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之书》教学案例(肖培东课堂实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6-09-08 手机版


《高中外国小说选读》之《沙之书》教学案例

执教:肖培东

点评:李华平

教学背景:2013年10月26日,四川师范大学,全国语文教学方法论重建会议。这是人教版高中外国小说选读的课文,学生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本科生拼凑组成。

一、整体感知

师:作为文学院的大学生,阅读速度应该会比高中时候快,我想知道阅读的质量是不是也在提高?请同学说说,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1: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人敲开他的门,卖给他一本叫“沙之书”的书,然后他在这本书里面发现了很多很神奇的东西,让他止不住要仔细地阅读,但是后来他禁不住那本书的诱惑,最后把它藏在了图书馆里面。

师:作为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我觉得你的表达还必须更加简洁,有些可以一言以蔽之,你再来说说看。

生1:陌生人向他推销了一本叫“沙之书”的书,最后作者把它放到了图书馆。

师:你这里犯了一个错误,也许是你不知不觉已经走入了博尔赫斯小说的氛围,你用的是“作者”。小说中的“我”是不是作者?

生(齐答):不是。

师(对之前回答问题的女生说):你再来把刚才的话修改一下。

生1:陌生人向“我”推销书,最后“我”把书放到了图书馆。

师:你知道这个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吗?

生1(翻看课文,思考片刻):文中的“我”。

师:那我就建议你用“我”开头来说话,不要用陌生人开头。用“我”开头说话,把小说的主人公定为“我”,改换一下主宾顺序,再来说。

生1:“我”买了陌生人推销给“我”的“沙之书”,最后将它束之图书馆。

师:很好,你看这样就清晰了。我从一个推销书的人手里买来了一本——

生1:“沙之书”。

师:经历了许多的恐惧之后,最后把它藏到了——

生1:图书馆。

师:简洁又相对完整,这就叫概括,能力就是这么出来的。

(PPT显示小说内容)

生(齐读):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

二、《沙之书》,一本的书?

师:我必须承认,这位同学概括得比我更加简洁。这其实就是小说概括的一种艺术,主要情节一定要表现出来。那么同学们,就这么一个小故事却吸引了世界上万千读者的目光,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才能有这么大的魔力。请同学们结合文本思考一下,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学生浏览文章,思考)

生2:这一本书正如文中所说是一本无始无终而神秘不可知的书,最后“我”成了这本书的主人。

师:你把文中的这句话读出来。

生2(读):他告诉我,他那本书叫“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

师:我觉得你这句话找得非常准。如果要突出无始无终的感觉,你们在读的时候,这两句话我觉得你要注意语气了。

(师带领这位同学一起读这句话)

师:这本书还有什么特点?

生3:它的排列很有特点。它的排列不是像一般的书一样从第一页开始,而是“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

师:那其实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它?你读了这么多,应该把它概括出来。

(生3犹豫,答不出)

师:要不要寻求帮助?

生3:要。

师(指向旁边一位同学):她刚才说的这一部分如果用一个词来讲,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生4:排列无序。

师:无序的书,无规则的书。建议你们俩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

(两名同学齐读,读到“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这一句时,师打断。)

师:它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的注意,你们在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这个页码怎么排列的,把“我”的这种注意力给大家讲一讲。“比如说”开始。

两名同学(齐读):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语气平淡)

师:最后半句话要读好,“接下去”——

两名同学(齐读):却是999。(语气有些惊讶)

师:全班同学一起来读,“接下去”,预备,起。

生(齐读):接下去却是999。

师:嗯,在你们身上我还能感受到高中的气息,请坐。很好,这是一本无序的书。这还是一本怎样的书?

生5:既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

师:这本书的页码无穷无尽,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

生6: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缥缈的书,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我觉得是缥缈找不到实体的感觉。

师:我建议你不要通过别人的描述,你要通过自己的阅读来判断。

生6:有一句话说,他之前看到的“还有插画:一个钢笔描绘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但是下面一段又说“尽管一页页地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

师:一个字读错了,铁锚(锚máo,该生读成miáo)。

生7:从它的外表上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很旧、印刷很粗糙的书。而且有异常的重量。还有后面一段,这本书每两千页就有小的插画。

师:这说明什么?

(生7犹豫,答不出)

师:通过你读的这一段,来告诉我这是一本——

生7:这是一本有画的书。

师:哦,有画的书,直观感很强,概括要讲究提炼。后来这幅画就找不着了,所以我们说这可能又是一本——

生7:很像谜一样的书。

师:哦,谜一样的书,你看这个词概括得就有功底了。前面的女同学,你再来说。你能不能从这篇小说当中找到两个字来说这本书的特点?

(生3犹豫,答不出)

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能找到吗?同学们。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般对定语词特别关注。如果找不到你就自己说,两个字。(师继续引导)这是一本——

(这位同学思考,其他学生生纷纷抢答)

生8:荒诞的书。

生9:这是一本邪恶的书。

生10:这是一本可怕的书。

生11:无限的书。

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第三页的后半段。

(师生齐读“我和他谈话时,继续翻弄那本无限的书”)

师:读了大学,读书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把这些词圈出来。

(师板书“无限”)

师:这样看来,这是一本无限的书。如果说书是无限的,那么在这本书前的阅读者,“我”,就是无限前的一个——

生(齐答):有限的个体。

(师板书“个体”)

师:好,这就是这本书的特点。

PPT显示:

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

神秘,荒诞玄幻,奇妙

师:“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又不断‘生长’”。所以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荒诞的书,玄幻的书。一句话,这是一本无限的书。同学们,这样的一本书,我们在生活中找得到不?

