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村听说李清照 (教师随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2016-09-08 手机版


以前读刘小川《品中国文人》,品到李清照,就多围绕李清照的“性趣”。不论是名人,还是文人,无不是人,饮食男女都是自然事,那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我不觉得是大问题,只是觉得没必要,拿着放大镜事事往那方面扯,更将相思等同情欲,尽管爱的成份确实有着情欲在,不免是矫枉过正。

近来又见一美女教授对李清照下笔,比刘小川更“洞若观火”,见人未曾见,说李清照是好酒好赌好色。因为李清照的词中写到酒的,占大部分,所以是好酒,是酒徒,且饮必醉。好赌是因为李清照写过一篇教人打马吊的文章,故而得出其好赌。这篇文章,我没有读过,所以不知真假,但我觉得作者有些把概念混淆,现在好酒好赌,多属贬义,所以拿好酒好赌来涮李清照。不喝酒,不一定为高,喝酒不一定为低,只是个人喜欢罢了,就算李清照真是好酒,这能说明什么?说明李清照不是君子,是小人?我国最喜欢是对一个人作道德或人格的粗暴判断。李清照喝酒没有用公款,没有闹事,没有骚扰领居,醉了又何况?顶多是作为朋友,劝其小喝注意身体罢了。只能说喝酒伤身而不是伤德伤品。更何李清照喝酒或醉酒,可以喝出醉出这么多好诗词,我真希望这样的“酒鬼”更多。

至于打马吊是赌还是娱乐,这是一个问题,要知道好打马吊或酷爱玩马吊和好赌是完全不同的一概念。以现今概念赌是有财物出入,且多数有一定的数量,赌徒,专指那种以金钱羸利为目的行为和人。赌一分两分显然只是增加一些趣味性,说是赌何乎?当然,你可以说赌针是赌,赌金是赌,但其性质和意义却是非不能混为一谈。我估计,李清照可能真的很喜欢玩马吊,就像我们现在喜欢上网一样,都是一种娱乐罢了,当然过分沉迷都不是太好。为了增加趣味性,可能来拿些小物件之类作小彩头,以至作者误以为酷爱打马吊的李清照是在“发财兴家”(俗语,大赌可以发财兴家),见“赌”便为赌,于是娱乐便成赌徒,用现在意义的赌去定义娱乐,可乎?

最后一条好色,更是离谱。或者李清照的性欲真比别人强烈数倍,所以刘小川才在李词中才看出赵明诚力有不逮,这样的结果虽然“无厘头”,至少只说李清照需求多而已,不是没有可能;是,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可这美女作家(我在一网友帖中也看到这个意思)却得出李清照不但有情人,还叫过“牛郎“,而且还是在婚前,还是一个小艾时。若说李清照和谁早恋,情不自禁,偷尝了禁果,我觉得这不是没有可能,也说得过去。但若说一个未婚少女,因为欲火焚身,竟然召“牛郎”慰藉,就实在太雷人了。作为淫妇代名的潘金莲尝不至此,潘在未嫁人时,未经人道前,也是洁身自好。就算美女作家自己,会不会因青春时期的性幻想,而去光顾鸭店,找一个陌生牛郎来“破处“呢?就算你会,就代表别人也会?我没有读过原文,所以不知美女作家从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能说研究学识,到了这种程度,真是孔孟不及。

说李清照有情人,我在一个网友的帖子中看到,根据亦是李的词: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作者说这词是写于李清照从青州到东莱和赵明诚一起生活的途中,之前他俩夫妻分居两地年余。作者的逻辑是这样的:李清照独居一两年,“饥渴“异常,现能和夫一起生活,理应一门心思盼着将到来的”干柴烈火“,怎会在这当口怀念起青州的姐妹?更何况不见李清照怀念其莱州的丈夫,只怀念青州的姐妹,不正常呀。要是姐妹这样情深,怎不见其诗文或历史有其姐妹名字留下?没有吧,所以呀,李清照念的不是姐妹,而是二爷或三爷。古人有罗织一说,我想这就是了。就算李清照的怀念思念真不合情理,就能完全证明李是怀念二爷三爷?因为诗名中没有存名,历史没有记载,就不存在”闺蜜“?这样的话,我敢肯定说古代帝王一定不像普通人一样会放屁,请问起居注里几时注明帝王在某天某时某刻放屁的记载?我想孔子必定不用小便,《论语》里有说过夫子要小便吗,我们敢说孔子要小便?按这逻辑。我看以后人人得以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把行迹拍摄下来,否则不能自说。木心说,古人读荷马而不谈荷马,今人是谈荷马而不读荷马,学问的研究总在枝节末。这样的态度我觉得不太好。李清照有没有情人,我不知道,但李清照再嫁,却是事实。就算李有情人,我还是觉得她的词好。至于,李清照是否有情人,这不好说,就像现在有人对林岳是否清白,宋庆龄是否为中山“守节”提出了异议。感情事真难说,且因种种原因,为人讳也是事实,但动轧就用好色,好淫一类字眼,肯定是不负责任的。

还有一则,也是同一作者,说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赵明诚的催命诗,倒是颇为新奇。赵明诚是金石名家,在其一生,却有一个”污点“:“1128年的一天深夜,发生叛乱,身为赵氏王朝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平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失去了官太太的身份。”(引原文),作者考证出李诗是写于此叛乱之后,经乌江时,李有感而作。作者也承认李清照未必是讽刺丈夫的懦弱,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而巧合的是,时年赵就病死。所以,作者有理由相信,赵是被李的诗气死,李诗是毒诗,理由也是,若真是病死,“为什么不把夺走老公生命的病魔的名字记录下来以便自己和后人痛骂痛恨呢?”,还是那逻辑,没说就是有问题。看来,我们以后真要当回皇帝,人人弄个足本起居注不可。作者说这是李清照愚忠,气死了老公。有没有这可能?我觉得可能性极小,只是时间上的恰合,李明诚也是恰好当年病故。试想此时,京城被破,两帝“北巡”,高宗之流是表现如何?仓皇南窜,甚至船飘海上,只恨过江太慢,跑得太慢了。你说,李清照有感而发,怀念霸王的不肯过江东,讽刺天下无人,没有担当,要讽刺的是谁?一个小官吏,能和霸王比?霸王失去的是自己的天下,那么大宋是谁家的天下呢?好明显,李清照是讽刺宋家没人,朝廷无能,硬说是讽刺丈夫,是不是太过敏?当然,你非要说表面是讽刺宋家朝廷,暗里是讽刺丈夫贪生怕死,不是不可能,只是不足以证明。说赵明诚因听者有心郁结难舒而亡,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也不敢肯定,就像没有证据说赵是因此诗而死一样。那么,只能存疑,在没有足够和充分的证据下,从常理而论罢。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hdtomtom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