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璜》的讽刺艺术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品赏析 2016-05-26 手机版


 [内容提要] 本文从深层因素和外显形态两个方面,对《唐璜》的讽刺艺术的特征进行分析。

《唐•璜》作为一部杰出的诗体小说,闪烁着动人心魄的文学光彩,其独特魅力之一便是其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本文拟对该诗的讽刺艺术,从深层因素和外显形态两个方面加以阐释,以乞大方批评。

一、讽刺艺术的深层因素

《唐璜》的讽刺艺术丰富深厚,变化万千,令人眼花燎乱并感爱心会,造成这种独特艺术特色的深层内在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对高度真实的把握和洞察。

鲁迅先生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① 又说:“漫画的第一要素昌诚实,要确切地显示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② 这里我们必须注意鲁迅先生所说的真实非生活原生态的真实,而是“必须会有的实情”,是“精神”,亦即对事物和社会的本质的必然性的把握和洞察。正如罗丹所说:“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所谓“性格”就是,不管是美的或是丑的,某种自然景象的高度真实。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这是因为他的坚决而直率的观察,能看透事物所蕴藏的意义③

反观《唐璜》这部杰作处处闪烁出拜伦对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其每一讽刺无不体现着作者对高度真实的把握和洞察。

拜伦的讽刺矛头直指“神圣同盟”和欧洲的反动势力,对他们的反动本质了解并表现的清清楚楚,比如对当时红极一时的惠灵吞大将,作者毫不留情地发出诅咒和责问,并辛辣地讽刺:“竟被称为各民族的救星/其实远末得救/欧洲的解放者呀——使她更不自由。”(第614页,引文见人民文学出版社查良铮译《唐璜》,以下引文皆出于此)同时拜伦还对维护反动统治的思想体系和形形色色的奴才,作了切中要害的揭露和讽刺等等,这方面的分析前人巳述备矣,兹不赘述。

同时拜伦也在《唐璜》中不时地表达自己对“高度真实”的自觉追求和高度重视。

    比如:

    然而现在,我要不道德起来了,

     现在,我要写出事情的本来面目,

而不写它的理想;因为我认为,

    除非我们能揭示事实的内幕,

        我们就无从改进,美德也徒然

        只在表面上锄掘,而不能犁入

        那被罪恶长期施肥的士层,

        终至于使恶草仍旧挺拔茂盛。(第765页)

   再如:

        不管世人爱不爱读,我的作品

    绝不因求售而轻饶那浮华世相(第927页)

因为我的宗旨是要剖洗社会  

给这只幼稚的鹅添满真理。(944)

    我的缪斯,不管怎样德行失检,

    绝不浮于词藻,

    她所表达的内容,

    无疑比任何作品却更为真诚。(949)

    从上所引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觉到来自拜伦心中的那对于“真理”“真诚”的渴望与执着追求,那对于“浮华世相”虚伪造作的发自内心的遗责和批判。正是作者的这种对高度真实的本能的自觉的追求,从而构成了《唐璜》的讽刺的生命基础,使其真实达到了理性的高度,也从而使用权世态景象以其高度真实的本相在理性光环照相馆射下显示出其可笑与荒谬。现略举几例试作分析:

比如第十四章在谈到所谓的朋友的忠告时,拜伦认为:“天时不利,朋友绝不会安然导航/治病不成,却是索价高昂的医生。/所以,别为朋友疏远而牢骚吧,/他们本来像树叶,经不起秋风。/等境况好转时,用不着你去找,/在咖啡馆里就能结交一批知交。”(870)在这里作者对朋友的安慰:“凡事需三思!唉,你要是早听我的话,何何至于此!”对这种貌似给落难者以同情的虚伪情态,以近乎冷静的笔法直抵其本质,即:“他们不告诉你现在该怎么办,/只是曾预言你终将一事无成”可谓痛下针砭一针见血并且表达了对这种忠告评判:“在一切可怕的而又可憎的哀声中,/比枭的号丧,比午夜的凄风/更阴森的,是那句‘我早对你说过’”犹如层层剥笋,使本质原相大白于天下,使其荒谬与可憎毕露无遗。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故其平生,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以荡涤……而复率真行诚无所讳掩,谓世之毁誉是非善恶,皆缘习俗而诚,因悉指而不理也……裴伦善抗,性又率真,夫自不可以默矣,故托凯因而言日,恶魔者,说真理者也。”④先生深刻地揭示出拜伦的求真求的特操,也为我们理解《唐璜》之讽刺艺术的内在深层因素——高度真实,指点了迷津。

