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真的基础上编造——谈中学作文写作(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葛以军 目前,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关于写真和编造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一部分人强调写真。认为写真始终应是写作活动的根本要求,不仅是对立意、选材等文章要素的要求,也是对作者自身人格的基本要求。甚至更进一步认为,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建设诚信社会的今天,作文教学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职责。如果以诚信品质和健康人格的缺失为代价,来培养学生的“借鉴”和“应变”能力的话,则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与写作的宗旨背道而驰。 另一部分人则强调编造。认为作文须“做”,没有编造就没有作文,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就是一部独特的“编造史”。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作文教学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各种“新概念”作文层出不穷,更是为作文编造推波助澜,这部分人认为编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顺应大力倡导的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全新教育理念的时代潮流。 如果学生的作文有如下两种情况:其一,明明是真的,但给人感觉是假的;其二,明明是假的,但编造的好,给人真的感觉。你认可哪一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偏激,在符合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应允许学生作文编造。 首先,从文章的定义来看,就应该允许编造。陈望道在他的《作文法讲义》中说,“用文字表达意思的制作”叫文章;唐弢在《文章修改》中也说,“人类大概都有表现的欲望,用文字的技巧来实践这种表现的,这就是文章。”《辞海》中这样写道,“能独立成篇有组织的文字叫文章。”可见,凡文章都是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做出来的,绝对不是对生活的实录。像《一件小事》、《荷塘月色》等名篇亦如此,都是经过作者精心制作的。写作本身属于艺术,就存在艺术加工的问题。 其次,从作文教学的本质来看,也应该允许编造。中学生作文目的,说到底就是要训练一种思维能力,为日后从事各种工作打下基础(它很可能还包括另外一种特殊功能,即为将来的文学活动打下思维基础)。作文教学其实也就是一种训练,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用写作的相关规律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由施训者对受训者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训练的一种活动,它强调系统性、目标性、工具性、基础性、模仿性、训练性。写作活动就是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巧,这并不排斥编造。纵观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立意和构思还是组材和修改,都离不开编造。让我们再来审视一下《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等等,所有这些表述都表明:在写作中应该让学生放开手脚,鼓励学生进行合乎情理的编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而完全靠写真则不可能做到。 第三,学生的习作实际也要求允许编造。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是作者与他人进行生活经验和情感交流的一项活动。学生作文实际上是学生通过文章与教师、与同学、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生活经验和情感。因此,要求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并没错,学生能达到这种境界理当值得肯定、鼓励。但实际情况是:中学阶段只是一个人写作能力发展的入门阶段,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属于“与无法之中求得法”,尚未达到大学毕业后“有法之后求其化”的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应着重训练和培养写作的能力和技巧,而这就要去模仿、借鉴。要求学生像启蒙阶段那样不讲究章法技巧,对生活进行直接描摹完全没有必要,而要求学生作文既讲究章法技巧又没有明显雕凿痕迹也不大可能。如今,升学的竞争愈演愈烈,课业负担一时也难以减下来,学生除了从课本和仅有的几本课外书籍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外,很少到学校以外的地方生活,多是在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之间运转活动,生活空间、活动范围实在太狭窄了,缺少必要的生活底蕴,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绝对真实的认知、情感、态度等,真是勉为其难。 中学作文属打基础的,是练笔的,的确不应该用“真实”来束缚他们的手脚。且不说平时的习作,就是高考作文也是出题者的一种假设,试想所有的考生都有题目中所说的那种经历或是体验吗?若没有就可以不写吗?事实证明,高考中的那些获得高分的想象类(也即编造类)作文,不仅是构思奇特、手法新颖、文笔优美而且也是符合生活情理,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文章。 有人说,高考中许多考生无中生有,自酿悲剧,把自己的遭遇写得十分不幸,不是双亲离异,就是家人病残,甚至父母双亡,以博取阅卷者的同情而获取高分。我以为,此种观点值得商榷。首先,不应该也不大可能出现阅卷者的同情分;其次,这些考生只要编造得合情合理,我们有必要去关心考生是否确有其事吗?如果能真正打动阅卷者,得高分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也有人说,编造的作文不会有真情实感。我就觉得诧异,完全属于虚构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达到使人喜怒哀乐的艺术效果,学生编造的作文怎么就不可以了呢?编造作文其实是一种捷径,在考试中往往可以得高分,依我看这种应试能力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来培养。不允许学生编造,一味强调“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有其片面性,这样不加修饰,会导致学生把很稚嫩的东西写出来,这类习作谈不上什么能力和技巧,因此毫无意义,这才与写作宗旨不相吻合。 还有人甚至担心中学生编造作文会损害诚信,我认为此种担心纯属多余。真有那么严重吗?难道鲁迅、朱自清等众多作家因此而不再诚信了吗?是不是作文不允许编造,社会从此就诚信了呢!作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写实验报告或生活日记,为什么一定要将作文内容限制在记录事实的框框内呢?过分强调诚实为文,要求内容百分之百的真实,甚至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完全没有必要。 中学生的生活内容简单,社会阅历不足,思想深度有限,哪有那么多的事实和高论可写?然而,他们并不缺乏想象力,这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他们只能在教师的精心指导和个人感悟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模仿、变通和櫽括等方法进行习作,这是他们最可贵的素质之一,语文教师应当好好保护这种想象力,决不能用“不说假话”的作文去扼杀,把文章虚构简单等同与生活中的不诚实。在评作文时,不必追究内容的真假,即使是另类观点、奇思怪想,也是他们自己的创作,应当给以赞许和鼓励。 当然,我们所提倡的编造绝不是违背生活、脱离实际的胡编乱造,更不是无病呻吟抑或照搬照抄他人文章,而是给学生创作想象的空间,在求真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适当编造。我们提倡的写真也主要是指要表达真情实感,反映生活的本质,合乎生活的逻辑。由此看来,写真和编造并不矛盾,只要教师指导得法,如此编造,不仅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