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09-23 手机版 | ||||
课题 7.记念刘和珍君 授课 时间 2016学年上期 课时 3 主备人 赵凤美 教学目标 1、认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2、学习语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学会依据作者的感情、摘录关键词语梳理行文脉络。 教学教学重点: 1.梳理文脉,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 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请同学默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思考以下问题: 问1:本文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问2:第一、二部分的作用?(教师板书) 2.在理清总体思路下,让学生概括各段段落大意. 教师板书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教师提问:从文章整体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斗争方式),激励“更奋然而前行”。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 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悲”、“愤”三、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总体思路和“线索” 二、具体分析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三部分) (一)分析第一第二部分 提问回答上节课作业:“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问1: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 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真切。 问2:分别提到了哪两种人? 真的猛士:“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勇敢直面残酷的现实,自觉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英勇清醒、永不回避。 庸人: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不奋起反抗、斗争,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 问3:采用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 问4:“哀痛者”“幸福者”的含义? 哀痛者:为人民的深重灾难而哀痛 幸福者:以勇往直前地斗争,为人民谋福利为最大幸福。 问5:找出文中的三处“必要”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三处必要的含义? 问6.课文从第三部分才正式进入记念部分,那么一、二两部分可否去掉? 不可去掉,因为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这样的内容: (二)分析第三部分:回忆认识过程 1、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2.为何反复强调“微笑、温和”? 反衬敌人的凶残,流言家的卑劣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的作业以此导入这节课的内容 二、(一) 三、四、五节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提示: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反抗性,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无非是流言家开罪、嫁祸之辞。作者不但写刘和珍的斗争性,而且着意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意蕴在于表明,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反而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节,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二)齐读第四节进行分析:抒写惊愕、义愤 1.作者为什么强调“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作者写“始终微笑”“和蔼”的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请愿,却无端在执政府前中弹、喋血、死掉,表现出作者对此毫无准备,反衬反动势力的凶残出人意料。 2、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 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 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3、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四)分析第五部分:叙述遇难过程 设置四个的问题,给学生5分钟自读。①为何详写?②断句的作用?③“欣然” 反映刘和珍怎样的性格?④微笑共提到几次?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逐一落实。 ①——突出段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无耻(根本不是“暴徒”) ②——悲愤。将内心的悲愤感情在文字形式上很好地表达出来。 ③——为国为民,自觉参加 ④——反衬出段政府的凶残 2. 理解句子 ①“当三个女子……抹杀了” 先歌颂女子的伟大。 再用反语,辛辣的讽刺,着重强调这一次暴行的残暴无耻远远超过了以前。不管如何掩饰,“几缕血痕”使他们的暴行昭然于天下! ②“但是中外的杀人者 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如何理解。 白描手法:细致逼真,惊心动魄。刻画出反动派丑恶、猖狂的嘴脸。 (五)分析第六部分:总结经验教训、指出意义 1. 提到了哪两种人?有什么含义? 生答,师小结,出示: 无恶意的闲人:一般庸俗的市民,与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冷漠,把烈士的鲜血作为饭后的谈资。 有恶意的闲人:反动文人,为了掩盖统治者的罪行竟无耻地制造流言。 2、怎样理解“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六)分析第七部分:热情讴歌赞颂 1.“中国人”?是指什么 人? 2.区别“竟会”“竟至”竟能” 同:强调出乎意料 异:竟会:不赞成 竟至:不赞成(谴责更深) 竟能:赞扬 1.区别“苟活者”、“真的猛士”。 苟活者: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有走向斗争的可能。 真的猛士——3·18惨案中的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巨大的鼓舞力量 3.“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提示: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七)、总结全文 1、课文结构: 前两节:犹如序曲 当中三节:纪念主体 后两节:犹如尾声(回应开头) 2、线索:强烈的悲愤之情,一以贯之。 补充许广平:“真是一字一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 哭。”——许广平 [教师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四节。 三个“必要”(写作缘起): 1纪念死者。 2要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 3为了使庸人勿忘,要人们牢记教训。 教 学 反 思 赵凤美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