生(齐答):找不到。

师:肯定找不到的,也就是说,作家在——

生(部分):虚构。

师:很专业。我的高中学生曾经告诉我,“在撒谎、在造谣、在胡编”,你们告诉我作家是在虚构。

三、虚构——真实?

师:其实在课文后边的练习题有一段小提示,我没有印上去。

PPT显示:

“……语言艺术有一点奇怪:它百般支吾,闪烁其词,它拼命撒谎。”

师:写小说的作家,他的语言艺术有一点奇怪,百般支吾,闪烁其词,他在拼命撒谎。这本书是编出来的,这个故事也是他虚构出来的。那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要思考了,作者是怎样让这本书的虚构不像虚构,或者说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段让这篇文章、这个荒诞的故事显得合情合理的?你们知道吗?再看看课文。

PPT显示:

再读《沙之书》,文章中有哪些因素使它的故事趋向合理性?

(学生安静思考)

生12:他是使用第一人称写的,让我们有一种感觉,是自己经历了的事情一样。第二就是……

师:就先说一点好不好?不要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了。以后你做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课堂上要留一点让别的孩子说说。

生12:谢谢老师。

师: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相比于传统小说多用第三人称叙述,它更显真实,仿佛这个荒谬的事件是他亲身经历的,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请坐,很好,还有没有?

生13:从地址方面来看,明确了那个房子的地址和卖书的地方。从地址上来看,生活中是有地理存在的,这就不像是虚构的。

师:小说中有一些生活场景,包括一些地址和图书馆的名字,其实在当时的生活中就有真实的存在的。你给大家读读看,哪些句子?

(生14犹豫)

师:我单身住在哪条街?同学们一起来说。

生(齐答):贝尔格拉诺街。

师:好,那条街叫贝尔格拉诺街。那个卖书的是来自哪个地方的?

生(齐答):斯坎迪纳维亚。

师: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啊?

生(齐答):奥尔卡达群岛。

师:再来看看,还有没有,还说到哪些地名?

生(齐答):国立图书馆。

师:“我要把它放在国立图书馆。”这国立图书馆还真在现实中有,作者晚年就被任命为国立图书馆馆长。这就说明小说中的某些场景就是生活中的场景,所以读起来越读越像,越读越真,好像这个故事就是在这儿发生似的。还有没有?

生15:我觉得逻辑很合理。这里说“我拿起来看看;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有一种好奇的心理促使他会去翻这本书,之后就更加让他惊讶,然后他才会想去买这本书,我觉得这样的情节在逻辑设置上是很合理的。

师:我在想,如果你换成是高中生,你可能会这么说,对书的描写太真实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这本书的,逻辑的合理性怎么在书上体现出来的,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15:“他打开手提箱,把书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显然已有很多人翻阅过。我拿起来看看;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还有就是刚刚说的“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那里。

师:很认真的回答,我觉得你真像一个读书人,我真想把你送回到高中时代去。(众人笑)

师:全班同学跟着他的感觉来读读好不好,注意那个对书的描写很细腻的地方,咱们一定要把它读出感觉来。

生(齐读):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显然已有多人翻阅过。我拿起来看看;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书脊上面印的是“圣书”,下面是“孟买”。

师:还有哪些对书的描写,再找。

生15(读):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像《圣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我翻过那一页,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

师:请坐,你们看这本书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仿佛真的有这么一本书。所以说小说对书的描写很细腻,让我们觉得这本书就真实存在着。不光是书的描写,还有没有其他描写你也觉得很真实?

生16:他们在交换的时候对话很真实,对人物的描写也很真实。

师:买书时候的交易对话就像我们平常生活中一样,最主要是哪一句话?

生16:第三页后面,“‘我提议交换,’我对他说,‘你用几个卢比……’”(读得随意)

师:如果你这样读的话它就不像是生活中真实的了。“我对他说”这些我们都不要读出,现在老师跟你配合一下,我来读卖书的“他”,你读那个“我”。

生16(读):你打算把这本怪书卖给不列颠博物馆吗?

师(读):不,我卖给你。

生16(读):我提议交换。你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这本书;我现在把我刚领到的退休金和花体字的威客利夫版《圣经》和你交换。这部《圣经》是我家祖传。

师(读):花体字的威客利夫版!(读得大声并且惊讶)

师(读):好吧,就这么定了。

师:你知道我哪一句话读得不像吗?

生16:“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要咕哝地说的。

师:哦,咕哝的声音怎么可以读得这么响,是这个意思吧?来,你读读看这句话。

生16: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读得比老师小声很多)

师:好像是在那里做一场买卖心理上的PK,看看谁能够拿下这一本书。很好,买书时的那些言行描写就像生活中发生的一样。

生17:买书后也非常真实。他拿了书之后上床没有入睡,想一想角上的数字。还有就是他退休之前,他说他在某某国立图书馆任职,最后把它放在了图书馆的某一层。

师:你其实是想说,拥有书之后,“我”的什么描写?

