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6-10-13 手机版 | ||||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悟。 2.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炼关键句的能力。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二、夯实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祭祀(sì) 皈(guī)依 坍(dān)圮 捋(lǚ)须 B. 瞬(shùn)间 颓(tuí)废 熨(yùn)帖 耒(lěi)耜 C. 祷(dǎo)告 倔强(qiáng) 隽(juàn)水 恪(kè)守 D. 焦灼(zhuó) 车辙(zhé) 社稷(jì) 濒(bīn)临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荒芜 缘分 宿命 雕栏玉砌 B.苍桑 坦荡 沉寂 失魂落魄 C.祈祷 窥视 落莫 窸窸窣窣 D.凝重 剥蚀 嘈杂 声名狼藉 3.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残垣(墙)断壁 亘(延续不断)古 弥(遍、满)漫 刻骨铭(记住)心 B.暴风骤(突然)雨 歆(羡慕)慕 坍圮(倒塌) 奇花异卉(树) C.自顾不暇(空闲) 恪(谨慎而恭敬)守 濒(临近)临 苦心孤诣(他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D.沧海(大海)一粟 馈(赠送)赠 拈香(烧香) 步履(行走)维艰 4.填在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_________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②_________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③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________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④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_________在我眼前出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A.却 除去 因为 才 B.就 因为 只有 又 C.就 除去 只有 才 D.却 因为 因为 又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重点突破 阅读第1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2.这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几处描写有什么特点?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3.作者在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阅读第2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4.该部分写母亲对“我”做了哪些事来体现她那伟大而又毫不张扬的爱? 5.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6.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二、当堂检测 1.下面各组中字形、字音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坍圮(tān pǐ):坍,倒塌、崩坏;圮,塌。 恪守(kè):谨慎而恭敬地遵守。 B.亘古(gèn):从古到今。 蝉蜕(tuì):蝉的卵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 C.熨帖(yǜn):心里平静舒适。 隽永(juàn):(言论、文章)意味深长。 D.炫耀(xuán):夸耀。 肆意(shì):不顾一切地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2.选择合适的词填空:寂静、落寞、沉寂、宁静、寂寞 (1)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如一间空屋。 (2)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 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4)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 下来。 (5)譬如在园中最为 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的苍凉。 3.按要求改换句式。 改为常规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4.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三节(课文未选),作者以种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请你在文中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分别组成前后衔接、呼应的排比句。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 , 冬天是傍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 ,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飘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课后•拓展读练 素养积淀,拓宽视野 《母亲》 彭名燕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幽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清翠;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丝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 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母亲是荒寂中的一朵鲜花,当你寂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香沁心脾,心灵得到恬适不会孤独; 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 母亲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当你颠簸受伤时,头枕她的臂膊,舔舔伤口,补充精力,再次高高扬帆…… 母亲是……母亲是世上最芳香、最伟大、最温暖、最美好、最强大、最光明的同义词。 练笔: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没有道理没有代价的爱。”那种爱无边无际,随时准备为儿女牺牲一切,却又不要什么回报,只管无怨无悔地付出。面对史铁生的母亲,面对我们自己的母亲,不管你的母亲在还是不在,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请以“母亲,我想 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我与地坛》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l.D(A坍tān;B 熨yù;C 强 jiàng)2.A(B沧桑;C落寞;D声名狼藉)3.B 暴风骤(急速)雨 奇花异卉(草)4.C 重点突破 1.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残败冷落, “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开头,开篇点题,又为下文描写、叙事、抒情作了铺垫。 2.明确: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史铁生在二十岁青春韶华时不幸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 。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略带禅意。 3.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心灵以强烈的震动。令作者感怀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4.明确: “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5. 明确: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 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彻心肺。 6.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当堂检测 1.A2.寂寞、宁静、寂静、沉寂、落寞 3.常规句:如果我能够,我要为子君,为自己,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4. 秋天是黄昏;秋天是大提琴;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柳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