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09-03 手机版 | ||||
【教材分析】 本篇是一首清新自然、亲切温馨的散文诗,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依恋,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母子情。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可能更多地只在母爱中沐浴,却很少有回报,所以要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悟到母爱的无私,并且意识到该将自己对母亲的爱转化到行动上。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首散文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美妙新奇,激发想象力和创作潜能。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浓浓的母子情,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潜能。 【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联想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妈妈的吻》渲染气氛。 一、小故事导入 有一个婴儿即将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说明天就要把我带到地球上去了,可是,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慈祥地说:“放心吧,孩子,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你的降临,并且,她会用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直到生命的终结。” 这位天使是谁呢?对,是母亲。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深情的呼唤。孩子又该怎样回报母亲呢?就让我们走进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圣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了解诗人及金色花 1、 泰戈尔:著名文学家。代表诗集《新月集》、 《飞鸟集》、 《园丁集》。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1913年, 其作品《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 • 2、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三、初读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散文诗,画出你要为大家提醒的生疏字词,力求读准读顺。然后告诉大家,这首散文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的感受如何? 1.词语积累:笑嘻嘻 匿笑 沐浴 林阴 祷告 罗摩衍那 2.初读感受:讲了一个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故事。亲密,母子情深,童真童趣。 四、研读品味 (放背景音乐),老师范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温馨的氛围。 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相信大家还沉浸在孩子与妈妈嬉戏的画面中,孩子看似失踪了一天,却始终与妈妈在一起。 那么在这一幅幅画面中,孩子与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以这样的句式回答: 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孩子,我是从……看出的; 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妈妈,我是从……看出的。 要点:孩子:天真,活泼,顽皮,撒娇,爱妈妈;妈妈:圣洁,沉静,美丽,慈爱,智慧。 (要注意品味与朗读指导相结合) 例1.我看到了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我是从“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这一段看出的。 师:“笑嘻嘻”是什么表情?你能告诉大家吗? 生:嘴角上扬眼中含笑,露出牙齿。 师:“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这时孩子是一种什么心理? 生:为妈妈认不出自己而骄傲得意。 师:请你带着这种理解读一下,好吗?(生读) 例2.我看到了一个可爱、活泼、顽皮的孩子,我是从“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这一片段看出的。 师:你觉得应重读哪几个词语表现孩子的顽皮? 生:“暗暗”“一声儿”。 师:请试着读给同桌听。 例3.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爱妈妈的孩子,我是从“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句话看出的。 师:孩子为什么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既然爱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她呢? 生:不想告诉妈妈,不想打扰妈妈,只希望默默地关心她,奉献自己的爱心。 师:“悄悄地”换成“缓缓地”“慢慢地”“默默地”可以吗?请大家先读置换后的句子,再读原句,比较体味。 生:“缓缓地”“默默地”只能表现出花开的姿态,不能传达出孩子的顽皮、可爱,没有小孩子的活泼稚气。 例4.我看到了一个圣洁美丽的妈妈,我是从“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作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这一片段看出的。 师:你觉得应用什么基调来读这一段? 生:舒缓深情。 例5.我也看到了一个非常爱妈妈的孩子,我是从“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这一片段看出的。 师引导学生换字赏析: “投”目标明确,如影随形。如果换作“落”就不能体现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例6.我看到了一个活泼、撒娇的孩子,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慈爱的妈妈。我是从这段对话中看出的: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师引导学生变换语序、标点进行品味赏析。 1.变换语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 细读比较: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急切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则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情味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 2.变换标点为:“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细读比较: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他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他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师生配合读;母子之间的深深情意就在这一问一答中体现出来) 五、质疑探究 我们知道诗歌总是含蓄的,特别像泰戈尔这样的天才作家所写的诗。所以对于这首诗,同学们一定还有疑问: 1.孩子找不到了,妈妈怎么还能安心读书做祷告呢? 引导学生注意第7段中“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再”“又”等字眼表明孩子和妈妈做这样的游戏不止一次了。妈妈未必不知道孩子都干了些什么,她故意装作不知道,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一种成就感。让孩子在成就感中快乐成长,一位智慧的妈妈。 2.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下的注释,金色花在印度是神圣的象征。孩子的许多品质可以和金色花相提并论。 师补充: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在泰戈尔的散文诗中处处可见具有宗教意义的事物,时时洋溢着具有宗教意义的爱。所以尽管泰戈尔在写作这首散文诗时正是个人最不幸的时期,妻子去世,一双儿女夭亡,但他仍能写出这样富有童趣富有母爱的诗,来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圣洁的爱。 让我们带着对泰戈尔的崇敬之情和对这种最纯洁的爱的赞颂齐读这篇作品。 六、拓展运用,请你露一手 《人民日报》曾举办过“献给母亲”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作品,拿起手中的笔,唱响对母亲的赞歌吧:(可以写一句话,也可以做一首小诗)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 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引导:这两则作品与《金色花》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都是借助一种具体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 将学生创作进行交流。例如: 假如我是一片云 一片富有爱心的云 当妈妈在田间劳作时 我会飘到她的头顶 为她遮挡如火的骄阳 我会洒下蒙蒙细雨 为妈妈送上一阵清爽 七、教师寄语 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真正的爱是无需用语言来表达的。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朵金色花的绽放,那优美的姿态,淡淡的芳香,小小的投影,便是对这种爱的最深情的诠释。老师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慢慢感受到的!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