生17:很真实的心理描写。

师:心理描写很真实,包括书刚拥有时的那种惊奇,然后慢慢地转化成了?

生17:恐惧。

师:这些心理过程都很真实。所以,人物的相关描写很真实,不仅是心理描写。

生17:语言,神态,动作都很真实。

师:哦,动作描写也特别真实。找找,一起来读读。

生(读):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

(然后请一位女同学单独读了一遍)

师:这句话要让我们觉得这本书是很真实的存在,你知道你要读好哪几个字吗?

生18:“贴着”“按”。

师:还有呢?

生18:“揭”。

师:嗯,这三个动词一定要读出一点力量来,仿佛这个手就在那本书上很有分量地磨过去的。你再来试试看。

(生18重复读了一遍那句话)

师:再慢一点感觉就更好了,仿佛是有一种真切的感受。同学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生18:还有在开头强调“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极力让读者以为“我”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

师:哦,这篇小说的开头特别奇怪,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注意,竟然讲到了什么啊?

生(齐答):点、线。

师:点和线,也就是几何学的原理。这个是博尔赫斯常用的手法,而这个几何学的原理其实就是在讲个体和无限的关系。大家注意到了吗?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我们读读,“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预备,起。

(生齐读,然后老师请了一位男同学再读了一遍)

师:煞有介事地说自己的故事就是那么真,强调了自己故事的真实感。我们再来一起读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还有吗?几何学原理、第一人称叙述、生活场景,甚至包括这个“我”和作者,在生活当中经历都是很相似的,都在图书馆工作,还有一系列的描写,心理、言行、动作等等描写都有。还有没有?

生19: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他把书最后放到了图书馆里面,还刻意不去记它的位置,意思就是那本书他已经找不到了。读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肯定会对这本书非常感兴趣。如果他说是在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角落的话,我们肯定会想去看看那本书在哪里。但是他说他也找不到了,我们就无从考证。这样就感觉他说的好像是真的一样,找不到了。

师:设置挺合理的,就把你诱入其中了。这都表明了作者虚构艺术的特征。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沙之书”是不存在的,那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于“沙之书”一样的东西?

生20:有。时间和空间,也是无限的东西。

师:遥远的无限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也是一本“沙之书”。你再来说,在生活中,什么东西像“沙之书”?

生21:想不起来。(众人笑)

师:真的想不起来?

生21:真的想不起来。

师:听到没有,这就是最好的答案。想不起来,人一辈子想不起来的东西、不知道的东西多吗?

生(齐答):多。

师:所以,对未知事物的探究也像是一本“沙之书”,她现身说法告诉了我们。(学生鼓掌)人生中有许多想不明白的事,我们的困惑就是一本“沙之书”。

生22:我觉得是感情之类的东西。比如说父母给我们的爱。

师:再扩大一点,其实人类的情感就像一本“沙之书”。

生23:我觉得是思想。

师:对,无穷无尽,无规无则。

生24:我觉得是幸福。

师:幸福为什么是一本“沙之书”?

生24:因为你不管在什么时间遇到一些事情,你都会感到幸福,它是突然的。

(老师点头)

生25:我觉得对很多东西的思考,没有办法去判断它。比如说,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种问题就永远都得不到一个答案吧。

师: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因此我们讲,“沙之书”虽然不存在,但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隐喻是有凭证的。

PPT显示:

沙之书: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

师:你看,人类无止境的欲望是一本“沙之书”,我们无穷大的世界是一本“沙之书”,未知的世界以及无可挽回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让人身心疲惫的情感等等,它都是一本“沙之书”。所以“沙之书”是不存在的,但是书籍的无限增值性和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与无限性其实是一致的,这就是现实的一个隐喻。

PPT显示:

某种程度上,书籍的无限增值性和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与无限性是一致的,它成了现实的一个隐喻。

交易过程的描述(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沙之书”本身的描述

开头部分的几何原理(数学术语的哲学合理性)

意象的意义有现实价值

第一人称,我“我”相似

师:小说的作者通过对交易过程的描述,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关于“沙之书”的描述;开头部分的几何原理,数学术语的哲学性;意象意义的现实价值;另外还有第一人称的叙述,包括《沙之书》中的“我”和作者性格命运都有很多的相似性:这些增强了这个故事的合理性。那么我要问问我们文学院的学生了,你怎么理解小说创作中的“虚构”?

