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6-09-16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祭文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及文体。

    2.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句。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的抒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上高中后,我们已学过一篇祭悼之文,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是从理性的角度对逝者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却是完全从感性的角度,用边泣边诉的方式,抒发了韩愈对侄儿老成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感情。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又称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贞元十八年(802)入国子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官至中书舍、邢部侍郎。819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820年冬入长安,历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史部侍郎等。

    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

    2.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

    (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2)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3、检查预习,请学生分析作者与十二郎的关系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显得哀婉动人。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章

    1.梳理字句。

    (1)听读。放古典音乐,教师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的起伏变化。

    (2)诵读。学生齐读全文。注意字音及字形的准确性。

    出示投影:

    ①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及长(cháng)        长者存(zhǎng)       尚飨(xiǎng)

    B.不省所怙(shěng)    省坟墓(xǐng)        窆不临其穴(biǎn)

    C.殒其生(yǔn)        夭其嗣矣(cí)        丞相薨(hōng)

    D.汴州(biàn)         归取其孥(nú)        殁南方(mò)

    ②指出下列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A.万剩之公相   B. 零叮孤苦    C. 衔哀致诚     D. 如耽兰之报

    参考答案

    ①D(A.及长cháng;B.不省所怙;C.夭其嗣矣   )

    ②C(A.剩——乘;B.叮——丁;D.耽——耿。)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出示投影(注释词语,归纳特殊句式)

    (1)吾少孤;幼年死去父亲。

    不省所怙:依靠。《诗经?小雅?蓼莪》有“无父何恃”的句子,后因取“怙恃”为父母的代称,所怙,即指父亲。

    请归取其孥:妻子和儿女的统称,即指家属。

    函相甍:古代称王侯死叫甍。唐代以后二品以上官员死亡叫甍。

    辍汝而就:停止,这里指离开。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子息,后代。

    不克蒙其泽乎;承受、蒙受。

    窆不临其穴:葬时下棺入穴。

    其又何尤:怨恨。

    (2)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句。

    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选择疑问句。

    呜呼!其信然矣:感叹句。

3.自由发问,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

    四、理清思路,体味抒情色彩

    1.问题:按祭文的一般格式,全文可分为哪几部分?

    讨论后明确:全文除首尾两段是祭文的固定格式外,中间按“生前——身死——死后”来组织文章。第一部分交代祭奠时间、祭奠对象,最后一段再抒悲情以祭文常用语结尾。中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2~3段)写侄儿生前与自己孤苦相依的至厚亲情,为后文抒情作铺垫。第二部分(4~9段)写侄儿身死情况及自己的悲痛之情。第三部分(10段)交代侄儿死后安排,包括守丧、迁葬、抚养侄儿子女的情况,自责之情令人动容。

    2.指导诵读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集体朗读第5、10两个抒情段。

    明确:第5自然段是作者得到侄儿猝死消息的一段,作者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三个“乎”字和五个“矣”字来抒发感慨,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的真的,又不得不信的矛盾心情。诵读时应读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感情来。

(解说:本文在写法上采用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抒情的段落为2、5、10、11自然段,有标志性的词语,即段首的“呜呼”,叙述穿插于其间。多郎读,体味抒情色彩,为鉴赏作铺垫。)

3、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情 

    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祭文中的“千古绝唱”,要想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应多读课文,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在反复诵读中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初步学习了文章的边诉边泣、波澜起伏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教师范背。

    2.学生集体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诵。

    二、体会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感人效果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指定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多媒体显示: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史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去汴州,汝不累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提问:本文以抒情为主,请同学们在文中的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看看有什么标志性的词语。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2、5、10、11自然段,标志性的词语为段首的“呜呼”。

    3.提问: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是把难似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试分析这种抒情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教师归纳。

    明确:本文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1)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父母早亡,“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殃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如今侄儿这童年的伙伴,“两世”中的“一世”竟又离开人世,这诸多的不幸怎能不叫作者悲从中来?于是便自然引发了作者的第一次抒情。

    (2)作者在抒悲惨身世中宣泄了感情,之后自然转入对自己同侄儿的三会三别的回忆之中。

    (3)韩愈与老成在不期然中已成永别,想起“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他的悲情又陡然而起。令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泪流满面地哭诉:“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不愿信其真,又无法否定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自古以来有过至悲至痛感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

    (4)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文章又转入低沉的叙述。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去世的日期,对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及吊慰家属等。

    (5)作者好像在同死者话家常,但想到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悲情再一次喷涌而出。“彼苍得天,易其有极!”如果说先前之悲只是悲侄 儿之死,而此时已转而为无限的悔恨和对不公平的上天的诅咒了,并且表示了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心情。

    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悲情是本文的主题,是茂盛枝叶,而叙述则是文章的框架,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这种波浪式的结构使作者的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4.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 ,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史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庭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族之事边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5.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地叙事,而是黄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三、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后明确: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方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说,所以他能做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四、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

    辩题: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

    1.学生推荐两个小组还要不要亲情

    正方观点:亲情、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可丢。

    反方观点:商品经济时代,适者生存,不能因亲情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2.双方稍作准备后辩论开始。

    参考内容:

    正方: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尊老爱幼、亲情友爱是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丢的。试想一个丢掉传统不顾社会舆论的人,即使有经济头脑,他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是寸步难行的。因为丢掉亲情,就意味着冷酷无情,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就不能丢掉亲情。

    反方:亲情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商品经济时代,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商场如战场。如果一个人一味地顾及亲情,就会为亲情所累。试想一个企业,如果大部分人员都是亲戚朋友,那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员工犯错不能说,违规不能裁,没有忧患意识,没有竞争意识,这样的企业怎能立于不败之地呢?因此在商战中,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为亲情所累。

 五、课文总结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在写作本文时一改以前祭文死板的骈文形式,破骈为散,通过自由抒写的散文形式,尽情地倾吐自己心中的悲痛,开了祭文自由抒情的先河,我们应学习韩愈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幼时为伴,未尝相离(2段)

                1.生离之情

                              三别三会,聚少离多(3段)

                              少、强先殁,不合常情(4段)

                              惊闻噩耗,疑梦非真(5段)

    融情于事   2. 死别之情    若死有知,愿从汝死(6段)

                              子孙幼弱,睹之生悲(7段)

                              病因死期,萦廻于心(8、9段)

                              吊慰、改葬、事事不忘

               3.祭奠之情                           (10段)

                              抚孤成立,馀年之愿

 

李洪波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