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6-09-11 手机版




一、教材分析

《致橡树》是当代女诗人舒婷的一首爱情诗,通过象征手法展示了作者的爱情观,富有时代气息,表达了平等独立的相互依存的爱情观。即使今天,这首诗依然备受喜爱,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艺术美感。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于爱情是怀有憧憬,内心朦胧。对于爱情这一话题比较关注但又有所回避。学生缺乏良好的朗读习惯,缺乏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感悟作者爱情观。

2.通过品味朗读,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了解朦胧诗的特点,理解木棉,橡树的内涵。

四、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配乐欣赏诗歌,在舒缓的音乐中感悟诗歌的美,从而达到对诗歌的总体把握。

效果:唤起学生对诗歌的爱好,增强语言感悟的能力。

2.展示图画,把木棉、橡树的图景展示出来,插入与诗歌关联的图景。

效果: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画,感悟诗歌,使诗歌更加具体化。

3.情感提升,结合早恋的事例,用多媒体展示,谈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效果:学生明确认识到平等,相互尊重才是真正的爱情。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导入 对于爱情这个美好的字眼,我们都会为之憧憬,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舒婷为我们展示了她的爱情观,下面我们就通过朗读感悟作者的爱情观。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

展示木棉、橡树图片,播放舒缓的音乐。

ppt幻灯片明确

讲授 结合文本,勾画相关词语。

1.题目中的“致”如何理解?

2.找出诗中的三个人称代词,并指出它们各指代什么?

3.这首诗歌阐述的是一种新型的爱情观,诗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作用是?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质疑,然后完成表格。 PPT幻灯片展示

思考 “不,这些还不够!”中的“不”否定了什么?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否定传统的,陈旧的爱情观,从而引出崭新的爱情观。

PPT幻灯片明确

探究赏析 教师质疑 男生深情的读第一层,分组讨论,凌霄花,痴情全班女生读第二层,切身体验,学生朗读、讨论、交流。 集体归纳,诗人向往的爱情观,爱的基础是独立平等。

让学生讨论“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的含义?

学生小组讨论,相互探讨。爱的方式,外表虽有距离,实质是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 PPT幻灯片明确

拓展延伸

说说“情为何物”如何看待早恋?请不要在春天采摘秋天的果实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这节课通过反复的诵读来体验、欣赏,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了作品的语言之美,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正确审美观,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在鼓励学生对诗歌质疑、探究。讨论中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真正体现语文的本质属性,以人为本,做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