生26:我觉得虚构就是让不存在的东西变得真实,让人觉得它是真正存在的。

师:虚构就是要让人觉得它是真正存在的,说得挺好的。

生27:我觉得虚构就是你处在这个小说之外,你觉得是不合理的;但是你处在小说之内,你就觉得它是合理的。我觉得这就是虚构。

师:你说的这个虚构的概念非常有道理。

生28:我觉得虚构要符合艺术上的真实,能够给我们一些想法,不能是随便的一个虚构。

师:虚构不能随便,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生29:我觉得虚构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但是剥离了现实,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看世界。

师:说得都非常专业。这篇小说之后就有一个对虚构的讲解,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句子。

PPT显示:

1虚构是小说合法化的身份。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虚构是小说的灵魂。2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3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4“我用一种不像是我的声音”。

师:我想这些句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小说当中的虚构。那么我用一种不像是我的声音在述说,但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用一种发自肺腑的声音去读书。一起再来读读小说中的书的描写,感受一下这本书的真实感。

生(齐读):我信手翻开,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书页磨损得很旧……引起了我的注意。

师:停,再读一下。“我把左手”,预备起。

生(齐读):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

师:“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无尽的”,预备起。

生(齐读):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无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

四、你来写小说的结尾——小说主旨探讨

师:这就是小说给我们写的一本“沙之书”,这本书“我”买来以后会带来什么啊?会带来一种莫名的恐惧。哪位女同学来把这种莫名的恐惧很真实地读出来?

生30: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

师:把那段心理描写都给大家读出来。“夏季已近尾声”,起。

生30: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是个怪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读得很有感情)

师:好,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文章的最后两句。

(教师带领同学们齐读)

师:小说就这样结束了,如果说小说当中的“沙之书”让我们大吃一惊,那么小说的结尾就让我们更加吃惊了。“沙之书”最后被放在了图书馆里,原来无限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无限,这就是小说给我们讲的一个结尾。我想问同学们,如果这个小说的结尾你来写,你会怎么处理?

PPT显示:

真正的小说是以想象和虚构为翼才能飞翔,同学们,你还有其他结尾的方式吗?请你发挥想象,飞翔在博尔赫斯的“沙之书”上。

(全班思考)

生31:我觉得他这个结尾挺好的。(众人笑)

师:不敢挑战别人,这不像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啊。

生32:如果我来写的话,可能我会去寻找另一个接受它的人。

师:哦,把这个悲哀转移给别人。(众人笑)

生32:不是悲哀吧,找一个能接受它无限的人吧。

师:能找到这样的一个人吗?

生32:这个结尾也是留给大家一个想象的空间。

师:恐惧要让别人跟我一起去分担。这是你的结尾方式。

生33:后面说“我竭力不去记住”,我可能会写过了很久“我”还是忘不了那本书,又去图书馆把那本书拿回来,继续接受那本书的折磨。(众人笑)

师:人始终逃脱不了一个被折磨的命运,是这个意思吧。

生34:他对那本书太喜爱了,书太有神秘性了,他还是放不下。

师:还是放不下,又到那儿找这本书。那你觉得能找到这本书吗?

生34:我觉得能找到吧,他虽然不去记,但是是他自己放那儿的。

师:我真建议你去写写《沙之书》的续集。

生35:他不是想把“沙之书”丢掉吗,我觉得他应该把它放在一个地方,之后他又受不了它的诱惑,但是再去找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了。

师:想找它又找不到了。

生36:我觉得如果是我的话,我会以这本书来建立一个教派,名字叫“沙教”。然后“我”就带着这本书四处传教,最后就建立起了像基督教一样的教派。(众人笑)

师:你为什么这么想呢?

生36: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东西,让人认识到我们忽略的东西,当这种东西很多人都还在忽视它的时候。我觉得它不是一种恐惧,我觉得它提供给我们一种理解生活的方式,所以应该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它。

师:这是另外一种《沙之书》的结尾。

生37:如果是我来写结尾的话,我觉得“我”应该会把这本书给烧了,或者是把它给撕了,让它消失。因为我觉得消失才是永恒的。

师:消失才是永恒的。还有没有主动想说话的。

生38:我想把这本书送回去,我觉得一件事情的产生总有一个源头。或许“我”会踏上一个寻找的道路,不是说是在印度孟买的那个地方吗?“我”会去那个地方找一下,或许“我”在这个途中就会悟到什么东西。

师:“沙之书”的追溯之旅。

生39:他沉迷于这本书,然后他就不再与朋友交流,最后当朋友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死去。人们就会提问,为什么他会抱着这本书死去?然后大家就会去研究这本书,最后就跟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一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去研究这本书,就形成了一个无限再无限的无限。

师:也就是说研究也是一种“沙之书”。我现在听懂了,我们班的同学其实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烧掉、转移给别人,其实都属于和博尔赫斯相同的结尾,就是让它远离“我”。还有一种是成立一个教或者再去研究,这就是一种进一步探索的结尾。那我们来考虑一下,博尔赫斯为什么要用他这样的一个结尾。或者说你把这么多同学的结尾和作者的结尾放在一起做比较,哪个结尾你更喜欢?或者作者这样的一个结尾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40:我觉得作者的结尾是很好的,首先,它照应了开头。他先介绍了一个几何原理,说了一个点线面,也就是说了无限和个体的关系。这个结局也是说明了一个人在面对无限的时候的一种无所适从的恐惧感,我们难以摆脱困境的感觉。

师:作者通过这样的结尾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有限个体在无规则的无限面前的一种无所适从、难以摆脱的心理状态。

