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朝诗歌《月上中天》赏析(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品赏析 手机版


一剪剪  

  

月上中天 

 李尚朝

子夜前纯金的灯盏渐渐熄灭 

我在火焰烛照不到的地方 

仰望中天,仰望圣洁的夜晚 

月亮,静谧与安宁已越过山岗 

从前的黑暗一一退避,只有月光 

象真理与神谕,扑面而来 

照彻了暗处的茅屋,檐前的颂歌里 

谁能觅取 

些许的黯然神伤 

月光,博大的清辉里无法藏匿音乐的种子 

只有我无声的歌唱 

乘坐满天羽毛,四处激荡 

是的,我的歌唱是臣民对圣主的赞礼 

是情人对爱情的张望 

丽人的风姿源源而来,我站在岸边 

细水拍击我粗糙的胸膛 

是的,我的歌唱是人类最平静的呼吸 

秋天的伤口里,慈祥的乳汁不住地流溢 

月光,在人类的触点上 

抹去了所有悲剧的屏障 

现在,我和众多熟睡的人们 

倾听你红尘之外的祝福 

你亘古的流水 

使我们忘却伤痛,虚伪的面孔一一消逝 

寂静的屋顶,琴音的粉末随风飘扬 

这是午夜的河流,北风吹过 

九月菊四处飘香 

我看见圣人手捧笑容,满眼慈祥 

站在河流的源头 

将粮食赠给农人 

将书籍还给智者 

将箭袋赠给雏鹰和乳狼 

猎人的枪口,神色苍凉 

娴淑的新娘撩动帷帐 

戒指的光芒摇响风钤 

白色裙裾停在幸福的中央 

月光月光,满天的真诚覆盖大地 

久别的马匹,已返回无尘的大道 

在更远的山上 

众鸟都避开了灾难和死亡 

只有疲惫的歌者 

恬静中双目低垂,杰出的容貌 

让我心旌摇荡 

仿佛美酒浸润我干渴的肺腑 

仿佛雨水滋生着初生的灵长 

啊…… 

这该是上苍的旨意 

让最柔的光明在大地疯长 

我干燥的皮肤被一次次恣意地洞穿 

远古的情歌,在花朵中微微笑 

月光忘情地走动 

早已朦胧了山川的迹象 

我听着童年的儿歌 

纯情的木琴婉转悠扬 

月光扑打着肢膀 

我才幡然彻悟:只有月光 

是最高的理想 

真正的人类 

没有忧伤 

    1993.6.12 

李尚朝,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有诗集《天堂中的女孩》(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获首届澳克杯世界华文文学邀请赛一等奖)、《风原色》(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获2002中国诗歌节自由体诗集一等奖)。个人诗歌网站:http://mooncity.91i.net

      李尚朝诗歌《月上中天》赏析

作者附记:

这首诗写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前前后后共费了近一年时间。那期间,头脑中常常出现有关月亮、月光的场景,凡出现一次我就在碎纸片上记一次,然后把它们集中抄在一个地方,后来,在一个夜晚,将其一气连缀成篇,才将那些散碎的意象和碎片贯到这首诗里。写这首诗的时候,我自我感觉是飘逸的,心胸处于全人类的博大之中,整个天空和大地一齐装在我的心里,同时,又感到自己在天空和大地之间与月光一起飞翔,透入每一个角落,关注每一个人类的细节。能写这首诗,还得益于巫山大庙那块宁静的土地,我曾在大庙中学工作过一年,那是亚洲最古老的人类发祥地――龙骨坡古人类遗址所在地,能够将我写这首诗的主题定在全人类的关注点上,我想,也与此有关,也许就象是祖先在冥冥之中的点化吧,整组《天地之间》作品,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这组诗的完成,它让我整个的灵魂都得到了一次飞升,心胸变得更加博大、广阔,不再为世俗的一些纷扰而轻易困惑,我想,这就是诗歌给人心灵的巨大作用吧。(李尚朝)

                       2004-4-18

赏析:

李尚朝的诗集《风原色》曾获得2002年中国诗歌节自由体诗集一等奖,其中组诗《天地之间》作为诗集的主打,放在第一辑,而这首《月上中天》又是这组诗的第一首,可以看出这首诗被诗人、编辑所看重。在诗集的序言中,著名评论家何休先生对这组诗作了重点评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诗人李尚朝“诗歌中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表现了无限自由的追求精神和丰富的想象,揭示了人类与生命世界的最高本质,寄托了诗人昂扬的终极理想,充满了极其高远的来自自然和生命本体的哲学思考”。并称这首诗“所描绘的具有神秘色彩和牧歌情调的理想国的图景,乃是人类重新与大自然保持亲善、和谐,人与人之间也保持着同样的亲善、和谐的美好境界的写照。”

有着这样的概括,诗歌的主旨已经非常清楚了,笔者在这里,只是想寻觅一下诗人是通过怎样的形象和语言手段达到这种艺术表达效果的。

全诗写作的时段就集中在夜晚降临到月亮上升至最高位置这个期间,在写作过程中调用无限的想象,把月光照临下的大地作了全面的钩勒和透视,动用视觉、听觉、幻觉,最终才切入主题:“只有月光/是最高的理想/真正的人类/没有忧伤”,诗人幻想出的就是这“没有忧伤”的人类图景,诗人的理想王国。

在视觉的描写上,所有的场景都极富动感:“黑暗一一退避,只有月光/……扑面而来”;“乘坐满天羽毛/四处激荡”;“丽人的风姿源源而来”;“秋天的伤口里,慈祥的乳汁不住地流溢”;“我看见圣人手捧笑容,满眼慈祥”;“最柔的光明在大地疯长”;“情歌,在花朵中微笑”;“月光扑打着翅膀”……这都是对月光及月光下的情景最动人而大胆的想象。

在听觉的运用上,也别具风采:“月光,博大的清辉无法藏匿音乐的种子”;“是的,我的歌唱是臣民对圣主的赞礼/是情人对爱情的张望”,而这种歌唱又是“无声的歌唱”;“我听见红尘之外的祝福”;“寂静的屋顶,琴音的粉末随风飘扬”;“戒指的光芒摇响风铃”;“我听着童年的儿歌/纯情的木琴婉转悠扬”……这些描写,将月光及月光下的细节动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视觉与听觉的运用过程中,诗人还将二者打通,让视觉与听觉互相交融,形成通感,如“琴音的粉末随风飘扬”,琴音是听觉范畴的,飘扬是视觉范畴的,但它们用在这里都契合了月光的特点:象粉尘一般,在空中飘浮,这种描写月光的手法是独特的,也是形象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这首诗的幻觉运用也是独到的,诗人在月光下感受着月光带来的种种音韵和思索,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幻觉:

我看见圣人手捧笑容,满眼慈祥 

站在河流的源头 

将粮食赠给农人 

将书籍还给智者 

将箭袋赠给雏鹰和乳狼 

猎人的枪口,神色苍凉 

娴淑的新娘撩动帷帐 

戒指的光芒摇响风钤 

白色裙裾停在幸福的中央

这些幻觉的出现,完全因为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月光照临的情景之中,亦真亦幻,与李白的“梦游”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些幻觉又不是简单的幻觉,而是紧扣主题所出现的画面。粮食是农人的成果,书籍是智者的所求,箭袋是雏鹰和乳狼的克星,这些,诗人都让圣人把它们还了,农人是满足的,智者是成功的,雏鹰是安全的,枪口被苍凉的神色止住了,世界一片平和吉祥,人类的活动也是在幸福中展现:“新娘撩动帷帐”、戒指在放着光芒。

为了表达诗人的理想王国,吉祥幸福的和平世界,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马匹奔跑的大道是无尘的;众鸟都避开了灾难和死亡;连疲惫的歌者也是恬静的;四周一片宁静,听得见母亲的摇篮曲,木琴伴奏下的还有好听的童音。

诗人就是通过这些不断反复强调,最后推出结局:“真正的人类/没有忧伤”。这正是一个理想主义诗人理想的最高境界。(赏析:一剪剪)

 作者邮箱: winbywin@sina.com
相关链接:作品赏析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