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2016-08-30 手机版 | ||||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节选)》。大家看看,课题就叫“听雨”行吗? 生1:不好,因为这样看不出作者的情感,加一“冷”字,才能看出。 师:“冷”字传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1:心冷,伤心。 生2:凄凉,凄楚。书上第五节就有这样的字眼。还有当时的季节特点,春寒料峭。 师:很好。那课题改成“听冷雨”不就行了吗? 生2:似乎可以。 生3:我不同意,“那”字必不可少,少了味道不够。因为,“那”是远指,表明所听之雨远在大陆,是多年前在大陆听到的雨,是留存于记忆中的雨,能表现作者对大陆的深情。 师:理性而独到的分析,同学们赞成吗? 生(异口同声):赞成。 师:如此课题为“听那冷雨”不就得了? 生4:不行,读起来仓促,不够舒缓,总之别扭。 生5:“听听”,有听了再听,听了还要听的意思,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心理。 师:太棒了,我觉得同学们的分析精当而准确,要是余老先生在场也会给你们鼓掌的。(老师板书课题,同时有意用红色粉笔书写“冷”字,设下悬念) 师:同学们,能确认听雨部分是哪几节吗? 生6:5至11节。 师:前几节写了哪些内容? 生6:第二节是“析雨”,表明汉字是世上最美的文字。第三节写“嗅雨”,第四节“观雨”。 师:那为什么不开门见山写“听雨”呢? 生7:这样行文更厚重,更耐人寻味,为听雨作铺垫、蓄势。 师:由此我们可以确认全文思路:(幻灯片) 金门街回家——说雨——嗅雨——观雨——听雨——走进厦门街公寓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研读听雨部分,先读第五节。能看出在哪听雨吗? 生8:年轻时大陆。 师:听了哪些雨呢? 生8: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 师:干脆称之为梧桐雨、荷叶雨好了。还有吗? 生8:少年听雨、中年听雨、老年听雨。 师:那就叫人生雨吧。能说说作者表达的感情吗? 生8:凄凉、凄楚、凄迷。 师:我觉得这几个词只能说明作者听雨或回味时的心境,还不是感情本身。你们看作者化用蒋捷的词何用? 生9:表达亡宋之痛。 师:跟余先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9:作者的国家也灭亡了,借来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 师:这样说我总觉得有些刺耳,改成漂泊之痛怎样? 生9:可以。 生10:9至11节作者在日式古屋听雨,听到了黄昏雨、芭蕉雨、桥上雨、船上雨、四川雨等。 师:能说说古屋听雨的感受吗? 生11: 古屋听雨流露的是作者的乡愁。 生12:这样说太笼统了吧,我觉得是一种安慰,因为作者说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身在古屋而心归桑梓,作者借听雨来慰藉那颗愁苦的心,因此我认为不仅表现了故国之恋,而且是大陆听雨的衬托。 师:掌声代表心声,你的这种说法“粉丝”很多,我补充一点:资料上说,日式古屋承袭了唐代寺庙的风格,日式不够准确,其实应该是唐式,而海外的同胞也大都把自己称作“唐人”, 由此看来,古屋听雨应是温馨而有感伤的梦:去不了大陆,能在这唐式的屋檐下听雨,又何尝不是一种安慰。那为什么要写公寓听雨? 生13:所谓公寓听雨其实是无雨可听,是为了跟上文对比才写的。 生14:公寓听雨恰好流露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清一色的公寓,屋瓦没有了,回忆没有了,音乐没有了,连安慰都没有了,作者的内心是何其悲戚、伤感。 师: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对余先生表达的乡愁应该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乡愁是一很宽泛的情感,在大家研读的段落中,乡愁具体表现为漂泊之痛、故土之恋和现实之忧,这样作者的乡愁也就具体化了。现在能明白课题中“冷”的内涵了吧。 生:(异口同声)明白了! 师:能明白老师用红色粉笔书写“冷”字的用意吗? 生15:红色是暖色调,而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所以我觉得不妥当。 师:很好,敢于质疑,不迷信老师,这是一种很可贵的精神,(老师带头鼓掌,掌声起)其他同学怎么看? 生16:我想,作者听雨的感受诚然是凄凉、凄楚的,满天飘飞的雨丝恰如作者缠绵的愁绪,但是作者的那颗心却是火热而执著的,所以才会有那么深长而真挚的乡愁,红色象征了作者火热的心。 师:我很赞同,同学们也一定深受启发。刚才我们和余先生一起在雨中聆听、在雨中感受,淅淅沥沥的雨打湿了先生那颗炽热而善感的心,也濡染了大家。只是余先生为什么要用 “梧桐雨、荷叶雨、黄梅雨、屋檐雨” 等密集的跟雨有关的意象?(学生思考) 生17:我想这些意象能烘托作者的情感。譬如“疏雨滴梧桐”,听起来总叫人感伤。 师:有同学会背李清照的《声声慢》吗? (一生背,教师播放幻灯片) 梧桐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南宋·李清照《声声慢》) 师:黄昏时分秋雨梧桐,檐雨滴滴,风飘雨萧,女词人只身飘零、孑然独处的寂寞空虚之感一定引发了余先生深藏心中的愁绪。(老师继续播放幻灯片) 黄梅雨:“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北宋·贺铸《青玉案》) 芭蕉雨:“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南宋·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师:大家齐读,(众生读)能谈谈这些词句表达的情感吗? 