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读不懂一些教育理论著作怎么办? (教师随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2016-09-10 手机版 | ||||
读不懂一些教育理论著作怎么办? 一本经典的书,应该让每一位读者都读懂,倘若读不懂,它就不是真正的经典,应当适时放下。我们读书的目的,更多的是汲取思想、精神、原则,并同自己的实际相联系,获得启迪,产生新的属于你自己的智慧。 李老师: 随着教书年限的增长,我发现一些特别尴尬的问题,我想这个也是老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我读不懂很多教育理论书,但这些书又被一些教师跟学者称作“经典”书目,说是非读不可。可我读了几页就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发现里面讲得太深奥,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智商有问题。 于是想问问李老师您有没有跟我一样的经历,如果有,您是怎么摆脱这种经历的,平时您又看什么书,也想请李老师介绍一两本好书给我,好让我学习学习。如果您不嫌麻烦,我很想向李老师请教一下真正的读书方法。如有打扰,请见谅。 你问我:“有的教育理论书读不懂,怎么办?”这也是许多老师问过我的问题。我的回答总是:“读不懂就不要读!” 其实这个问题也曾经是我的苦恼,我也曾经为读不懂一些高深的理论书而自卑。后来我读博士,导师朱永新对我说,读不懂,不一定是你理解力有问题,更多的时候是作者本身就没有把这个问题真正搞懂,那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好懂。朱老师对我说,读不懂就不要读。我现在也是这样对老师们说的。有些翻译的著作我们也读不懂,可能是作者没把理论表述清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翻译的问题,原著也许很畅销,但翻译很糟糕。比如,前段时间我读《漫步教师心灵》,语言真是别扭,甚至还有病句。我估计多半是翻译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为什么好懂?除了苏霍姆林斯基本人的表达非常流畅之外,翻译者杜殿坤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深刻和通俗并不矛盾,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很通俗,但同样深刻。 现在有的专家本身就没想要你读者读懂,你都读懂了,怎么会显出人家的“高深”?作者硬着头皮写的书,读者当然只有硬着头皮读。我不愿硬着头皮读,那就不读!老师们不要因此而怀疑自己的智商,不要自卑。既然那些书我们读不懂,那不读就是了,我们找能够读懂的书来读! 我一直认为,读书应该是一件给人快乐的事,当然,这里的快乐不是浅薄的开心,也包括“思考”的幸福。但有的书就是成心不让读者读明白的,你怎么思考脑子里都是糨糊,怎么办?很简单,不读就是了。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特别不赞同有人所谓“海拔五千”之类的阅读主张。 刘瑜这个名字以前我是不知道的,但读了她写的《民主的细节》,我一下对这个年轻女子佩服得紧。她用非常老百姓的语言,引人入胜地说清楚了什么叫“民主”。打开这本书,我们不用“海拔五千”,只需在草原上漫步,就可以走进“民主的王国”。我曾想,我在写博士论文《民主与教育》时,曾经翻阅了那么多关于民主的“经典著作”,怎么没有看到一本像《民主的细节》这样深刻而朴素的著作呢?刘瑜为什么能将这个宏大的问题写得这么轻巧呢? 前天读到《南方周末》上刘瑜的一篇文章,叫《从经典到经验》。读完之后,我一下明白了,原来刘瑜以前也被晦涩的著作烦恼过,也曾怀疑过自己的智商。因为有过痛苦的经历,于是她便决定不把这个痛苦传给别人——她自己写书,就发誓不要让读者“海拔五千”。下面,请允许我大段大段地摘引刘瑜《从经典到经验》的文字—— 我至今仍然记得1998年左右的一次阅读噩梦。当时我在读希腊学者波朗查斯的《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译本。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得不好还是作者本人文笔极晦涩,总之阅读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寸步难行。大多时候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偶尔似懂非懂又觉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有时候枯坐俩小时只能翻四页,速度相当于从沼泽里往外拽一辆马车。等读到第三个小时的时候,就杀人的心都有了。 类似的读书经历,我有过很多,从福柯到哈贝马斯,从亨利•詹姆斯到奥克塔维奥•帕斯,读着读着就有把作者从坟墓里拖出来揪住其衣领大喊“Why?Why?Why?!”的冲动。 后来我想,与其问别人,不如问自己:既然读得这么痛苦,为什么要读呢? 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时候,一旦不能读懂一本书或者读懂了但完全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多半会很心虚,觉得责任肯定都在自己身上:这么经典的书,我都不知道它好在哪,肯定是我笨极了。既然如此,不但要接着读,还要在餐桌上不经意地讲道:“其实福柯对知识的理解,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具有一种意指共生的关系,而罗兰•巴特晚年对欲爱的诠释,构成了对这一关系最好的回应……” 世上本没有经典,装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 上面这句话过于傲慢,我的意思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真的还不够,要么是它真的其实也没什么。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其实肖邦也没有什么,就是他那个时代的周杰伦嘛。 所以我现在主张的,是一种从经验、从问题出发的读书态度,而不是从“死去的古代白人贵族男子视角”出发的读书态度。