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教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08-19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体会这组诗篇回环递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 2、通过反复朗读诗歌,品读诗歌中的关键字句,学习陈毅同志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反复朗读诗歌,品读诗歌中的关键字句,学习陈毅同志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老山界》吗?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领略了红军战士面对困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们今天再次回到那个年代,再从一位元帅的诗歌中去品味他们坚苦卓绝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陈毅的《梅岭三章》。 二、朗读诗歌 ,介绍作者 (一)朗读诗歌 1、自读一遍,找出不认识的生词。 2、听教师朗读一遍,纠正字音。 3、学生朗读一遍,读准字音。 4、跟教师朗读,读对节奏,初步读出抑扬顿挫之感。 (二)介绍作者: 陈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四川人。是中共十大元帅之一,曾任上海市师长。 三、结合背景,理解小序 1、朗读小序,对照注释进行翻译。 2、翻译小序,注意重点字词。 原文: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得诗 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重点字词:(1)余:我 (2)伏:隐伏,藏匿 (3)虑:想到。(4)得:能够/写成,作成 (5)旋:不久 参考译文:1936年冬天,梅山被围困。我受伤又生病在树丛草莽中藏匿了二十多天,想到这次不能突围,写成三首诗留藏在衣底。不久之后,敌人的包围被粉碎了。 3、作者写这篇小序有什么作用呢? 交流:“小序”是全诗重要组成部分,(1)交代时间、地点 、事件的原因和结果。(2)交代了环境、背景。是“绝命诗”(3)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四、学习诗歌,品读关键词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一)第一则: 1、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译文:今天要断头了想些什么呢?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事业。 赏析:第一 、二句总领全诗,追怀往昔,告知我们艰难创业的征战途程。 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重点字词:(1)泉台:阴间 (2)旧部:从前的部下,这里指牺牲了的战友。(3)旌旗:原来是指指挥或者开道用的一种旗帜。这里是借代的用法,指部队。(4)阎罗:原指阎罗王,这里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反动派。 译文:此次去阴间召集牺牲的同志。用十万大军杀死反动派。 提问:“招”“斩”用得好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精神? 赏析:这两句运用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招”“斩”更有力量与气势地体现了红军战士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总结:第一则主要是追怀往昔,首句设问,总领全篇,表达了诗人面对当时的必死险境革命新年至死不渝的气节。 (二)第二则: 1、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重点字词:(1)烽烟:原指边境有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用以报警 的火,这里借代为战争。 译文: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丈了,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 提问:国门悬用了一个典故:《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 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后吴果被越灭。这句诗引用典故具有什么样的 表现力量? 赏析:“此头须向国门悬”,表现出即使死后仍然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目,要眼 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 2、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重点字:诸君:各位同志。诸:许多,各位。君,是对人的尊称。 译文: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 提问 :这两句话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赏析: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的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总结:第二则壮而不悲,诗人回首十年革命历程,勉励后者英勇斗争。 (三)第三则: 1、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字词:涯:边境。腥风血雨: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 译文:革命者四海为家,反动派对人民的镇压应该结束了。 2、取义成仁今 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译文: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提问: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赏析:“取义成仁”借用典故,是“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缩语,原为孔孟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运用引用修辞方法,表现为真理而牺牲。。“自由花”,虚构的花名,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革命理想,表现革命理想实现。 总结:第三则展望未来,诗人坚信革命理想必将会实现。 (四)这三首诗之间怎样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交流:这三首诗:第一首起于现在时间,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不暝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表达革 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三首 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 五、总结朗读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完成课后练习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