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场美丽的错误——《错误》教学实录和反思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2016-09-22 手机版 | ||||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2016级高一(8)班 时间:2016年9月14日 整体框架:《错误》诗中的中国元素切入,进行针对性的深入解读,这一块是文本内容的教学,是写什么。然后理解这些元素的排列顺序,侧重于形式的教学,是怎么写。最后归结于主旨的探讨——等是美丽的错误。 课前播放《江南》林俊杰(造势,为何选择这首歌) 风到这里就是粘 粘住过客的思念 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 你在身边就是缘 缘分写在三圣石上面 爱有万分之一甜 宁愿我就葬在这一点 圈圈圆 圆圈圈 天天年 年天天 的我 深深看你的脸 生气的温柔 埋怨的温柔 的脸 师:这是一首充满中国元素的诗歌,带有浓郁的中国风。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诗人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这首诗被称为“台湾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这首诗就是(单刀直入,为何如此导入?导入的指向性必须明确、准确。用最直接、最精炼的语言告诉学生一节课的要学的“干货”。找准文本的命门,就好像找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中国风,中国元素、中国诗人,是课堂切入的选点,因为这是《错误》中最显著的语言形式特点。) 生:《错误》。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然后说说读完后的第一感受,(学生自由朗读,回答)(诗歌的朗读倾向于个体朗读,不赞成齐读。读诗是需要停顿延长、轻重缓急。这和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高低有紧密关系) 生:读来很舒服,是种享受。 生:好像写一个女子在等人,等丈夫。 生:好些词语句子有中国古代诗词的味道,情感很低沉,凄凉。(学生的阅读体验往往是表层的,缺少理性深入的感悟,这就要求老师在找到合理合适的切入口后,要及时跟进,才能进入文本深处,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这就是教学展开的过程。类似开场锣鼓敲响后,开始舞刀弄枪,练把式。) 师:大家谈了读完诗的第一感受,有些是从内容入手,说是在等人,似乎还包含着一个故事。有些从语句出发,看到了古诗词的影子。也有些从情感来品味,有些小感伤。诗歌的本质是抒发情感。关键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为什么这样抒发感情能打动我们读者,让我们感觉很美,很有味道和意蕴。刚才我说了,郑愁予被称为(这段既是总结,又是下个环节的过渡引发,顺势勾连。) 生:中国的中国诗人(再次提到中国两字,课堂的话题紧凑而不流离,还是指向性的问题) 师:是的,我们能发现里面大量的中国元素,能找出来吗?然后说说这些中国元素的词语能引发的你哪些想象和联想。(其中有两个问题,一个用眼,一个用脑,梯度层次分明) 生:江南 莲花 生:东风 柳絮 三月 生:青石 跫音 春帏 窗扉 马蹄 师:这些充满中国风的词语,有独特的内在的意蕴?谁来说?(无人 说)那好吧,我们把第一节读一读,注意其中的停顿、和重音。(读法的指导,老师的示范,诗歌的味道是朗读出来的,朗读的味道是需要技巧的细腻指导,朗读这种教学方法要切合诗歌文本的个性,通过朗读可以组织学生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文本,让课堂充满活力。如何把感情投入到一些需要强调的词语中,这是个问题。) 生:“打”后面停顿一下,读出一些悠长的味道,“江南”要读得重些,“走过”读的轻快些。 师:我们来模拟一下(学生朗读) 第二句怎样读? 生:“等”读的重一些,在强调“等”。容颜后停一停,要很长,莲花很美的。“开落”中间最好断开。 师:很好,诗歌好像经过这样一重一轻,一停一顿,味道就出来了。好,连起来模拟一下。(学生个别朗读) 师:这两句诗连起来你怎么理解?江南仅仅是地名吗?莲花怎样理解?(还是回到文本的特性,强烈的古典色彩) 生:江南风景很美,指的是美丽的事物, 师:古诗词中,江南两个字往往充满诗情画意,比如江南好 生:风景旧曾谙。 师: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和江南老,刚才林俊杰所唱的 风到这里就是粘 粘住过客的思念 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 你在身边就是缘 缘分写在三圣石上面 师:比如美丽的爱情故事 生:许仙和白蛇,断桥相会 生:梁祝化蝶的传说, 师;:是的,江南就是烟雨蒙蒙,情意浓浓。如果把诗中的莲花改作玫瑰或者牡丹可以吗?(学生思考)为何必须是莲花?(如何组织展开教学活动,抓手尤为重要。抓住古典意象莲花,讲深讲透,如何做到呢?) 生:因为江南的莲花很多,莲花很美。