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之风景谈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课堂实录 2016-04-22 手机版


 执教:湖北黄石市第三中学        张梦丹

          点评:湖北黄石市第三中学        岳国精

一、发现风景(说一说)

师:《风景谈》是茅盾先生散文名篇的题目,今天我们借用一下,也来谈谈风景,谈谈身边的风景。春花绚烂,秋叶静美,我们在忙碌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也错过了许多美好的风景。

福楼拜给女友的信中说:“我拼命工作,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但每天按时看日出 。”多么动人的一句话,一个惜时如命的大文豪,每天要抽出宝贵的时间,去欣赏再寻常不过的日出,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发现美的方法。

同学们,我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让同学们观察身边的一种景物,并把它拍下来。这是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的一部分,我们先来欣赏其中的两张。

这张照片,是戴紫成同学在他们家的阳台上拍的,如果要给这张图片取个标题,你们会取什么呢?

生:天空之翼

生:云的飞翔,

生:大鹏展翅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里的“天空”和“云”都是客观风景,而“大鹏”、“翼”“飞翔” 都是同学们在观察后,通过联想和想象,赋予了普通的风景以特殊的意义。

师:这第二张照片,是柯尊政同学强烈地向我推荐的。我想问一下柯同学,这张照片你是如何取景的?

生:这张照片,是今年初春我在放学的路上,看见还有一些枯叶飘落,可是地上已经有许多小草的嫩芽从泥土中钻出,我觉得这个画面很美,于是我就趴在草丛中,用手机从下往上拍,就有了现在这张照片。

师:原来你是从下往上拍的,可见,我们之所以不能发现身边的美,是因为我们总用同一个角度看世界,假如我们能换个视角,就一定能在平常的景物中发现不寻常的美。

(投影)启悟:如何发现寻常景的美?

1、需要联想想象

2、需要换个角度

二、描写风景(写一写)

师:同学们,当我们发现了身边的美,又该如何用笔去描写它们呢?翻译家陈德文曾说:

描绘自然风物必须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大家现在对“艺术手法”这个概念还有些模糊,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就用已知的常见的手法,一样可以写出动人的句子。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名家是怎么做到的。

请袁云济同学,为我们朗读,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一段,其他同学请思考,这一段的观察顺序,及用到的手法?

(投影)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师:写什么,再写什么?

生:这一段先写荷塘,再写叶子,再叶子中点缀的白花。

师:对,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由面到点的。

师:这段描写运用了哪些手法呢?

生:有排比,比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师:除了排比,这句还有什么手法?

生:比喻。

师:像这样的用几个喻体修饰一个本体,我们也可以叫他博喻。

师:还有什么手法?

生:拟人,比如“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师:还有吗?

生:叠词,比如“曲曲折折”“ 田田”“ 层层”

师:叠词的效果是—

生:音韵美。

师:大家看,朱自清先生运用这些常见手法,写出了月下荷塘的叶与花的神韵,我们也可以的。

(投影):课堂练笔

认真观察图片,按要求描写图片上的风景

要求:1、用到至少一种修辞2、注意描写的顺序3、50字左右

师:谁能把描写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下?

生:初春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万物都苏醒了,伴着昨夜温暖的雨水,小草轻轻地探出了头,可经历一个春秋磨难的枯叶,终究受不住风雨的吹打,纷纷落下;落入地下时,如枯叶蝶般在地上蛰伏着,却似母亲的怀抱,保护着新生的婴儿。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我认为他这一段描写是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来写的,先写阳光,在写枯叶从树上落下。而且用到了很多手法,比如说拟人“小草轻轻地探出了头”, “却似母亲的怀抱,保护着新生的婴儿”; 还有比喻, “如枯叶蝶”, 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师:你的点评条理清楚,再请一位同学读一段。

生:蓬勃的小树林里,新的叶儿并没有等枯黄的落叶沉睡,就带着激动的心情来迎接这个美丽的世界。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第一阵微风,第一颗露珠,都点缀着春天这幅斑斓的画。

师:你能自己点评一下吗?

