄也: b¨®;共其乏困: gōng;夫,f¨² 知,zh¨¬

2. 无能 古:没有能力 今:形容词

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

行李 古:使者 今:行人所带物品

夫人 古:那个人 今:男子配偶

3.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肆其封(疆界,名词) 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以乱易整(用,介词) 以其无礼(因,介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4. B ①④⑨⑩代词 ②⑤⑥⑦主谓之间 ③的 ⑧宾语前置的标志

5.东:在东边;在西 ,名词做状语

害 : 妨害,动词,无活用。

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7.围郑 郑既知亡 坦言知亡 避其锐气 以退为进

亡郑 晋厚秦薄 阐明利害 动摇秦军 反面说理

存郑 君亦无害 诱之以利 拉拢关系 正面说理

援史 朝济夕设 揭示矛盾 瓦解同盟 明事寓理

看今 阙秦利晋 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析事推理

8.参考: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9.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10.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1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12.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