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09-06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全文,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启示。(重点) 2.品读文章细致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体会它们的作用。(难点) 3.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增强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课时安排】2课时s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了解作者: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训诫(jiè) 耸立( sǒng ) 迂回( yū ) 嶙峋( lín ) ( xún ) 凝视( níng ) 啜泣(chuò ) 头晕目眩(xuàn ) 高不可攀( pān ) (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 ①训诫:告诫、教导。 ②嶙峋:形容人瘦削。 ③纳罕:惊奇、诧异。 ④炫目:使眼睛昏花。 ⑤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⑥高不可攀: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⑦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3.整体感知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复述出来。 (2)想一想: 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7月费城一个闷热的傍晚 “我”、小伙伴、父亲 ②文中为什么要写天气的闷热和悬崖的高度? 铺垫 (写天气闷热,就写出了孩子们爬悬崖的动因,他们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写悬崖的高度是为后文“我”下不来做铺垫) 【预习检测】小组检测:“预习导学”2。 小组评分 【课堂探究】 1.在文中画出描写“我”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感受的词句,体会“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2.父亲是怎么引导我的?你如何评价这位父亲?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把右脚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岩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3. 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利帮“我”,而杰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想,这也说明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答案仅供参考) 4. 说说你从文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随堂检测】完成课后练习二,将答案写在课本上。 【拓展延伸】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你面对困难时是怎样处理的?把你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写出来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吧。 【布置作业】完成校本作业。 曾钧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