比如,如果现在困扰我的问题是“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那我就老老实实去读Prezworski、Inglehart、Huntington等做相关经验研究的人,柏拉图、黑格尔等“大师”估计也帮不上多大忙。15年前你要是在大街上碰见我,打开我的书包,发现的可能都是《规训与惩罚》、《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这样的经典名著,而现在你要是碰到我,可能我从书包里掏出来的仅仅是《印度简史》、《小议台湾土改》、《菲律宾的腐败》、《民国的四次选举》之类一点也不高深莫测的书。 这些论述精彩吧?我倒没有过“等读到第三个小时的时候,就杀人的心都有了”的感受,但“读着读着就有把作者从坟墓里拖出来揪住其衣领大喊‘Why?Why?Why?!’的冲动”是有过的,只是年轻时候,我从没有想到过问自己:“既然读得这么痛苦,为什么要读呢?”而是怀疑自己智商太低。现在任教于剑桥大学的刘瑜调侃地说:“世上本没有经典,装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这话有些刻薄,但也有几分道理。我在想,这“装的人”里面曾经是不是也有一个叫“李镇西”的人呢? 当然,阅读教育学著作,需要一些学术的背景知识,但是作为师范大学的本科生,绝大多数中小学老师都是经过起码的教育学理论学习,基本的背景知识是具备的,这足以让我们读懂绝大多数教育理论著作——除非作者本来就不想让我们理解。读不懂,原因多半不在我们,而在作者。 下面我再来说一说苏霍姆林斯基,他是我从年轻时代到现在都一直尊敬的教育学家之一。他的文章就不像我上面所说的有些“大师”的文章那样,让人“痛不欲生”。因此我想在这里极力地推荐教育学者去看看他的书。回想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是1982年,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读了从朋友手中借来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第一个感觉是:“哦,教育学理论居然还可以写得这样平易而富有魅力!”当时,我正在当班主任,同时担任语文教学,正有许多来自工作的喜悦和困惑。 读苏霍姆林斯基真让我心灵激荡,因为我感到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我说的,或者干脆说,这本书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我的建议。一时间,我真正迷上了苏霍姆林斯基。这种迷恋还感染了周围的年轻朋友——当时,我担任学校教工团支部书记,于是,我便“独裁”了一回:自作主张地从天津人民出版社邮购了20来本该社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所有团员教师人手一册! 我给你说这些,是要告诉你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之大,而且我坚信,这本书也一定能够影响你。遗憾的是,现在我没看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再版,现在市面上通行的都是《给教师的建议》——这其实并非苏霍姆林斯基的原版著作,而是中国学者选取的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的精华片断,然后仿照《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体例编辑而成。应该说,还是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的,里面也包括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一些内容。它还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显然不是那种刻意追求“理论体系”或“引起轰动”的书,苏霍姆林斯基也不想以教育家的身份对教师们进行空洞的说教,他只是怀着真诚的情感与教育同行们谈心。他的书中无疑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但所有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重要原理,都是自然而然地融汇渗透于语言生动形象的夹叙夹议之中。 作者非常理解第一线普通教师的工作甘苦,因而他提炼出一般教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棘手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而且每一条建议都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谈作者自己教育实践的体会,读来令人备感亲切而又深受启发。 作者阐发了这样一些重要的教育观点: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让教学成为学生智力发展的手段;一个学校应该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个别施教;应该保证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积极运用;应该在教学中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个人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体系,因为“家庭的精神文化气氛,对于儿童的发育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运用集体这个有力的教育工具;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要善于发挥书籍的威力;教师要密切注视街头结交对学生的影响……简言之,在他的教育旗帜上,鲜明地写满了“人性”、“人情”和“人道”。 