生:我觉得我的顺序是先整体,再局部,再整体。

师:怎么讲?

生:我先看到的是,整个蓬勃的小树林;然后看到,新叶、枯叶、阳光、微风、露珠共同构成一副美丽的春天图景。

师:使用了什么手法呢?

生:我觉得用到的拟人和排比。

师:那么,“都点缀着春天这幅斑斓的画” 是什么手法?

生:……

师:是暗喻,把春天比作一幅画,有本体有喻体没有喻词,就是暗喻。

(投影)启悟:如何描绘景的美?

注意描写的顺序

借助联想和想象

使用适当的修辞

三、升华风景(改一改)

师:同学们注意了这几个方面,就能让你笔下的风景变得更加动人。当然最上层的风景是心中的风景,不仅要动人更要感染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们总能够在景物之中,照见自己的情感,看见生命的意义。

(投影)王 国 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如何能让景物升华,我们先向名家学习借鉴一下。

投影《白杨礼赞》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师:这是散文名家茅盾先生《白杨礼赞》中的一段话,请男生来朗读,读出阳刚之气。

(男生朗读)

师:请问作者是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的? 哪些词句可以看得出来?

生:”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这里的”不平凡”能表现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

生:“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这里的“力争上游”“笔直”都能表现白杨树的精神,

生:“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里的“倔强挺立”“ 努力向上发展”“ 不折不挠” 这里都是把白杨树当作人来写,赋予了白杨树人的精神,倔强,坚强,不折不挠。

师:非常好,大家很快就找到了这些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词句,这就叫做直抒胸臆。

投影《独坐黄昏》

那种细碎的流水声像是儿时的童谣,从遥远的记忆深处飘来,唤起一种久违了的甜蜜;那种隐约的,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流水声,又如母亲哼唱的摇篮曲,伴着温馨的暮色,不时潜入心底。一种温暖,一种感动盈润周身。独坐黄昏,犹如坐在母亲的怀抱。

师:这一段请女生朗读男生思考。

(女生朗读)

师:同学们,作者听到这种细碎的流水声,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温暖的感觉。

师:哪些词句让你读起来觉得温暖了呢?

生:“一种温暖,一种感动盈润周身” 这里点明“温暖”“感动”,直抒胸臆。

师:非常好,活学活用。

师:还有吗?

生: “那种细碎的流水声像是儿时的童谣” 这个比喻说流水的声音像儿时的童谣让我觉得很温暖。

师:同学们注意一下,如果我们把喻体换成流水声像幽怨的琵琶曲,整个情感的基调就变得……

生:忧伤

师:可见选择不同的喻体,可以辅助我们表达情感。

师:还有哪些句子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

生:“又如母亲哼唱的摇篮曲”,“ 犹如坐在母亲的怀抱”, 这两句两次在喻体中提到母亲,让我觉得非常的温暖。

师:可见这种方式更含蓄,他在手法中,在描写时,不时地将自己的情感点染其间,从而达到一种含蓄的抒情之美。

(投影)启悟:

借托风景,传情达意!

方法 ——

间接点染,直抒胸臆

师:同学们,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下面大家把刚才50字的语段改写成80字的语段,要求用刚才的方法,直接或间接融入情思于景物描写之中。

师:同学们,用有情之眼去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谁愿意把自己写的充满情感的语段分享给大家听。

生:那是一种怎样的执着!金黄的落叶下,初生的小草倔强的昂起头,对世宣布自己的到来,新生的绿叶挤在缕缕金黄中,以鲜明的色彩证明自己的存在。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季节,一切执着的生命,都会被赋予新生,带着他们所热爱的梦想与希望,再次与世界会面。

师:在这个语段中我听到了执着与梦想。

生:对,我觉得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师:看来你已把对生命的思考融入到了景物描写之中,很好!还有谁愿意分享?

生:随着早起鸟儿的啁啾,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欣然来到这片初春的草地上。曾经红透山野的秋叶,现在旋转依偎在树下,掩映着刚破土而出的绿色生命,仿佛为他们做一件嫁衣,与春天完成落红与新生的交替。

师:这个语段你想表达什么?