第二、主体的自由意志和心态张扬。

拜伦的最大特点是其彻头彻尾的“自我”,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他反对一切不合乎人性的政治,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所以法国诗人政治家拉马丁反拜伦称为“自由的使徒”⑤也正如其在《唐璜》中所吟咏的那样:“我宁可孤立,也不愿反我的自由思想和王痤交换。”可以说拜伦视自由为生命,为自我主体性的标志,正因如此,使其对压迫和奴役,对违背人性的所有一切发出强烈的讽刺和批判而成为独立的人,并成为被压迫的代言人。同时自由的心态和意志也使其心灵思想绝少羁绊束缚,喜笑怒骂痛快淋漓,几无顾忌而痛下针砭,从而使讽刺几乎化为自己的天性。因此作者在诗中自豪地坦言:“由于不附和任何人/我倒得罪了一切人——但随他去吧/如果说,我失于不会见风边转舵/至少我的意见不是自欺欺人/凡无心名利的人就不会取巧/假如你不愿为奴,更不愿奴役/那就能像我似的自由发表意见/不必作奴隶制度的豺狼而狂喊。”所以鲁迅先生评价说:“盖裴伦者,自繇主义之人耳,尝有言日,若为自由故,不必战于宗邦,则当为战于他国。”⑥

第三、适当的心理距离的调整。

读《唐璜》全书,便会发现其一大特色,那便是几乎占了一半篇幅的作者的谈吐,它不仅不使人感到冗长乏味,反而使人感到回味无穷并视为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分析其长短,此处我只想指出一点,即这表现出作者在创作中始终保持一种对故事情节的适当的心理距离,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随时随地保持一种敏感的心态,从而为讽刺和批判留下了广阔的心灵空间。这绝不是人工想而能为之事,心理学上将此判为注意力的合理分配,只有精力过人机智聪明的人方能多管齐下而游刃有余,所以说是难能可贵。我想这只能归之于诗人的天才,正是这种天才的精力和注意力的适度分配,使作品处处闪烁出惊人的讽刺和批判光芒。正如鹤见辅祐所说:“象他那样千变万化的人就更少了。他正如穿过棱镜的光线一样光怪陆离,倏忽变化。所以,凡是了解他的一生,读过他的诗歌的人们,都会在不可端倪的变化之间,感觉天兴趣盎然,心神振爽。他那种复杂性的由来,是在于凶能最敏锐地感受外界的变化……凶的神经生来是敏感的,所以他的欢悦、悲痛、嗟怨、爱情都超过常人一倍”⑦

    不仅全篇结构如此,就是具体而微小之处仍见其该特点。比如写唐璜和海黛之吻:

 唐璜还要问下去,若不是他的唇

 压上了他的唇,使他不能不沉默;

她拿这热情的一吻和预感抗争,

终于使她的心完全把恶兆摆脱。

对,这才是解闷最好的办法,

有人喜欢以酒浇愁;这也不错。

两者我都试过;所以,谁要试用,

可以就心疼和头疼任择一种。

    这里本来作者浓墨重笔地写两人之吻,却忽然荡开一笔,思路跳跃,令人不免由浓重转为轻松发出会心一笑。

    再如:

阿非利加的华盛顿!你以一击,

使一个巨大的魔影无影无踪。

不过还有一件小事要麻烦你

我找个好日子动动手,也好纠正

那另一个世界的世道人心;

你解放了黑奴——但清关住白人!

这样作者时时跳出情节和写作的惯性,以适度的心理距离观照解释感悟,使作品发出惊人的讽刺力。

总之,由于以上三个方面的深层因素:对高度真实的洞察使其讽刺有了生命基础,自由意志的张扬又使其解脱尽重重束缚,爆发出惊人的讽刺勇气,而适度的心理距离又使讽刺的表现成为可能,从而为其讽刺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内在深层基础,也就使讽刺有了内在的生命可能。

二、讽刺艺术的外显形态

如果以上三种因素使讽刺成为可能,那么良好的外显形态才会使可能变为现实。下面我们从辞格的使用和叙写的手法两个角度分析作者如何完成这一转化的。

第一、恰当的修辞方式的选用。《唐璜》的讽刺在进行修辞时主要运用了比喻、类比和夸张三和方式:

    (一)比喻的运用。钱钟书先生认为比喻是天才的事情,而作者也正是天才般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出神入化的进行了讽刺的展示。比如在讽刺海黛的父亲时这样写道:

