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生平简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2016-08-31 手机版


徐迟(生于1914年10月15日,卒于1996年12月13日),原名商寿,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年代开始写诗。抗战爆发后,曾与戴望舒、叶君健合编《中国作家》(英文版),协助郭沫若编辑《中原》(月刊)。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外国文学研究》主编。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奔赴前方采访,写出了许多战地通讯和特写。新时期,曾任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徐迟在报告文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祁连山下》《生命之树常绿》等。其中,《哥德巴赫猜想》与《地质之光》获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2002年创立“徐迟报告文学奖”,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学会奖,专门用于关注和奖励中国报告文学创作中的优秀作家作品。著有诗集《二十岁人》、文艺评论集《诗与生活》以及《徐迟散文选集》等。

徐迟报告文学的显著特征是题材的科技化。他笔下的人物,如陈景润、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等都是在各自专业中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徐迟倾心于科技题材,为科技人员立传塑像,颂扬科学精神,这在题材拓展与主题开掘上具有文学史意义。《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也正体现在这里。

  在当代史上,知识分子曾被视作被改造、教育的对象,钻研科技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与此相应,当代文学史上也很少有作品将科技人员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叙写塑造的。《哥德巴赫猜想》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拨乱反正,第一次对一个有争议的科学工作者作了深情的讴歌,陈景润也成为新时期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人物,徐迟的作品题材有"一律化"的倾向,但他对人物的表现注意求异,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品格,并设计与其特异相谐的表现形式。作者写陈景润,从外在的怪异中,发现人物对于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写李四光,并没有对人物作全程式的铺写,而是精心截取人物历程中典型断面,挖掘人物最为闪光的美质。

徐迟的作品讲究艺术构思,善于调动生活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在湍流的涡漩中》叙写科学家周培源的业绩与品格。作品的标题就显示了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远。它既巧妙地契合了湍流理论家周培源的学术贡献,同时又暗示了作品叙写的1976年10月的政治背景。《生命之树常绿》写植物学家蔡希陶,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诗美哲理。徐迟是一位诗人型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中有诗人式的激情,有诗语式的清新、凝练和文采。他善于将枯燥变为生动,将抽象化成具体,将专业演绎为通俗,增强科技题材作品的可接受性。《哥德巴赫猜想》写到陈景润研究工作所具有的意义时,作者运用博喻譬说:"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想象丰富,令人神驰。徐迟的作品也有缺失。他认为报告文学"也允许略有虚构,不离真实的虚构。"并且承认《哥德巴赣猜想》中有细节的虚构。

人物评价

完全以平等的地位和商量讨论的语气说话,丝毫没有大作家、大名人架势,丝毫没有居高临下、傲视众生的态度,丝毫没有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作派,充分体现了徐迟先生对文学青年细致入微的扶植提携和关心爱护。

徐迟先生对写作的作品,要求很高,每篇作品,都以精品对待。

徐先生为人本份、率真、清正,是一个纯粹的作家诗人。

他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仍旧是那些风趣、诙谐、幽默的语言;他那健谈、豪爽、好动的性格;他那敏捷、深邃、深沉的思维;他那不倦、不疲、连续写作的习惯;他那平易、朴实、真诚的待人;他那爱党、奉献、亮节的思想。使我永远难忘啊!

——李苏卿《我与徐迟老师》

1996年12月16日,新华社发了则通稿,报道了当代著名作家、杰出诗人、湖北省作协顾问徐迟于1996年12月12日因病不幸在武汉逝世、终年82岁的消息。中国各大报都发表了这则消息。

这是一则因故迟发的消息。因为徐迟之死属于非正常死亡。12月17日,上海《新民晚报》刊发了署名李辉、项玮的两篇悼念文章,称徐迟“以一种谁也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广东的《粤港信息日报》先是报道“据说是自杀”,后来的12月28日该报发行量很大的《粤港周末》头版《96名人谢幕》一文中则直接写道:“12月13日凌晨,作家徐迟在武汉跳楼自杀,原因不详。”

关于徐迟之死的原因,社会上传言大致有如下几个:因为第二次婚姻失败;因为最挚爱的小女儿多年不与他交往伤心;因为人至老年倍感孤独;因为13日是一年中唯一的一个特殊日子——西方人视为最不吉利的“黑色星期五”

徐迟之死,使中国文坛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大作家。斯人已去矣,但他那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他那真诚的心灵和优秀的品质,将永远留存在人们心里!