和江南有联系 师: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难道玫瑰不美?牡丹不美?莲花的特点是, 生:出污泥而不染,卓清涟而不妖 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师:莲花的特点是 生:清纯 清高 生:坚贞 自守 师:老师补充一下,为何这里是莲花呢,莲有个谐音,怜,莲是可怜的,当然这里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很容易让人想到美丽可爱的女性。朱自清有篇散文,叫《荷塘月色》,也用了许多形容美丽的女性的词语形容莲花。(这就是教学如何展开的技巧,相当于给你一团面粉,你如何变成面包。必须有酵母,充分发酵,使之丰满。引进了古诗,采莲赋,散文、用玫瑰等的词语转换,借用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些合适的外来力量对学生的阅读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避免了生硬的直接灌输,避免虚头虚脑的“空对空”) 师:这两句诗中,你认为应该出现的人是 —— 生:“我”是一位男性,第二句是女性 师:具体些 生:我是过客,外地人。 师:在别人看来是过客,对自己来说就是游子,女的就是 生:想念丈夫的女子, 师:古代叫思妇,这在诗歌中很常见的关于思妇游子的诗歌。 丈夫外出打工,或考功名,或经商,妻子在家思念。但这里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为何让我们如此难忘?插一句题外话,丈夫在古诗中不叫丈夫,叫 生:官人、相公 师:在古诗称为“良人”,就是好人 。这称呼感觉男人听着估计挺舒服,那时的男人在女人心目中是何等高大和备受尊重啊!再问一句,这里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为何让我们难忘?(这就是诗歌的技巧应用的范畴,我们一般讲文学作品,着力点往往在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容易忽略的是为什么作品会如此感动人,震撼人的原因。讲不出、讲不明、讲不透其中的奥妙。优秀的作品往往有出众的表达技法。阅读教学应有这样的教学内容:学习文本形式,就是作者这是怎样构思行文,谋篇布局。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能初步掌握和领悟特色文本的解读策略和方法。) 生:女子很美丽,用了比喻,容颜如莲花,但有些憔悴,莲花一开一落,表明时间季节变化 师:对呀,容颜禁不住时间的洗刷,莲花一开是希望,莲花一落是失望,背后是—— 生:容颜易老。红颜薄命。 师:而这些恰恰是古典诗歌常见的题材。诗歌的开篇一位游子和一位思妇的对立,更感伤的是两者情感的错位,我等待的人并不是眼前出现的人,我眼前出现的人并不是我所牵挂的人,浓郁的中国风为诗篇定下忧伤的基调,空谷幽兰,遗世独立。那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觉一步步的渲染并加深,朗读第二节。(学生自由朗读)(很自然的过渡到另一个板块,问题的指向性依然明确) 生: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是不是有别的意思? 师:柳絮和东风有联系吗?(看似随意,实则有心,走心,遇到障碍时,可以适当迂回) 生:未若柳絮因风起, 生:东风是温暖的,可能就是好的东西吧, 生:柳絮是缠绵的,是女子的思念。 师:柳的谐音就是留,所以这里东风之于柳絮,就好比良人之于思妇。柳絮要飞,必须有东风吹。思妇要停止等待,必须良人归。但诗歌用了两处的否定不来,不飞,是说思妇的结果是——(这是对师生课堂对话成果的及时总结和提炼,又是对学生活动成果的肯定,也是诗歌欣赏方法的小结) 生:没有希望,只有失望。 师:是等待中失落,那怎样形象的写出这种失落感的?注意人称的变化?(提示作用) 生:用了第二人称,“你”,这里的“过客”他在想象思妇的心态。 师:怎样写活思妇的心理,(课堂的动态生成,老师要及时的追问。达到对作品的深层理解,还是指向语言的技法) 生:比喻,把思妇的心比作城, 师:城的特点是 生:封闭 保卫自己 师:这是一个比喻,第二个比喻是 生:青石街道,傍晚的街道。 师:向晚去掉可以吗?向晚就是 生:傍晚 师:傍晚的街道,还青石板,显得 生:凄凉, 生:空荡荡,很空虚。 师:正因为空虚、凄凉,所以这里的街道在思妇眼中很悠长悠长。是不是等待的思念,就像傍晚的青石板街道一样的空虚、凄凉、悠长?你看,让我们写会怎样写,(停顿)无非是我好痛苦,好好难受,这样太口号化。诗歌一旦缺少含蓄和想象,美感就丢失了。 师:城和青石都是坚硬的,是否在暗示思妇的心是 生:坚硬 师:换个词,对于女子来说最好说—— 生:坚贞 师:在中国的传统中,女子美好的品德,其中就有一条,坚贞。要自守,洁身自好。丈夫不在家,女子就要持家坚守。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当然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后面诗中怎样说? 生:跫音不响,三月的春闱不揭,说女子如果丈夫不来,女子就不能出来见人。 生:这里的跫音是丈夫的脚步声,只能听脚步声,不能看。 