请别见怪他这种找钱的方法吧,

虽说国旗都免被掠夺

他不过是在抽税,只要换换称号他和宰相所做的差不了许多;

不过他比宰相谦虚,宁处身于

较低阶层,职业也更光明磊落。

作者在这里巧用比喻,而且双管齐下,一石双鸟。再如讽刺献媚奴才:“那所谓‘现存最伟大的诗人’,不过是两个五年,就要象拳击大王,必须显显身手,以示其名不虚传,虽说他们的名气只是闭门想象。”

    (二)类比的运用。比较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显示对象特征亦即高度真实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作者在诗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使用权讽刺对象的特征大白于天下。比如在讽刺战争凶手时,作者写道:“等有朝一日把他的生平事迹核算一番,他不过是个作大买卖的屠夫,害得青年人一阵眼花和糊涂。”将“战争英雄”和“屠夫”类比,其本质昭然若揭。再比如写唐璜初入英国遭劫:

他想道:‘也许这个国家的习俗

就是以这种方式来欢迎外乡客;

现在我想起来了,有些旅主

也差不多少,只不过和气得多;

不是用刀了,而用鞠躬来抢钱。

这样把强盗和旅馆主类比,使人认识到二者本质的相同和现象的差异,讽刺即出。

    (三)写实的夸张。鲁迅先生认为:“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就称这作品为讽刺。”⑧鲁迅先生指出了夸张是讽刺的重要方式。《唐璜》也大量地以此进行艺术讽刺,而且是近似乎写实,如讽刺苏丹王的荒淫与浅陋:“他亲眼看到月亮是圆的 /同样该肯定的是:大地是正方/因为他曾经旅行五十哩之远/任何地方都见不到圆的迹象/他的帝国版图也是无边的/确实,这里或那里少不了动荡/不是督军叛变,就是海盗骚扰/不过他们从未到达他的皇城脚”讽刺其残暴:“他愿意全人类只有一个脖颈,好使他挥一挥刀就可以全杀。”

    第二、精彩的叙写手法的运用

    (一)矛盾冲突的集中与展示。冲突与矛盾是一种不协调和对立,讽刺便自然而至,其中又包括:

    A、现象与本质的矛盾。比如航海遇险的人们的不协调:“而暴风席卷海波/凡航行的人都在默默祷告上苍/发誓痛改前非,但实则欺心/因为若淹死,便罢;若倖免,则不肯。”这便把种种现象和人本质上的劣根性展露无疑。再如写到社会的表面文明和深层虚伪:“史家、英雄、要人、律师和教士们/谁能拿出事实而不用谎言弥缝/真正的真理哪怕一露影了/什么编年史、启示录、预言等等/就都哑口无言。”

B、现实与可能的矛盾冲突.。如讽刺老女的热心:“一个严厉的老处女为了弥补/她的人情之短,会痛斥她所羡幕/而又不解的热情,明说是救你/实则害你,叫你完全落了伍/“这样在现实和可能的目的与本质的冲突中展示了其变态的人格和不协调。

    (一)寓谐于庄的白描《唐璜》的讽刺艺术令人称绝之处还在于作者在貌似庄重冷静的白描中饱含着讽刺的深意。如讽刺贵族女子的荒唐生活:“那儿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一个要如愿以偿,一个另有心机/=单身女子愿意改变她的孤单。而太太都想替小姐承担这麻烦。”讽刺公爵夫妇的貌和神离:“要是连他都能容忍/谁还有资格挑剔她的逢场作戏/无疑,公爵夫妇是最好的婚配/因为彼此不碰头,所以从不吵嘴。“再如讽刺公爵的圆滑;“给人以忠告从来结不了善缘。”等。

    (二)激转之下反戈一击。拜伦的讽刺能更见于其游忍有余思路开阔,思维忽而集中求同,忽而发散求异,使其在叙写中能顺手牵羊而抛砖出玉加大加深了讽刺的力度和广度。比如唐璜初入英国,正觉溺于对英国美好想象之时:“这儿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儿没有劫路旅客都很安全/这儿。“一把刀打断了他的沉思/瞎了眼的!拿钱来,不然就是死!”等。

总之,作者以各种手段或方式,使讽刺外显为物化的形态。

[注]:

①⑧《什么是讽刺》《鲁迅杂文全集》05

②《漫谈漫画》《鲁迅杂文全集》777

③《罗丹艺术论》(25-26)

④⑥《《摩罗诗力说》《鲁迅杂文全集》28

⑤⑦《拜伦传》(鹤见辅祐)234.229

 化马湾乡教

  
相关链接:作品赏析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