在当代中国诗人中,享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殊荣的人,只有徐迟一个。毛泽东主席为徐迟题写的“诗言志”,成为一代诗人写作的真谛和追求的佳境,也是徐迟一生追求的目标。

徐迟1914年10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今湖州)南浔镇,抗战前在苏州东吴大学上学。“9.18”事变后,他曾停学北上,拟去关外抗日,后来走上街头宣传抗日,倡导街头诗运动。1943年,他在重庆担任由郭沫若主编的《中原》杂志执行编辑,和许多进步文艺家一起用诗作武器,与敌人战斗。

徐迟一生是以“当代的真诗人”著称文坛的。解放前,他著有《二十岁人》、《明丽之歌》、《最强音》、《美文集》、《狂欢之夜》等传播甚广的诗集、文集等作品;解放后,又先后出版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战争·和平·进步》、《美丽·神奇·丰富》、《共和国之歌》等诗集和文集。这些作品,其内容的深刻与文字的激情,有诗的意蕴,有史诗的博大与朴实,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文革中,他被作为黑线人物批斗,下放干校放牛,做泥瓦匠,1975年还差点被强制退休,但他从没低下他高贵的头。重新工作后,储存了11年的诗情喷薄而出,他投身科技界,一口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石油头》、《地质之光》,1977年10月又石破天惊般地写了反映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诗的意蕴、诗的文采、诗的激情,使这篇作品成了新时期报告文学典范之作。

即使到了82岁高龄的他,告别这个世界之前,依然对科技界兴趣浓厚。李辉在发表于17日的《新民晚报》的《悲徐迟》一文中就这样写道“我惊奇地发现,徐迟嘴里冒出一个接一个对我来讲听起来非常陌生的科学名词。显然,已八十的徐迟,没有衰老,精神思想依然年轻。”

“精神思想依然年轻”的徐迟对生命尤其尊重,他不可能厌倦生活。自杀的人一般是对生活绝望的人,想要逃避生活的人。徐迟不是也不会是这样的人。然而,他毕竟“以一种谁也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了解他的人,尊敬他的人,都说他是为了奏响生命的“最强音”突然地远行了.

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又怎么可能因为爱情的挫折而用生命去作抵押呢?关于徐迟的死因,流传最广最多的说法是:徐迟是因为第二次婚姻失败受挫太重。了解徐老的人无论如何不能赞成这种说法。1983年,在一次青年文学作者的聚会上,已经69岁的他,亮着睿智的前额两眼闪耀光彩,拿着麦克风讲述他自豪的第一次爱情。

还是一个青年学生的时候,他在北平的一所学校借读,课余喜欢到附近的溜冰场溜冰。去的次数多了,认识了溜冰场的一个红衣少女。每次分手时,他们总是有那么点恋恋不舍。后来,他再没见到那个少女,可他难以忘怀,总有一种朦胧的感情使他激动,于是他就拿起笔开始写诗。他纯真坦诚地对在场文学青年说:“这就是我搞文学的起源。”徐迟的结发妻子叫陈松,是他家乡附近人。陈松有着江南女子的纯静秀丽,将近50年的岁月光阴,他们一直相敬相爱,他俩生了4个孩子,如今他们的大女儿在四川,大儿子在广东,小儿子在武汉,小女儿在法国留学。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必有一个无私的女人。徐迟一生的成就是与陈松的爱分不开的。他对陈松的爱也是真挚不变的。他在晚年所写的发表在《收获》上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江南小镇》中,把他两的爱情写得美丽动人。

1984年,陈松病了,住进了医院。当时还在国外访问的徐迟听到消息,立即提前回国。陈松患的是癌症。癌细胞已经扩散的她,在病床上用生命的最后耐力等待着徐迟的归来。徐迟的心在颤抖,他对医生说:“她一生照料我,也让我照料她最后的日子吧!”徐迟守候在妻子的病榻前,陪伴着她寸步不离。陈松却永远离他而去了。面对妻子的遗容,悲痛欲绝的他朗诵着为爱妻写的长诗《挽陈松》:“彼岸有什么可怕呢?最有情义的你在渡口等着我啊!”他对孩子们说:“将来我死后,把我的骨灰和她的骨灰掺在一起,洒在长江口,流归大海吧!”

陈松去世8年之后,徐迟才有了第二次婚姻。这个使徐迟再次爱情萌动的女子,是四川某大学的副教授陈彬彬。

陈彬彬祖籍湖北京山,长得端庄文秀,有着知识女性的风度,性格开朗热闹。陈彬彬曾在日本任教5年,是日本爱知大学的副教授、名古屋大学研究员。1989年,陈彬彬回国,在深圳西丽湖中国作协的创作之家碰到徐迟,两人遂成忘年交。徐迟当时已75岁,比陈彬彬年长20多岁。陈彬彬返日本后与徐迟书信往来,他们的两地书信写了三年之久。1992年夏天,陈彬彬辞掉了任教学校的续聘到武汉与徐迟结婚。

然而两年后的1994年,两个人却又离婚了。离婚的事一直没有外传。主要的原因是: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很不相同,性格不合,徐迟不习惯陈彬彬有其热情开朗的一面,但其爱热闹或者说有些爱张扬的一面,这是徐迟很不习惯的。