生41:我觉得他应该继续探索这个秘密,因为作为一个人对于未知,他肯定会有好奇心。只有好奇心才会创造出很多东西来。

师:你这是一种不同的意见了。人有好奇心所以去探索,但是如果这种探索永远无穷尽,让你受折磨受累时,内心往往就会产生出一种焦虑并且很难受。

生42:我觉得他这样一种结尾就是回归现实。因为他最开始的时候是好奇,可是得到过后是恐惧。意思就是我们在无限的虚拟的想象、好奇当中获得的是神奇,但是最后真正得到的是恐惧。所以呼吁我们要回归现实。

生43:我觉得这是对无限最好的一个阐释,因为文中说“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后面还说到“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觉得他隐藏那本书最好的地方就是放在图书馆的任何一角。他本来是想阐释个体与无限,我觉得对于一本书要阐释它的无限,就是要放在一个比它大的空间里。

师:你说了很多,我想简单概括一下,你就是想说这应该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大家一起来读读刚才她给大家读到的那句话。

生(齐读):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

师:注意,任何一点是哪一点?

生(齐答):不确定的。

师:连哪一点都不能确定,那种焦虑那种迷茫那种孤单很可能就表现出来了。看看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是不是也和作品中的“我”一样,看看卖书的那个人的脸色是怎么样的,在第一页里面,一起来读读。

(师生共读“他散发着悲哀的气息,就像现在的我一样”)

师:所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心态,在作者的眼里,个体在面对无限的时候,更会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这样更接近心理的复杂性和真实感。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有限的个体在面对无规则无序的无限面前,显出了人性的无所适从,难以摆脱,这可能就是博尔赫斯想通过《沙之书》告诉我们的。

PPT显示:

艺术家是个说谎的家伙,但是他的艺术,会把那个时代的真相告诉你。

师:博尔赫斯在《论惠特曼》一文中说:“一件虚假的事可能本质上是实在的。”我想这个“时代的真相”应该包含人性的真相。

PPT显示:

揭示的事理更为真实——人类面对“无限”时无所适从,所以这样的一个结尾揭示的可能就更为真实,写出了人类面对无限时的一种无所适从的真实。

师:由此我们就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什么是虚构。

投影并齐读:虚构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心灵的复杂活动。

师:我们都有面对无穷尽的星空感到震撼的时候,我们也都有面对无止境的时间和空间惊讶的时候,我想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理也都存有一本“沙之书”,因为我们也都有那种心理,也都有那样的内心活动。但是我想,在探索学问的路上还要有一种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积极的进取的精神。也希望我们文学院的同学能够把这本《沙之书》好好地解读下去,也许若干年以后,你还会读出更多的“沙之书”。因为我确信博尔赫斯这本小说本身就是一本“沙之书”,最后我们再来读读文章当中的那句富有哲理的话。

生(齐读):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

师:希望我们每一个未知的一点,都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谢谢大家。

★“沙之书”是一本无穷无尽的圣书,拥有无限的内容,像沙子一样无始无终。每一次翻开同一个位置,呈现的都是不同的页面和变幻莫测的页码,而且永远也翻不到第一页——不管如何贴着封面翻开。主人公从最初得到这本书的兴奋,渐渐变成了惶恐焦虑。因为无穷无尽,所以烦恼便接踵而至。我读着这个荒诞的故事,很快就进入了博尔赫斯的思想世界。语文老师的痛苦,在于他阅读作品不允许彻底的无所羁绊的陶醉与释放,他还要及时抽身出来,去寻找最佳的教学路径。“上帝同时给了我书籍和黑夜/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我现在觉得,博尔赫斯的诗,说的就是语文老师的幽默与苦涩。

★“虚构”,本单元的欣赏主题。帮助学生了解博尔赫斯作为“玄幻型”作家的小说的虚构艺术,从而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情趣及丰富其想象力,提升其人生境界,就成了此课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的,不是刻意追求,而是不露痕迹?我苦苦地思索着。看过许多教学设计,不外乎“沙之书”的特性与象征意义、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探究这几个环节。这一课,语文老师的教学内容几近相同。我所能做的,就是整合与优化,让课堂更干净,让线条更明朗,这样,我就要多多思考“虚构”可以辐射并包容的文字空间。文章中有哪些因素使它的故事趋向合理性?“沙之书”的现实隐喻融入到这个问题里,教学步骤少了点杂芜。

★读不完的“沙之书”,如同读不尽的人生,读不透的人性。我总感到它还讲了一些什么别的东西,不仅仅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博尔赫斯曾经说:“文学即游戏,尽管是一种严肃的游戏。”《沙之书》这篇小说可以看成是一篇游戏之作,却游戏出了人生的真实。“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无限之上还有更大的无限。很多时候,被生活的圈子挤压得无所适从,我就会在博尔赫斯的文字游戏里寻找慰藉。我觉得这是一本心灵的圣书。

★我很喜欢这个设计:真正的小说是以想象和虚构为翼才能飞翔,同学们,你还有其他结尾的方式吗?让学生发挥想象,飞翔在博尔赫斯的《沙之书》上,既完成了课后的想象练习,又紧紧扣住文本,把《沙之书》的主旨思考和虚构艺术感悟更推进一层。逃避还是坚持,显示了博尔赫斯与崇信科学的人的分歧——对于笃信科学万能的人来说,他们会用进取的心态坚持;而对于相信神秘主义的博尔赫斯来说,在令人敬畏之物面前,他会选择停步。这个设计,你们喜欢吗?