生:我想表达对落叶的赞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很深情的感悟,谢谢你的分享!还有谁愿意试一下。

生:春天已经到来,可寒风还未退去,在公园的小路上走着,寒风像一把刀,吹刮着我那瘦的身躯。枯枝败叶,在寒风的鼓动下,发出哗哗的刺耳的声音,那是在嘲笑我吗?走进一片稀疏的树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光点,一丝新绿,突然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初春的嫩芽,那是生命的火花,放眼望去,绿色像星星一样铺满了大地,那是生命的希望。

师:这个语段你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对吗?

生:嗯,我觉得无论初春多么寒冷,也阻挡不了嫩芽的破土而出,我想赞美这种生命的力量。

师:说的太好了,这是生命的礼赞!谁还想试一下。

生:近在眼前的那一点绿,有点模糊,有点渺小。与那地上大片大片的枯叶比起来,实在不易察觉。那一片片枯叶无力地蜷缩着身体,将头深深地埋向大地。而泥土中的小草,被春风唤醒,努力地昂着头伸着腰,一个劲地往上钻。

高处的树木矗立着,阳光从他的指缝间走过,留下一条通往云端的路。希望和未来就这样随着那道光来到我的心里,留下印记,暖暖的,亮亮的。

师:让你觉得“暖暖的亮亮的”是什么?

生:是图片中的阳光和小草,让我想到了希望和未来。

师:你的写作顺序是?

生:我是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去写的。

师:非常好,条理清楚,手法灵活,有情有理。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总能给我们生命的启悟,无论是普照万物的阳光,还是恣意怒放的花朵,无论是化为春泥的枯叶,还是努力向上生长的新芽,都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意义,而你们写的这是生命的赞歌!

四、课堂总结(理一理)

(投影)

请你们仔细地观察地暖春回、晨光熹微,你们必定会观察到美。

请你们侧耳倾听鸟儿鸣啭、枝叶窸窣、小溪淙淙,你们一定会听出美。

请歌颂那水仙花般的明眸,玫瑰花似的脸颊,罂粟花样的小嘴,那被歌颂而引以为荣的就是美 。                                  ——纪伯伦《美》

师:纪伯伦在《美》一文中告诉我们,要仔细地观察,认真地聆听和深情地歌颂,才是对待风景最好的态度。

(投影)总结:

客观景      ——          眼中景       ——       心中景

︱ ︱ ︱

观察                      描写                    融情

︱ ︱ ︱

有心                      有法                    有爱

师:风景有三个层次,客观景、眼中景和心中景。大自然无处不是风景,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写作素材库,我们如何才能写好风景?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总结这堂课,谈你的收获。

生:我认为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仔细地观察认真地聆听大自然的风景,发现大自然的美,

然后用一定的方法,把它描写出来,同时要热爱大自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风景中,这样才能写出最美的心中风景。(掌声)

师:谢谢你的总结,看来这堂课你是有收获的,也希望更多的同学能有所得。当然一堂课的力量是有限的,所幸的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让这些大文豪成为我们最棒的家庭教师。

(投影)

课外阅读推荐:

《沙  漠》         【法国】  纪 德

《听  泉》         【日本】  东山魁夷

《黄昏和黎明》     【印度】  泰戈尔

《雪  夜》         【法国】  莫泊桑

《秋  夜》         【中国】  鲁 迅

《秋的况味》       【中国】  林语堂

《听听那冷雨》     【中国】  余光中

师:希望大家能阅读名著,阅读风景,阅读自己的生命体验。最后一副对联送给大家——欣赏自然融情于景,阅读佳作得法入文。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点评】

这是一堂研究“写作与阅读关系”课题研讨课,张老师很好地开发教材文本。从教学内容看,张老师主要围绕这几点来展开:观察客观景物,做一个有心人;描写客观景物,做一个知法人;抒发心中感情,做一个有情人。可以说内容丰富,课堂教学落实到位。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流程,体现了散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我们一看张老师是怎样选择突破口的,从学生作品出发,引出写作过程应关注的问题。二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互动、老师的引领。三看学生的学案与课堂流程的配合,听说读写都贯穿其中。