据说有一次两人从深圳到广州,上了火车后,没有座位,陈彬彬就在车厢里当着一车厢人说:“同志们,这位是当代著名作家徐迟,没有座位,请哪位同志能让给他一个座位。”陈彬彬的出发点无可非议,但徐迟当时的难堪与尴尬也是可以想象的。徐迟晚年有许多计划要完成,希望安静,文艺界的许多聚会有时是不参加的。但与陈彬彬结婚后,每逢聚会请上门来,陈彬彬必拉徐迟参加,而且她跟随左右。若有电视摄像或电台采访,她不避开,而且不断插言,使徐迟感到窘迫。徐迟爱高雅的音乐和文学,通俗音乐与通俗文学从前是不许进家门的;但陈彬彬把通俗音乐和通俗小说带进来了,而且还津津乐道,最感兴趣。这些性格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这次婚姻很不和谐。作家李辉在《悲徐迟》一文中就清楚地写道:“记得1993年在广东惠州的一次华人诗会上,大家曾为所目睹的徐迟婚姻的不和谐而为之担忧。”

但是,徐迟对这段黄昏之爱是真诚的,没有半点的游戏味道。他很果断,与陈彬彬的3年通信、西丽湖的笑声倩影,有他俩厚厚的影集作证。堕入情网后,他不顾某些老朋友的劝告,也不顾两人年龄二三十岁的差异,且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还是与陈彬彬结婚了。这证明了徐迟对爱的认真。而陈彬彬对这场婚姻也称得上很投入。对她的与徐迟不同的生活方式,人们也无可厚非。当与陈彬彬不能再共同生活下去时,徐迟还是勇敢地离婚了。

徐迟已走出了世俗。他总是在他的性情世界里生活。徐迟的爱情,是诗人的爱情,如同诗一样有美丽的闪光,也有苦涩的味道,同样有豁达的风格。第二次婚姻的受挫,也可能给了他无法愈合的爱的创伤,但徐迟毕竟不是个爱情之上的人;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作为一个热爱生活与事业的人,爱情的挫伤即使再大再重,又怎么可能使他用生命作抵押呢?

“孤独、孤独、孤独···”力量在孤独中默默生长成熟

年迈时的寂寞与孤独,是人们传说徐迟之死的另一个原因。

徐迟与朋友交谈时,的确说过他感到很孤独。这种孤独是指精神上的孤独,并非世俗的孤独,因为徐迟不乏朋友、学生和爱他的子女及孙辈。但孤独怎么会使徐迟这样的大作家去死呢?

贝多芬说:“孤独、孤独、孤独···”贝多芬正是因为一种孤独,才写出了传世的音乐。而贝多芬的音乐徐迟爱之弥深。在他死后,了解他的人们便是用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为他送行的。他生前推崇的罗曼·罗兰说:“力量,在孤独中默默生长、成熟···”对生活一直热情奔放的大作家徐迟与这些大家在心灵上是想通的。即使有孤独,孤独也不会导致他死亡,而只会给他拥抱生活与生命的力量!

事实上,徐迟生前一直深得人们的尊重。他一直乐于助人,提携着文学爱好者与作家们,帮助他们与他一道按照毛泽东主席当年题字指示的“诗言志”的原则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为祖国和人民服务。1961年5月,徐迟刚从北京举家迁至湖北,湖北省文联组织了一个诗人与作曲家组成的创作组,沿长江旅行深入生活。在宜昌,上来个码头工人黄声孝。黄声孝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码头工人,解放后靠扫盲识字,平时写点快板诗。

声名卓著的徐迟居然与黄声孝这个码头工人成了朋友,并从黄声孝身上发现了一个工人诗人的许多优良素质。徐迟放下自己的创作,热忱地辅导培养黄声孝,帮助黄声孝组织、结构长诗,并将黄声孝的诗句调整组合出来,构成了黄声孝的代表作长诗《站起来的长江主人》,使黄声孝这个码头工人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章。没有徐迟,就很可能出不了个黄声孝。而这不过是徐迟热心助人的一个普通例子而已!他的奉献总是无私而不求张扬与报答的。直到晚年,他依然帮助许多中青年诗人改诗、辅导,亲自为他们的诗集写序。人们怎么不需要这样的徐迟?这样的徐迟即使孤独,又会孤独到哪里去?

徐迟一生都热爱生命,满腔热忱地拥抱生活。即使是最痛苦最受挫最孤独的时候,他也没有厌倦生活。文革时期,挨整的他被举家下放到五七干校,让他这个大作家、大诗人去放牛,他却在这样的劳作中与牛产生了感情,居然弄了支竹笛,吹着曲子训练牛,竟然就能让牛听到他的笛声而行动;当让他去做泥瓦匠时,他不仅砌墙特别认真,而且还学会了设计房屋图纸。在那样孤独阴晦的日子里,徐迟都对生活如此乐观,今天平静日子里的孤独又怎么会使他放弃对生活的热情拥抱?

写过脍炙人口的《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的他,一直对自然科学兴趣浓厚,近年来居然尤其关注深奥的生物工程,涉猎的领域广泛而又艰深,思路令人陌生而新奇,写出了一篇篇非常精彩的科普文章,晚年时的青春热血令年轻的作家们都难以比拟,觉得不可思议。最近两年,冬天,他偏偏喜欢到北京去写作;而夏天,他又偏偏回到全国最热的武汉创作。他对人说,夏天最喜欢在武汉过,比呆在北京要好。不是对生活有着强烈的对抗精神与自信的热忱的人,怎么会如此迎寒北上、斗炎而归呢?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