多年前,我曾这样评价苏霍姆林斯基—— 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以“学者”或“研究家”的身份去冷峻、客观、孤立地研究教育,而是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他的每一位学生。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 他的感情真挚而充沛,他的思想朴素而深刻,他的语言平易而精彩,“要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他身边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追求。仅仅凭这一点,他教育胸襟的博大和教育理想的崇高就远远超出了同时代许多的教育家(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他的思想理论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一些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局限)。而在中国,我认为只有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苏霍姆林斯基相媲美,那就是陶行知。 今天,我依然这样认为。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不只是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甚至可以说这并不是他最精彩的著作,你读了这本书,还可以去找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来读,比如《爱情的教育》,这是一本谈爱情教育非常棒的书,我1986年第一次读就被感动了。还有《家长教育学》,这是一本专门写家庭教育的。还有《育人三部曲》,其中包含三部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谈小学教育的;《公民的诞生》是谈中学教育的;《给儿子的信》,是谈青年教育的。还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等。 如何看待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和做法?哪些是不适于今天的中国,哪些是永恒的真理?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因为我感到,有的老师总是希望从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找到能够“拿来就用”的方法,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这不是正确的态度。我们要善于学其精髓,不拘泥于具体的每一句话。比如,刚才曾有老师对我说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里没有高效课堂的论述,可我说,他的书中确实有关于高效课堂的内涵,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要把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这不都有高效课堂的因素吗?还有,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会老想着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这一切早就烂熟于心以至于成了本能,他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这个观点非常精辟!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应该有着阅读的习惯,这是学生的智力背景。还有,他认为兴趣源于惊奇和赞叹。这里的“惊奇”和“赞叹”,就是学生在阅读和观察周围世界时所产生的,这是一种好奇心的表现。我们的学生有多少惊奇和赞叹,我们的课堂给他这种体验和感受了吗?因此,我反复强调,不要机械地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每一句话,同一原则在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体现。 其实,我读苏霍姆林斯基读了将近三十年,从他那里汲取最多的,还是他的爱,对孩子的爱!我知道,“爱心”这个说法,已经很“老套”了,但我还是要说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教育上缺乏的依然是这个!每次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第一反应,便是他那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那浓浓的人情味!我们最最要学的,就是这个! 我这里给你说一下现在的帕夫雷什中学。2008年9月,我去帕夫雷什中学考察,在一次午餐时,和该校现任校长聊了聊。从校长口中,我得知,这个学校现在有将近五百名学生,共三十七位老师。平时都是在这里吃饭。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一律免费就餐。我问老师的收入待遇如何,她说,新来的老师每月一百五十美金,其他老师稍微高一些。我一算,也不过九百多元人民币。便又问这里的物价如何,她回答,猪肉是十美元一公斤。我想,这么贵!看来他们老师的生活的确很清贫的,可他们依然坚守在学校。苏联刚解体时,乌克兰的经济很糟糕,教师的工资经常被拖欠,许多老师都罢课以示抗议,但是唯独帕夫雷什中学的老师没有停课,依然坚守在教室。因为他们是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的老师!他们认为,无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不能因为教师的原因,而耽误孩子。这就是爱,这就是教育良知! 还是回到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想给你一些阅读的建议,供你参考: 第一,要慢慢读,要品味,不要急于赶进度,哪怕一天只读那么几页,关键是要边读边思考。