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时空”中学习道德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谈道德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记者 梁杰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样一个重大的命题,说明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民族复兴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这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也是完全统一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中共中央近日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以及连续不断的重要文件的出台,对长期从事道德教育专业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朱小蔓来说,无疑像打了一剂强心针。虽然大病初愈,人显得很虚弱,但朱小蔓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她说,“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如果只是GDP上去了,而社会风气变坏了,社会平衡遭到破坏,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谈到相当一段时期以来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朱小蔓认为分别存在几种不同情况:一种是认为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相比,显得不那么迫切;一种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标准变得多元化;还有一种认为即使明确了道德教育的内容,但孩子们不信,年轻人不听,效果不好。这三种情况在学校里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有些校长认为德育再重要,但不如升学重要,不如学校的升学率、家长对孩子的升学期望重要;有的教师感到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力不从心,许多问题连教师自己都说不清楚,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孩子;有的学校即便知道诚信应该好好讲,爱国教育也应该大力宣传,但是孩子们没兴趣,不跟你配合。 

  对于社会上有些提法,如“育人育才,孰先孰后”的问题,朱小蔓认为这种提法有问题,至少不准确。我们的民族复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育人与育才并没有先后之分,两者实际上是一体的,这对一个人和一个社会来说都是重要的支撑。现在许多学校的德育智育仍然是两条线、两张皮。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少先队、共青团抓德育;教务处、任课老师抓智育。朱小蔓认为这种智德分离的现象是非常危险的。其实学校内所有的人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学生不是孤立地只跟一个教师接触,而是要跟所有教师打交道,所以未成年人学习道德是在“全时空”状态中,而不仅仅是在一个单独、特定的场合中学习。因此道德学习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当让所有成年人知道他们的举止行为都会对未成年人有道德影响。反过来,未成年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学习道德的时机,任何场合都可以学习道德。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道德成长与他们自己的生命成长是一件事情。身体发育、智力发育、道德发育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必须用整体的思想来对待道德教育。其实,道德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保障智力活动。因为智力活动不只是靠人的聪明,还要求情绪专注、注意力集中、意志坚强,同时也需要团结与合作。所以道德教育必须渗透到课程改革中,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渗透到学生日常交往活动中。因为孩子在学习知识时,会面对许多道德挑战,需要进行道德判断。比如什么是健康的竞争?什么是合作?如何善待同学?如何尊重别人?这些道德的意识、行为、判断发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意识,没有敏感,没有能力,也就没有办法去影响学生。专门的道德教育活动是必要的,但更多地应该考虑道德教育与教学活动、与学生全部生活的关系。 

  那么,如何来整合这些资源,使德育真正成为各个系统有机运转的系统工程? 

  朱小蔓认为,首先应从学校领导开始,把这项工作看作一个整体,无论是分管教学还是分管道德教育工作的,各条系统要有一个共同的平台来讨论学生的整体发展。其次是全体教师需要培养道德教育意识和道德教育的能力。教师如果缺乏这个意识,就不知道在各科教学中和日常交往中有意识地去影响学生;但有了意识没有能力也不能实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最后,教师也应该经常自省:“我们是不是在道德上比较清醒,是不是精神丰满的人?”如果教师精神世界贫乏,辨别能力不强,甚至是非不分,道德水准低下,那么道德教育就无从谈起;另外,教师有没有能力去处理学生的道德问题?教师的精神世界是否饱满。教师能否靠人格魅力去打动学生?这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 

  《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4日第1版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