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雎》和《陌上桑》的是是非非 (教师随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2016-08-11 手机版 | ||||
这些年,我们学外国,比如情人节,外国有,我国没有,于是大家绞尽脑汁,发现了“七夕”跟爱情扯得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这天鹊桥会,演绎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传奇。本该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乞巧节”,就被人牵强附会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似乎让我们这个了无情趣,隐忍禁欲的民族,补上了一回关于情爱的课。 借着“七夕”的机会,又有人搜罗,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爱情的诗歌。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情诗”数不胜数,洋洋大观,叹为观止。 在这灿如星辰的诗歌当中,有两首诗歌让我思绪联翩。一首是《关雎》,一首是《陌上桑》。为什么会这样,且让我慢慢道来。 先说《关雎》,这是《诗经》的第一首,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为了追求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那位少年男子不惜“辗转反侧”“钟鼓乐之”“琴瑟友之”,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重干扰,体现在诗中便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态度的不确定引发了男子的无尽相思。 这个男子到底后来追求到这个女子没有,难以定论,这个女子当时对于这个男子是什么态度,无从知晓。 因为这个美丽的意境和人物心理描写,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加之孔子有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于是人们对这首诗歌的总体评价是,它歌颂了劳动人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先贤们编《诗经》把这首爱情诗冠于三百篇之首,为后世文学表现爱情这一主题确定了基调——赞美纯情真爱,颂扬坚贞不渝,倡导对女性人格的尊重,对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的兴盛起了好的开端,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与古希腊神话中有关爱情的描写相比,中国古诗词中对于爱情主题的表现更富于一种人性美。 再说《陌上桑》。这是一篇立意严肃、笔调诙谐的著名乐府叙事诗。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貌女子名叫罗敷,一日在采桑路上恰巧被一个太守遇上,太守为罗敷美貌所动,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想不到罗敷不领情,对那位太守说了自己夫婿的情况。诗歌到这里就结束了。 对于这首诗歌,人们通行的看法是:太守好色,企图霸占罗敷;罗敷机智聪明,一番诙谐的奚落让太守落荒而逃。 可是通读这首诗,字里行间,没有看出太守有什么出格的举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身为贵族也有爱与被爱的权利,看到漂亮的女子,问下名姓,问下是否愿意同车而行,这很正常。这好像比诗经中的那个《关雎》的男子看到美女在河边不走,又是鼓瑟又是吹箫干扰采摘荇菜的女子正常劳动的行为文明得多。 同是两首歌颂对美丽爱情追求的诗歌, 为什么人们对其中的男主人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原因实际上很简单,一个是无名无姓的人,人们给他一个身份,劳动者,被统治者,一个是太守,当然是统治者。在阶级分析的是文学状态中,只有劳动人们才配有高尚的爱情,太守之类是不配有的。 这是一个多么匪夷所思的评判呀?由此类推,你能说杜牧、苏轼、范仲淹、欧阳修没有高尚的爱情观吗他们可曾经都是太守身份! 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评价结论还是因为人们的“双重标准”,这是一种恶俗。它会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时成年乱交或进行婚前性行为,男性会被部分人视为展现男性气概的行为,而女性就会被部分人谴责,但亦可能相反。在这种双重标准的判断下,我们能够对社会生活以及公益道德有正确的取向吗? 在教学这两首都曾经被编入初中语文课本的诗歌时,作为教师,我也曾经异想天开,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现代汉语续写结尾。 我时时满含内疚的回忆起:教学《陌上桑》的时候,学生如果写太守后来获得了罗敷的芳心,与之有个美满幸福的家,就是错误的。因为罗敷根本就不爱太守,太守也不是真的爱罗敷。相反,如果是遭到罗敷拒绝后,太守恼羞成怒,去抢亲或者霸占罗敷——就像黄世仁对待喜儿一样,那就是对的。不难想象,教学《关雎》的时候,如果学生说男子终于娶到了那个无名女子,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那当然就是对了的,实际上我自己内心也知道,那个在河中船上采摘荇菜的女子有可能根本就没有把那个男孩子放在眼里,但我不能说,更不能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问题,简单说,我一个微不足道的老师是没有能力挑战教学参考书上的定论的。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想,老师不是孙悟空,不能用金箍棒给唐僧画个圈那样,桎梏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生动形象而且富有个性化的解读。我对于这两首诗歌的教学,对于文本解读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实际上,爱情与人物的身份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在解读它的时候,似乎过多的轻信了权威和前人的固定评价,当然那是的我们也不敢突破权威和本本,因为考试要考,标准答案,不会是我们个性化的解读。我在教学的时候,借用教学参考书或者固有的观点强行代替了学生的富有创建的个性化解读。哎,本该生动活泼的爱情诗歌被我们解读的那样苍白而且站不住脚,我不知道这会对学生以后的文学欣赏和个性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真的没趣! 但愿以后的语文教学不会这样。 易书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