并没有人给你规定阅读期限,你完全没必要“完成任务”似的一目十行——那样读,是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不尊重。从容一些,沉静一些,让自己的心慢慢被浸润,在浸润中思考。 第二,说到“思考”,我要强调“联想”,就是在读的时候,要想到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困惑,自己的班级,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也就是说,要把自己融进书里面去,和苏霍姆林斯基对话。我曾经说过阅读的境界,是“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就是说要和阅读者本人的生活打通。 第三,在思考和联想的时候,要随时拿起笔在书中作批注,或勾画,这实际上是你的思想的印记。倒不一定写读后感,但我希望你能够在书上留下你阅读的痕迹。 第四,我再重复强调一遍,一定不要抱着功利的想法,企图从书中找到具体的“绝招”,这不可能。任何经验和技巧,都是在特定情境下才会有作用。换句话说,任何一个老师采用的方法,都和他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学生特点等等有关。我们读别人的书,更多的是汲取思想、精神、原则,并同自己的实际相联系,获得启迪,产生新的属于你自己的智慧。 我的这些建议也许很肤浅,但我相信你能够体会到了我的真诚,还有对你的期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要守住自己朴素的教育心,很多时候靠的就是走进大师的心灵,用高尚的精神抚慰我们随时都可能浮躁的心。 2012年11月19日 13.如何看待浮躁? “教育是农业。”农业者,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也。教育本来是很实在很朴素的事,作为老师应当时刻提醒自己,要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李老师: 我是一名在我们市小有名气的教师,同时我的文笔也还不错,在当地的报纸和期刊上也发表文章数篇,在教育学领域上也发表多篇相关论文。最近我还收到某教育出版机构的编辑给我写的信,要把我的事迹收入《教育名人大词典》。为此我非常高兴,想把这个喜讯跟李老师分享。 对于工作几年便小有成就的你,我祝贺你,并发自内心为你高兴。不过,现在要给你最重要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浮躁。不要觉得我是在给你泼冷水。我不是泼冷水,我是担心在这一个浮躁的时代,你守不住自己一颗沉静的心。 现在的确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教育上也是如此。教育本来是很实在很朴素的事,现在动不动就弄成“辉煌的事业”,不少局长校长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弄出“动静”,引起“轰动效应”。于是,口号一个比一个响亮,蓝图一个比一个宏伟,“三年打造名校”之类的豪言满天飞,还有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教育强县(区)“教育高地”之类的壮语如雷霆万钧震彻环宇——不是说政府不应该规划教育前景,但你是否真做得到?是否浮夸?退一万步说,你真的做得到,请先做了再说,好不好?不,人家要的就是这个声势,要的就是抢眼球! 一次,一位领导来我校参观,问我:“你们学校有什么特色没有啊?”我认真地说:“没什么特色。”他一愣:“嗯?怎么会没特色呢?”我略微踌躇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教育其实很朴实,就是认认真真把每一个班带好,把每一堂课上好,把每一个孩子教好!一切围着这些去做,需要‘特色’干什么呢?特色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实践的提炼,需要时间的积淀。我们学校才创办几年,我没想过为特色而特色,也不必刻意搞什么‘特色’!” 当时,我想到叶圣陶说的话:“教育是农业。”农业者,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也。你去问问任何一个农民:“你种庄稼的特色是什么?”他肯定也会说:“什么特色?不就是松土,播种,施肥,除草,把每一亩田种好吗?” 农民对土地,唯有朴素实干,最来不得半点浮躁,因为如果浮躁,他将颗粒无收,来年是要饿肚子的。 我知道领导到其他学校去,听到不少校长讲“特色”,什么这个“理念”,那个“模式”,包括用各种数字归纳的办学理念,比如“321办学模式”、“452课堂”等等,还以各种词语命名的“××教育”,甚至“全校学生都有礼貌”也成了“素质教育的特色”! 我知道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也知道学校特色的重要性,但我认为这一切都应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能靠包装靠炒作,更不能靠牵强附会的“打造”——我对“打造”这个词一直腹诽:教育,无论对教师提升而言还是对学生成长来说,都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而且需要一个不动声色潜移默化的过程,可现在,居然可以像锻造什么模具的机械作业一样“哐当”一声,就可以“打造”出来了! 教育之浮躁,在此可见一斑。 还有现在一些学校的教育课题研究,堪称“浮躁总动员”。动不动就说自己的课题“领先国内”,“第一个提出了”什么什么“教育模式”,“率先研究了”什么什么。反正也没人去核实。本来,既然是科学研究,就必然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双重可能,而对于真正的科学研究来说,失败也是有意义的。但唯独中国的教育“课题实验”,无论其过程如何,一旦到期,专家验收时均宣布“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所有的“教育科研课题”一旦立项开题,定会成功,而绝不会失败——试问,这么多年来,全国中小学承担了多少“课题实验”?这些课题有哪一项被宣布过“实验失败”?人们常说“春华秋实”,可我们好些教育科研课题却“华而不实”——“华而不实”不就是浮躁吗?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