★为了强化个性阅读,我还有这样一个教学结尾,“博尔赫斯的书就是一本‘沙之书’,其中那些玄之又玄的秘密,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空间。请以《——读博尔赫斯的〈沙之书〉》补充正标题,显示你此课的收获”。小说中的“我”还是在惶惶不安中放弃了“沙之书”,有一种朝圣者的谦卑。毕竟这仅仅是一个故事,也许,面对无限,我们还应该在敬畏之中存有一份挑战进取的勇气,包括对《沙之书》的教学。

——肖培东

第一次听肖培东老师的课,就是《沙之书》(宁波中学),而这堂课也像令人着迷的“沙之书”一般,是一口可以无限汲舀的“深井”。

这是一堂具有纵深层次感的课,在肖老师的引领下,经由情节概括、“沙之书”的特点、故事的合理性、内在的隐喻性、虚构的真实、结尾的其他设想这一路线,不断抵达文本内蕴与学生心智的深处。从设计课堂删繁就简而又螺旋而上的思维路线角度,多琢磨这堂课,能获得教学举重若轻的秘诀。

肖老师不仅是个课堂设计师,他的高明还在于不断尊重、顺应学生,因而有了教师与学生无痕融入的“肖式”智慧,就像“沙之书”虚构与真实的关系“仿佛水消失在水中”。课堂最好的一个细节是,学生以时间、我们自己、大脑、空间、未来、命运、生活、人性等来不断回应“沙之书”的隐喻,一学生一时答以不知道,肖老师让他大声重复,并应以“沙之书”的本质就是不知道,极为巧妙。而在学生未能进入文本时,肖老师总是不吝时间,慢下来领学生朗读,不是以外在的灌输,而以心灵深处的理解促成内化,这就是“肖式”课堂总能演奏师生交响曲的关键。

—— 浙江省宁波中学时剑波

《沙之书》是一篇很有味道的小说。学生兴奋又困惑,不得其解而又苦苦追寻。在这种阅读期待下,如果教师僵硬寡淡地落实单元教学目标“虚构”或是“隐喻”,显然是会让学生意犹未尽和失望的。

老师是怎么实现这个教学目标的呢?他耐心地引导你在文本里走走停停,瞻前顾后。前三个教学环节,从情节概括到书的特征再到虚构的真实感,课堂里的每一个指令都以文本为抓手为核心,由浅入深,逐层推进。他一会儿带你远眺山形地貌,一会儿又和你一起近嗅桃李芬芳。不知不觉,你已经来来回回在文本里走了好几遍了。这,还不够。还要读出来。肖老师的课堂一直在提倡“读”书,“悟”了以后再“读”书。语文味,就在这些鲜活生动、值得细细咂摸的文字和琅琅的书声里荡漾出来。没有专业高深的术语来解释“虚构”,阐明“隐喻”,但每一次对话都在贴着你的理解和思考,然后和你一起往更深处漫溯,直至插上想象的翅膀,然后展翅飞翔。

——浙江省富阳中学骆文俊

《沙之书》教学难点有三:小说内容的消化,小说的主题理解,小说技巧的领悟。大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是在努力地完成第一个问题,结束时顺便提及小说的现实性和技巧的表达(这也是教材中小说专题的要求),很少会有教师会在后两个问题上着力。但我们的肖老师却通过两个极其简单的主问题便消化了所有的难点:一是,这一本虚构的书,你在阅读中怎么感觉到它的真实;二是,用其他结尾的方式,发挥想象,飞翔在博尔赫斯的《沙之书》上。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我很感兴趣。一是问得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举(我觉得是一种不露痕迹的高明设计和提问)。二是问题的容量惊人,很多教学内容和设计均可纳入其中,两个设计均扣小说的“虚构”生发,不枝不蔓,有的放矢。三是问题趣味性强,对于这一点,实录中学生的表现已经得到了印证。反观我们的教学设计是主问题套着小问题,讲究的是环环相扣,讲究的是创造出新,大有不一鸣惊人就死不罢休的架势:“《沙之书》让你想到了什么?”“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沙之书》给了我们什么?”面对这样高大上的提问,不要说学生,就是教师也大多“心领神会”地听听课而已。我们实在应该多来听听肖老师的课。

——浙江省永嘉中学周康平

【名师点评】

抓住本体内容,体会“运用”之妙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华平

肖培东《沙之书》教学是一堂难得的好课,值得细细品味。他紧紧扣住“小说虚构的真实性”的本体性教学内容,教学生理解文本中作者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而整个教学过程中,思路简洁流畅,把本体性内容与非本体性内容的辩证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帖;教学方法简单有效,对学生的指导具体、细致、到位,思维含金量很高。

一、教学内容简明准确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包括理解别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听、读)和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说、写)。这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内容,是语文学科“独当其任”的任。从学习阅读的角度来看,本体性内容是文本形式和文本解读的策略与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生学习阅读,重心有两个:(1)学习文本形式——作者怎样构思行文、遣词造句;(2)学习文本解读的策略与方法。

