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莎》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6-07-06 手机版


《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人物

《娜塔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人物对话,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

一、课文导入: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

明确: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们要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中节选的内容。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三、检查预习:请学生复述课文情节。

明确:复述抓住各部分重点即可。第一部分侧重于对娜塔莎兴奋、激动和焦急心情的描述,第二部分侧重对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和与安德来公爵相遇的情节的描述,第三部分侧重对娜塔莎背叛安德来后的心理描述。

四、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第一部分的教学任务。

1、请你用若干个词语准确表达娜塔莎此时的心态。

明确:热情、兴奋、快乐等。

2、能否用“焦急”来表达此时娜塔莎的心态?通过哪些言行表现了这种心态?为什么会有焦急的心态?

明确:能。如:

①“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娅!”娜塔莎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

②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娅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

③“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排你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因为要参加舞会怕迟到,同时也是兴奋之情的表现。

3、学生阅读课文互相合作,找出与娜塔莎热情、兴奋、快乐等有关的言行。分角色朗读一下这些相关的内容,体会娜塔莎的心情。

点拨:教师在巡视中做适当指点。在学生基本找好后,可进行抽查,但不必面面俱到。

4、托尔斯泰在描述娜塔莎热情、兴奋、焦急等的心态时,除了直接运用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手法之外,是否还运用了其他表现手法?

明确:心理描写,如“她的全部精力,从早晨起就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索尼娅,都要穿得不能再好”等。

5、我们读了这段小说后,看看娜塔莎是怎样一位人物形象?我们是否可设想一下,这样一位可爱的少女参加盛大的舞会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明确:一位被兴奋、激动包围着的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

五、阅读第二部分,以“盛装的娜塔莎”为开头,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

明确:盛装的娜塔莎一开始并没有受到特别的注意,她只能将急切、羡慕的眼光投到已经成为舞会焦点的人身上,她非常焦急,急切盼望有位绅士前来邀请,让自己也成为别人目光的聚焦之处。当安德来公爵邀请她跳舞时,她一下子变得明朗、快乐起来。微妙的少女情怀一览无遗。

1、“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姿舞的不是她”,为什么没有跳第一圈华姿舞,娜塔莎“几乎要哭”呢?从这一心理活动,我们试推断娜塔莎的容貌会是怎样的?

明确:一位妙龄少女急切希望得到别人的、特别是异性肯定的心情没有得到实现。这既是人之常情,也反映出娜塔莎特有的少女情怀。 / 似乎并不是非常漂亮,因为没有人来请她跳第一支舞。小说中也写到她的光脖子和手臂“又瘦又不好看”,也正因为这样,她更渴望别人认同。也许正因为这样的心理,娜塔莎可能会陷入更大的麻烦。

2、小说本来可以直接写娜塔莎“几乎要哭”的失望之情,为什么还要用整整一大段来描述正在跳舞的别素号娃伯爵夫人,而且将她的舞姿描绘得非常美丽?

明确:作者将笔墨放在正在跳舞的伯爵夫人身上,越是写出她的舞姿曼妙诱人,越是反映出娜塔莎的焦急不安。少女渴望关注,争强好胜,希望在别人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美丽的心态一览无遗。

3、你觉得这位少女可爱吗?如果按照这样的心理发展规律,你觉得她会怎样发展呢?故事究竟会怎样发展呢?我们明天再来学习。

明确:大胆让学生推断,提醒学生为自己的推断设定以帝国的背景(条件)。

第二课时

六、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请同学们说说娜塔莎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是否喜欢这样一个人?

明确:大意相同即可。

七、阅读第二部分内容,请筛选你认为最能体现娜塔莎见到安德莱公爵心情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明确:如①“娜塔莎对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急的面色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似乎是用她那含泪的眼睛里所流露出来的笑容这么说。”等语句。通过对娜塔莎神情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也写出了一位急切盼望异性肯定的少女形象。

②“我等你好久了”,脱口而出的话语既表现出娜塔莎直率的性格,也表现出她喜悦的心情。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法。

八、文中有一段将娜塔莎与爱伦进行比较的文字,我们请同学读一读,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怎样一个娜塔莎呢?