一、发现之旅就是观察之旅,是联想之旅,是感悟之旅。亲近自然,发现身边的美。首先要求的是观察,从张老师布置学生的任务看,应该说出发点非常正确;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看,应该说完成得很不错。身边的美,因为距离的原因,往往为人们所疏忽,这时老师的引领指导大有必要,从这个角度上看,张老师做得很好,可惜,老师在夸赞学生的同时,PPT上没有展示出来。其他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症结没有重点提示,有遗憾。其次张老师所提的两种方法也是写作过程中必备的,观察的角度,观察中运用联想想象。这里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一定要有点感悟,从学生们的回答来看,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因为他们的感悟不一样,所以答案丰富多彩,值得点赞。这是这堂课的第一个亮点。

二、表达之旅是抓住特征之旅,是使用手段之旅。由观察身边的客观事物到流露到笔头主观认识,这个过程对老师的指导尤其重要。学生学得得不得法,除了有范文引导之外,还要老师提纲挈领、抓牢主干进行行之有效的引领。张老师借用的这个例子是恰如其分的:一者景物描写集中,月色下的荷叶、荷花;二者景物特征明显,荷叶高高的出水,荷叶清圆;荷花有的刚开,有的打着骨朵,颜色洁白,稀稀疏疏。三者时间恰当,是有不能朗照的圆月的夜晚,朦胧,淡雅。正因为如此,老师操作起来方便,学生也易于接受。张老师的分析引导正确:一是从写作顺序入手,思路很清晰;二是从写作手段剖析,而这些表现手法学生们比较熟悉,师生配合起来就会很默契;三是找到联想想象这个抓手,有联想想像手段就出来了。如果是客观的描述不会使文章生动感人,可读性不强。综合来看,整体的讲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不妨把要求提高一步,这就是无论用什么手段,前提条件是作者都抓住了客观景物的特征。

三、表达之旅是高尚的感情之旅,是优美的文字之旅。散文之美美在语言,美在风格,更是美在心灵。张老师在这个环节拿出了散文写作中最关键的内容——感情表达。散文的写作,不管你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也好,还是写人达意也好,都离不开感情因素。《白杨礼赞》正是基于浓烈的赞美抗日根据地军民积极抗争精神而写的名篇。作者借白杨树的优秀品质来赞美陕北军民的优秀品质,白杨树与抗日军民之间的内在品质的相似点促使作者产生写作的冲动。张老师及时点出感情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珍贵。热爱生活,情绪向上,是写作者必备的条件。这是这堂课的又一个亮点。

四、写作之旅是兴趣之旅,是持久之旅。由于张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们表现出来的表达欲望较为强烈。从学生们的表达来看,他们还是很喜欢表现自己,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是的,我们的学生可以写作文,可以写出较有文采的作文,甚至写出有一定思想的作文,但是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们长久保持这种创作愿望,坚持对写作保留尽量长时间的兴趣呢?过去我们对于怎么写讲得比较多,理论实践都不少,可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兴趣。一方面固然有整个教育功利性太强,语文没有引起学生们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在写作上的选点也不那么明确,学生们学起来没有什么刺激,没有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回到写作本身中来,引导学生抓住写什么这个关键,张老师的课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抓住写什么这个关键,但是怎么写还是偏多了些。

五、写作之旅是积蓄之族,是活水之旅。语文学习终究是课堂学习这个内涵与课外学习的外延的结合。张老师在这个环节能及时推出关于写景的名篇,这是这堂课的最大亮点。写作有法,写作无法。只有多读、多悟、多写,也只有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才是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途经。这正如朱熹说的“为有源头活水来”。

总之,一堂好课就是要做到大道至简,即方法要简单,内容要精练,操作要容易,效果要明显。从这个角度上看,张老师的这堂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岳国精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