肖培东老师本课教学依次有四个主要内容:(1)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2)这是一本怎样的书;(3)作者怎样把假故事写得像真的;(4)怎样给文本重写一个结尾。第一、二个教学内容,是理解文本内容;第三、四个教学内容,是理解文本形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体性教学内容所用时间较多,教学重点也因此很突出。

我们且来看第三个教学内容——作者怎样把假故事写得像真的。这实际是引导学生理解“小说虚构的真实性”。肖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出这篇小说把假故事写得像真的,所用技巧有:(1)用第一人称增强故事的真实感;(2)描写了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包括一些地址和图书馆的名字);(3)对书的描写很真实;(4)对人物买书的动作、心理描写很真实(包括买书时候的交易行为和买书后的心理活动);(5)文本开头的语言表述让人感觉故事很真实。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对小说虚构的真实性就理解得很深刻了。

这种对文本“怎样写的”的探究,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而我们常见的一些课,却把重点摆在了文本“写了什么”上。这是对语文教学内容本末倒置的错误理解,这种倾向亟须得到纠正。在这个意义上说,肖培东老师《沙之书》教学的引导价值就格外突出。

二、教学思路简洁流畅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都是在时间的线性序列上推进的,因此就得顺应学生学习心理在时间线条上的运动规律,不能杂乱无章,而要简洁流畅。

本堂课教学思路非常简洁,教学中的四个主要内容自然形成四个教学环节:怎样的故事——怎样的书——怎样把假故事写得像真的——重写结尾。这四个环节中,一、二两个环节是理解文本内容,三、四两个环节是理解文本形式。先理解文本内容,再理解文本形式;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文本形式,主干清晰,不枝不蔓,简洁简单。正因为这样简洁简单,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就具体、细致、到位。

环节与环节之间也很流畅。所谓流畅,是指前一内容与后一内容之间、前一环节与后一环节之间要经得起逻辑推敲。前一段水渠里的水要能够顺利流到后一段水渠里,否则就是不流畅。肖培东老师的《沙之书》教学的四个主要内容,前两个是理解文本内容,是学习后两个内容——理解文本形式的基础和保证。

在当前“语用”一词成为学界热词的时候,我们有必要保持一定的清醒。尽管文本内容(“写了什么”)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体性内容,却是与本体性内容(“怎么写的”)相联系的重要内容,是理解本体性内容的基础。有一些课,在学生还没有理解文本基本内容的时候,就仓促地理解文本形式。这也是有违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要理解文本形式,如果没有文本内容做铺垫,就始终会是隔了一层。在这个意义上,特级教师陈日亮指出:“语文既是教形式的,也是教内容的,但归根结底是教内容的。”

肖培东老师此课教学,辩证处理好了理解文本内容与理解文本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没有将重点、难点推到极端,使之孤立。这是非常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的。这里没有高深的学问,就是需要教师老老实实教学生老老实实读书。从理解文本内容入手,理解文本形式,训练语文能力。

三、教学方法简单有效

在当前不少语文课花样不断翻新的背景下,肖培东老师《沙之书》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有矫弊之效。大匠无痕,整堂课教学方法简单,而师生互动充分,教学氛围轻松愉悦,具有很高的教学艺术价值。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文本形式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强行灌输,没有强拉硬拽,只是相机进行具体、细致、到位的指导。

这种指导首先集中体现在朗读上。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朗读成功了,文学作品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遗憾的是不少语文课,教师、学生都在朗读,但是缺少朗读指导。没有指导的朗读是低效的朗读。肖老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则是具体、细致、到位的,因此也是效果明显的。且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生(读):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

(然后请一位女同学单独读了一遍)

师:这句话要让我们觉得这本书是很真实的存在,你知道你要读好哪几个字吗?

生18:“贴着”“按”。

师:还有呢?

生18:“揭”。

师:嗯,这三个动词一定要读出一点力量来,仿佛这个手就在那本书上很有分量地磨过去的。你再来试试看。

(生18重复读了一遍那句话)

师:再慢一点感觉就更好了,仿佛是有一种真切的感受。同学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上述片段中,教师在指导一个学生朗读一个重要句子“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要抓住三个动词,然后要“读出一点力量”,再是要“慢一点”,“仿佛是有一种真切的感受”。这种把朗读或者说有表情的朗读具体化了。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就变得可感可见了。整堂课对朗读的指导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而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正在成为肖培东老师课堂教学的特色之一。

而简单背后,则是教师不简单的功力。肖培东老师这堂课,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了语文思维训练,带领学生进行纵向运动。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是思维,没有思维运动的听说读写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问题是撬动思维的杠杆”,肖老师《沙之书》教学整堂课通过主问题引导学生仔仔细细读书。比如,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两个主问题:第一个主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基本故事情节,第二个问题“这是一本什么样书”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中心事物——“沙之书”的特点。在把握文本故事情节和中心事物的过程中,教师训练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理解文本内容的教学行为运行在前台,而运行在后台的是实实在在的语文概括思维训练。肖老师对学生第一个问题回答的引导就很巧妙有效,“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这一环节教师处理得非常到位,不急不躁,渗透方法,最终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进行的是概括思维的训练,其要求是“简洁又相对完整”。概括,是语文思维的一种,是语文考试常考的内容。而对概括思维的训练,不能够只是在考前复习中进行,它更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巧妙地进行。此处,不是概括思维专题训练,而是文本故事情节的梳理。在梳理中,教师根据概括的相关要求,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文本故事情节。