师:春闱是围在房子里遮挡的布幕,为何女子不能出去看,万一是自己的良人呢?能看吗? 生:古代女子不能抛头露面,这是家庭教育,说明女子很坚贞。 师:还是女子的品格。春帷不揭,是说好像在春天的时候,我作为一位美女,和春天隔离,不和她亲密接触,这不是很奇怪吗?你觉得奇怪吗?(用看似矛盾的行为引发思考,提问思考的价值往往就在于文本的矛盾处,裂缝处。) 师:这位女子为什么会这样的,到底是怎样的心思?三月的江南应是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你看了高兴吗?(用矛盾处引发思考) 生:高兴 师:那她看了呢,她又是谁?(又是身份的提示) 生:不开心,因为只有一个人,很孤单。 生:别人幸福的游玩,生活,自己看了不高兴 师:这是反衬手法。春帷不揭,用美景来反衬春闱不揭背后的伤心,闹心。写得多深刻。春闱过渡到窗扉,又是比喻,我们想一想,这里的紧掩,可能春闱还不够封闭,还会有春光的泄露,思妇索性把自己的心看作——(点石成金,脱胎换骨) 生:小小的窗扉紧掩。 师:其中的“紧”用得狠。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思妇情感的紧缩,那种极度的无奈,这是一种作茧自缚式的坚贞。(关于紧的解读,是不是有些“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和《水浒》风雪山神庙片段:“那雪下得更紧”,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莲花,柳絮,青石,春帷。窗扉。这些充满中国风和古典意蕴的词语,看似有些杂乱,但指向性都很明确,似乎看到了凄凉孤寂但又坚贞的女性。让《错误》这首诗有了别样的中国诗歌的味道。如果我们仔细考察这些词语的排列,其中还有奥妙?哪些?(学生思考)这里有时空的转换。(两个教学板块之间的衔接、过渡如何自然,贴切,环节和环节之间转化如何流畅,并且内部的联系要经得起逻辑的推敲,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流程顺利推进,层层深入的前提。) 生:江南到寂寞的城,然后到向晚的街道,最后提到窗扉。 师: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能不能前后颠倒,比如我这样说,跫音不响,三月的春闱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放在最前面,可以吗?(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师:明显,词语的范围在变化,从大的江南到小的窗扉,由视野的开放到心理的闭合,通过这样形式的排列,我们似乎可以感受思妇的相思在一步步的收紧,自我的空间在一步步的压缩,人生的凄凉在一步步加深,整首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师:说到诗歌的味道,我们做个文字游戏,第一行说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个环节可以备用,主要是诗歌的韵律,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在的语言训练来加深对现代诗特性的领悟。) 你的心像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一样( 填空),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一样(填空 ),加两个词语。(学生思考)(参考答案,包围 、防备 伤悲、苦味) 师:诗歌到此,比如莲花的开落,不来不飞,不响不揭,让整首诗笼罩着寂寞凄清的氛围,在这时,响起了 生:达达的马蹄声 师:这会是白马王子吗,是你的声音吗?真的是你吗?我就在这儿。明显,“达达”的马蹄声这是打在,或者践踏在寂寥的思妇的心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你能想象思妇听到马蹄声时的动作、神态、举止吗?(学生自由说)(紧扣诗歌语言的特征训练,没有实在训练的语文课不是语文课,训练不恰当的语文课不是语文课。诗歌语言的精炼和想象,句子之间的空白,可以通过学生的想象联想,实在的文字训练来品味、填充、感悟)。 师:为何说是美丽的错误(学生自由说,教师归纳其中的矛盾句法,还有我的深深的自责和愧疚的心情。) 师:这是美丽的错误,其实产生的原因就是诗歌中的一个字,哪一个字? 生:等。 师:“等”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其实,我们有很多美好的事与物,都是在等待中一一消失的。我们有时也明明知道,等待的最终会是一场空,可是却还是选择了那苦苦的等待。 《错误》中通过古典意象的选择,语序巧妙的排列,矛盾句法的运用,不伪装、不雕饰,情景和谐一致,有力的表达了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错误的人,就是人生中美丽的错误和自己的愧疚。 等待,一个温柔的陷阱,一种美丽的错误。我们明白,在等待中会失去更多;但是,要是不等待,绝对做不到;等他一生、等他一世,已是今生唯一要做的事!你还会等待再次响起的达达的马蹄声吗? 小刘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