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6-09-01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学习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作家作品,读准字音,熟读课文

2.理解1、2章文意,并背诵。

【自主预习】

一、资料阅读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他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宋代的朱熹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3.《论语》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课文所选十二章,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二、自读课文

1.借助注释,为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 )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

吾日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不逾矩(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 曲肱( )而枕之 逝者如斯夫( )

博学而笃( )志

2.文学常识填空。

(1) 孔子,名 ________,字________ ,________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家、 家,__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________”。

(2) 宋代的朱熹把《论语》与《 》《 》《 》合称为“四书”。

【合作探究】(1-3则)

一、结合课下注释,或联系上下文,运用加字法或换字法,理解词句。

1.子曰:“学而①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②不愠,不亦君子乎?”

词义:子 曰 而① 时习 之

不亦……乎



朋 自 知

而② 愠 君子

译句: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词义: 吾 日

三省

谋 忠 交 信 传

译句:

二、理解内容

1.第一章中,第一句“ ”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 ”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 ”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第二章,“吾日三省吾身,……”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 “传习”之本。

【课后提升】

一、填空

1.《论语》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共________篇,分为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三种体例。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________ ”。

2.孔子,名________ ,字________ ,________ 时期 ________ 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 家、 ________家。 __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尊他为“ ________ ”。

二、解释成语。

不亦乐乎: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吾日三省吾身:

5.为人谋而不忠乎?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四、默写。

1. ,不亦说乎?

2. ,不亦乐乎?

3. ,不亦君子乎?

4.依据提示写出原句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 ?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 , ________ ?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疏通3—5章文意,理解内容。

【合作探究】

一、借助注释,小组完成翻译。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 立 天命 耳顺 逾 矩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知新

为 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 罔 殆

二、背诵这3章。

【课后提升】

一、解释成语

1.三十而立:

2.不惑之年:

3.温故知新:

二、理解内容

1.第三章是孔子自述七十岁的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________ ”,是指主观意识和社会规则达到了高度统一,不管怎么做都能与社会要求相契合了。”

2. 第四章讲 ________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3.第五章:“ ________ ”

这一章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________和 ________ 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三、解释加点词,翻译句子。

1.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根据提示,写出原句。

1. 《<论语>十二章》中用来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是:________, ________ 。

2.《<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

第三学时

学习目标

疏通6—8章文意,理解积累。

【合作探究】

一、借助注释,小组完成翻译。

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箪 ________ 堪 ________

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之 ________好 ________乐

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饭 ________水________ 肱 ________于

【课后提升】

一、理解内容

1.第六章

孔子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2.第七章

这一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3.第八章

这一章讲孔子极力提倡的“安贫乐道”的思想,与对颜回的赞美是一致的。

二、解释加点词语,翻译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默写

1.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_______ 。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

第四学时

学习目标

疏通9—12章文意,理解积累。

【合作探究】

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行 ________ 焉 ________善者________ 从________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川 ________ 逝 ________ 斯________ 舍 ________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________ 匹夫________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笃 ________切 ________ 思 ________ 仁________

【课后提升】

一、理解内容

1.第九章

这一章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2.第十章

这一章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3.第十一章

这一章是讲人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4.第十二章

这一章讲“仁”,是从学习方法上讲的。

二、解释成语

1.三人行,必有我师

2.择善而从

3.不舍昼夜

4.逝者如斯

5.匹夫不可夺其志

6.博学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翻译句子。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

3.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笃

四、默写

1. 三人行, 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 。

3. ________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第五学时

学习目标 复习巩固

【课后提升】

一、文学常识

1.孔子:名 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后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是__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________ 家和 ________ 家。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3.“四书” 即《论语》 《 》《 》《 》的总称。

二、解释加点词,并在括号里为加点字注音。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 )乎

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 )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不逾( )矩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

逝者如斯夫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吾日三省吾身

5.为人谋而不忠乎?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五十而知天命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默写句子

<一>按原文填写句子

1. ,不亦说乎?

2. ,不亦乐乎?

3. ,不亦君子乎?

4.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5. ,可以为师矣。

6.学而不思则罔, 。

7.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三人行, ; ,其不善者而改之。

9. ,不舍昼夜。

10.三军可夺帅也, 。

11. , ,仁在其中矣。

<二>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2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 , ________ ?

4.用来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

5.讲兴趣对于学习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6. 讲人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积累成语

1.请写出自本文的成语

六、理解内容,请将课文的十二章按内容归类。

1.学习态度

2.学习方法

3.道德修养、为人处世

七、回答问题

学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教益?

八、中考链接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009年 河北 )

________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2009年 杭州 )

________ , 可以为师矣。

3.上下句默写。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2009年 福建三明 )

4.三人行,________ 。(2008年 安徽、江苏芜湖 )

5.学习与思考是紧密结合的过程,“ ________ ,________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时,学习又是相互联系,从旧知中不断获得新知的过程,这自然使我们联想到从《论语》选材的课文中学习过的: ________ , ________ 。(2008年 长春)

九、积累提升

1. 《论语》名句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

矣。——《季氏》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2.于丹讲《论语》

《于丹<论语>感悟》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这七个方面,立足于今天社会需要的核心价值,大到治世,小到家庭和谐、个人成才,是对传统经典在当代社会的又一次激活。全书语言保持了于丹一贯的风格,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

推荐阅读

(1)《于丹<论语>心得》

(2)《于丹<论语>感悟》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