这个工作,是一种思维的纵向运动。课堂教学既需要顺着时间序列一步一步平面推进,更需要进行思想的纵向提升,思维的纵向深入。这种向高处、向深处的纵向运动,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师是否具备带领学生进行纵向运动的功力,也是学生是否需要教师指导的理由所在。有些教师没有这种硬功夫,就只好无原则地、无目的地称赞学生,顺着学生的朗读、回答往前遛——“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较来看,肖培东老师此课的意义就更为突出。

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在激发最优秀的我。

我不是最出色的,但我在努力走向最出色的我。

浅浅地,拨开繁杂的草丛,找到最亮丽的一株种成课堂的大树。

——肖培东

-----------------------

附《沙之书》原文

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

  我单身住在贝尔格拉诺街一幢房子的四楼。几个月前的一天傍晚,我听到门上有剥啄声。我开了门,进来的是个陌生人。他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许是我近视,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洁,但透出一股寒酸。

  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小箱子。乍一见面,我就觉得他是外国人。开头我认为他上了年纪;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那维亚人似的稀疏的、几乎泛白的金黄色头发给了我错误的印象。我们谈话的时间不到一小时,从谈话中我知道他是奥尔卡达群岛人。

  我请他坐下。那人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话。他散发着悲哀的气息,就像我现在一样。

  “我卖《圣经》,”他对我说。

  我不无卖弄地回说:

  “这间屋子里有好几部英文的《圣经》,包括最早的约翰·威克利夫版。我还有西普里亚诺·德瓦莱拉的西班牙文版,路德的德文版,从文学角度来说,是最差的,还有武尔加塔的拉丁文版。你瞧,我这里不缺《圣经》。”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搭腔说:

  “我不光卖《圣经》。我可以给你看看另一部圣书,你或许会感兴趣。我是在比卡内尔一带弄到的。”

  他打开手提箱,把书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显然已有多人翻阅过。我拿起来看看;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书脊上面印的是“圣书”,下面是“孟买”。

  “看来是19世纪的书,”我说。

  “不知道。我始终不清楚,”他回答说。

  我信手翻开。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像《圣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我翻过那一页,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

  那时候,陌生人对我说:

  “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声调很平和,但话说得很绝。

  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又打开。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我为了掩饰惶惑,问道:

  “是不是《圣经》的某种印度斯坦文字的版本?”

  “不是的,”他答道。

  然后,他像是向我透露一个秘密似的压低声音说:

  “我是在平原上一个村子里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的。书的主人不识字。我想他把圣书当做护身符。他属于最下层的种姓;谁踩着他的影子都认为是晦气。他告诉我,他那本书叫“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

  他让我找找第一页。

  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

  “现在再找找最后一页。”

  我照样失败;我目瞪口呆,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不像是自己的:

  “这不可能。”

  那个《圣经》推销员还是低声说:

  “不可能,但事实如此。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荒诞的编码办法。也许是想说明一个无穷大的系列允许任何数项的出现。”

  随后,他像是自言自语地说:

  “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

  他的想法使我心烦。我问他:

  “你准是教徒喽?”

  “不错,我是长老会派。我问心无愧。我确信我用《圣经》同那个印度人交换他的邪恶的书时绝对没有蒙骗。”

  我劝他说没有什么可以责备自己的地方,问他是不是路过这里。他说打算待几天就回国。那时我才知道他是苏格兰奥尔卡达群岛的人。我说出于对斯蒂文森和休漠的喜爱,我对苏格兰有特殊好感。

  “还有罗比·彭斯,”他补充道。

  我和他谈话时,继续翻弄那本无限的书。我假装兴趣不大,问他说:

  “你打算把这本怪书卖给不列颠博物馆吗?”

  “不。我卖给你,”他说着,开了一个高价。

  我老实告诉他,我付不起这笔钱。想了几分钟之后,我有了办法。

  “我提议交换,”我对他说。“你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这本书;我现在把我刚领到的退休金和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圣经》和你交换。这部《圣经》是我家祖传。”

  “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他咕哝说。

  我从卧室里取来钱和书。我像藏书家似的恋恋不舍地翻翻书页,欣赏封面。

  “好吧,就这么定了,”他对我说。

  使我惊奇的是他不讨价还价。后来我才明白,他进我家门的时候就决心把书卖掉。他接过钱,数也不数就收了起来。

  我们谈印度、奥尔卡达群岛和统治过那里的挪威首领。那人离去时已是夜晚。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我本想把那本沙之书放在威克利夫版《圣经》留下的空档里,但最终还是把它藏在一套不全的《一千零一夜》后面。

  我上了床,但是没有入睡。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其中一页印有一个面具。角上有个数字,现在记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幂。

  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簿把它们临摹下来。簿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

  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一个怪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哪一层,离门口有多远。

  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