明确:在这段文字中我们能读出一位清纯的少女,没有浮华之气,爱伦“仿佛涂上了一层油彩,而娜塔莎好像是一个第一次袒肩露臂的姑娘”“她便要觉得这是很可羞的了”。

九、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你觉得风度翩翩的安德莱公爵与“又瘦又不好看”的娜塔莎一见钟情有可靠的依据吗?思考一下,别急于回答,这样一位可爱的姑娘她的婚姻会是怎样的?

明确:安德莱公爵“希望尽快避免别人同他进行政治性的、理智的谈话,希望尽快突破”“令他厌烦的拘束”,因此他选择了清纯的娜塔莎。而娜塔莎在跳舞时的种种表现,也正是其可爱性格的体现。

对朦胧爱情的寻觅是两人一见钟情的基础。

十、一位对爱情如此渴望的女孩在爱人离开身边之后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请同学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简要说说娜塔莎的故事。

明确: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阿那托尔的诱惑而背叛了安德莱,并与好友索尼亚发生争执。

十一、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最能够体现娜塔莎认为自己已经找到幸福爱情的内容。

明确:如“她的脸是安静的、温顺的、幸福的”“‘三天,’娜塔莎说。‘我觉得,我爱了他一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我就觉得,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并且我不能不爱他。”“索尼亚,不能够怀疑他的,不能够,不能够,你懂了吗?”“但我没有他便不能生活!”等。

十二、你认为此时的娜塔莎所表现出来的是真挚的爱情吗?那么又如何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她对安德莱的爱情呢?

明确:此时娜塔莎的情感是真挚的。但这种感情是建立在别人的谎言之上的,这种痕迹在前面舞会上娜塔莎的言行和心理就已经有了体现——热情而冲动,带有一点虚荣。

课文第二部分她对安德莱的爱情应该也是真诚的,然而这种爱情是建立在一位少女朦胧渴望爱情的基础上的。

十三、读完了这三部分内容,你喜欢这位托尔斯泰精心塑造的女主人公吗?说说理由。

明确:只要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适当拓展也可,如联系一些对爱情忠贞不移的人物——刘兰芝、李香君,对爱情执着追求的人物——杜十娘)阐述自己的理由即可。

(重点说明:娜塔莎这一人物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具有“圆形人物”的特性。也正因为这样,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就更具有典型人物的经典意义。)

十四、结合阅读过的小说,说说对“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理解。

明确:“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相比,“圆形人物”更具有丰富的特点。(具体区别见课文第61页)

如宋江、李逵是圆形人物,戴宗、李鬼就可以看成扁平人物。焦大、刘姥姥、傻大姐都是扁平人物,但在《红楼梦》中对于衬托王熙凤等圆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表现贾府真相,都起了很大作用。

圆形人物理论上充分考虑到人性的复杂性。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汇集或集合了几种类型。人的角色的多面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互为表里,角色与性格又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因而人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人物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林冲在公众场合是威风凛凛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在高衙内面前是他父亲手下的一个高级奴隶;在妻子面前,是情意绵绵的丈夫。不同角色塑造了他烈性如火、柔肠似水而又忍辱负重的复杂性格。因此当高衙内调戏他妻子时,不同的角色促使他作出不同的反应。在《阿Q正传》里,既有属于圆形人物的“阿Q”,也有属于扁平人物的“假洋鬼子”;在《祝福》中,既有祥林嫂这样的圆形人物,又有“善女人”这样的扁平人物。

十五、课堂小结:

明确:1、小说人物刻画的手法:语言、行动、心理等;2、对“圆形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十六、课后作业:

《第二教材》和《作业本》相关练习。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