生18:读黄梅雨的词句有缠绵之感,芭蕉雨读来凄苦,我觉得是暗含着作者的孤寂相思之苦。 生19:再妥当不过了。我还觉得像余先生这样一位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学者,在写到这些跟雨有关的意象时,这些诗句一定会在他的心中复活。 师:(小结)非常赞同,自古以来,文人们对同一意象往往赋予相对稳定的相似的感情色彩,这正体现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一面,余先生正是借以上意象来表达孤独、漂泊、相思等愁苦,也为先生的抒情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背景,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价值。如此作者所听之雨就不仅是从春寒到秋瑟的自然之雨,更是一场意象密集的中华诗雨,两场雨相互交织,不仅饱含作者的乡国之愁,更是对中华诗歌的深深眷恋。余先生不仅把雨当音乐,更是当诗歌来听的啊,同学们现在肯定明白课题中“听听”两字的深意了吧。如此,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诗化散文、文化散文来读。 师:同学们,余先生浓浓的乡思乡愁和对中华这一诗歌国度的深情眷恋与赞美,都随着冷雨流入了我们心灵深处,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愫,放开所有感官,声情并茂地朗读第5至11中自己最喜欢的段落(5分钟),注意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语调的高低,作者的情感,“冷”的味道。(配乐洞箫曲,生自读) 朗读要领:(幻灯片) 眼观其文,领略视觉美 口诵其声,领略音韵美 心惟其意,领略情感美 让学生自读。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五节。 (生读,语速较快,声调较高昂) 师:请同桌评价一下。 生20:我觉得读得不好,语速与感情把握都不够,语速应慢一点,要读出漂泊之痛。 师:那请你来读读看如何? (生读。读完掌声四起) 师:哪位评点一下? 生21:读得很好,语速缓慢,声音低沉,情感凄恻。 生22:尤其是“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句处理得很好,能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去品味。 生23:我注意到他在读凄凉、凄清、凄楚、凄迷时声音一个比一个低,语速一个比一个慢,这样处理感伤味更浓。 师:很赞同,那以后大家在读书时一定要用心处理一些细节,读出变化,读出情感,读出你的理解。有愿意读第10节的吗? (生读。) 师:读得怎样?生24:还行,就是一个长句读得不理想。 师:那你把它理想地读一遍吧。 生24: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师:断得很好,读得也很好。能说说余先生用长句的用意吗? 生25: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多个“下”的连用,有一种连续不断的感觉,这正是作者无边愁绪的象征。 生26:这种连续不断的雨的背景,不仅增强了黑白片的味道,同时渲染了作者的离愁。 生27:句子的长正好表现出雨下个不停,形象上的淅淅沥沥呼之欲出。 生28:长句和短句的交错使用,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 师:三位同学评点角度不同,同样精彩。这一段的朗读,我觉得还要把这一长句读出楚辞的那种声断气连的味道,同时不能像第五节那么凄凉哀伤,回忆中有沉醉,凄凉中有温馨才好。 生28:老师,这种说法太抽象,你能示范一下吗? (师读,放洞箫曲《乡愁》,学生掌声) 师: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余先生是诗坛高手,这篇散文的字里行间一样潜藏着诗歌,我已把第七节中藏着的诗找出来了,请看投影。(幻灯片) 屋瓦 浮漾湿湿流光 灰而温柔 微明幽暗 雨 由远而近 轻轻重重轻轻 敲击音滑音 密织成网 按摩耳轮 温柔的灰美人 纤手冰冰 拂弄黑键灰键 奏晌午成黄昏 (学生齐读) 师:大家选择喜欢的段落改成诗歌,用五分钟让自己成为诗人。(生笑) 师:有改好的大家欣赏一下。(投影) 四月/梅雨霏霏/朝夕不断/旬月绵延/苔藓/湿黏黏直侵心底 七月/台风台雨/热浪沸沸/掀翻太平洋/向矮屋檐重重压下 雷雨/滂滂沛沛/似电琵琶忐忐忑忑/屋瓦惊悸/腾腾欲掀起 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寒潮泻过/日式的庭院/秋意弥漫 (学生鼓掌,其他改作从略) 师:改得很好,意象多,音韵美,节奏美,就是余先生诗歌的味道。那么余先生干脆写成诗歌得了。 生29:不行,要淋漓尽致地表现缠绵的愁绪,还需要散文这种文体。诗歌的语言太含蓄,跳跃性大。 生30:“冷雨”中凄凄切切的诉说,乡愁难搁的苦楚,那种灰蒙蒙、淅沥沥、潮湿湿的内涵的叠加、富有张力的想象是非用散文不可的。 师:的确如此。但我们通过改诗感受了诗化散文的浓浓诗意,感受了诗人湿漓漓的思乡之魂,人生天地之间,可以不做诗人,但不能没有诗意。衷心希望同学们以后的人生充满诗意,少些漂泊之苦,少一些流离之痛。同时我们还衷心期盼美丽的宝岛,这个离散的女儿早日回归母亲的怀抱,让余老先生耄耋之年两岸成一家的夙愿早日实现。 (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中部;210015 )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