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的常见失误及应对策略
(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高考范文 手机版 | ||||
福建省仙游县郊尾中学 周富仁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作文以其自由开放的特点备受师生的喜爱,话题作文与方兴未艾的新概念作文相呼应 ,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春风,给作文教学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给学生以较大的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自由空间。从近年高考作文题目看,话题作文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导引材料、启发提示语、话题要求 、注意事项等。导引材料或叙述一段故事,或揭示一种现象,或提供一件事实,或阐明一个 事理……其作用是引出话题的触媒,是由此及彼由感性到理性(话题)的思考基础,是激发联想展现考生写作才华的由头。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所供材料不同,它不是立意写作的基础,在行文中可用可不用。启发提示语较为简短,或解说,或补充,或引申,或提问。它帮助考生跳出材料,激活思维。话题是由导引材料引出或提炼出来并被限定下来的作文的中心,话题有时包容在导引材料之内,是导引材料整体或部分意义,有时是导引材料 拓展了的意义,话题是考生立意写作的基础。但大多数考生不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没有领会话题作文的要求,没能把握话题作文的写法,有的写起作文信马由缰,任意为文;有的则面对“开放”和 “多样”无所适从,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和问题。 一、考生常见的失误和问题: 1、忽略了审题或审题不准。近年高考命题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降低了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一马平川,可以任意驰骋。不看题目要求,不谈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而写成了论证坚韧要战胜脆弱的思想评论。如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有的考生无视题目的要求,而去大谈特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好。这样就离题一万八千里了,当然只能得些“慰问分”了。审题不准自然切题不紧,其他方面再好,基础等级也达不到一类卷,影响自己的作文分数,其他方面也不好,就被打入四五层“地狱”。 2、立意没有创新或立意不高。 “文以意为主”是作文必须遵守的原则,因为判定一篇文章的优劣首先要看“意”的高下。有的考生忽略了审题,忽略了对话题的推敲,理解片面甚至有误,其立意则难“符合”“切合”题意,更难“深刻透彻”了,更谈不上创新了;有的考生思维直来直去,不能多角度多方面地审视话题,选材钻入禁区盲区和老区;有的考生缺乏真正的“思想”,引用套用移用别人的观点;有的考生认识能力不足,思想缺乏深度,违背生活的逻辑瞎编乱造,缺乏真情实感,也缺乏思想的光照 ;有的考生议论起来散漫无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都反映出考生在话题作文上立意能力较差,不能多角度地去思考,只会老生常谈。 3、拟题缺乏文采或拟题不当。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作文的内容,展示自己的才华,为了更好地吸引和“打动”阅卷人,考生可以也应该拟一个生动贴切的标题。但考生的拟题能力差,拟出来的标题不是缺乏文采就是范围太大,造成行文过程中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十分普遍。如2003年的作文中就有很多的考生把话题就当成了标题,更有甚者把政治课里的题目就当作了作文的标题。如“论感情的亲疏与人的认识的辩证关系”,毫无文采可言。这些都有反映出大多数考生不善选择独特的角度去审视和表现“话题”。 4、内容空洞无物或缺少才华。 “腹有诗书文自华”。有的考生“思想贫血 ”“ 文化贫血”,素材贫乏,写起文章没有切实的内容。写记叙文不会描写,像个瘪三;写议论文是车轱辘话颠来倒去,只会罗列事例, 不善议论。有的考生所写内容低幼化,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则是题目的多种解法,写“诚信”则是约会等人、借书还书之类, 不见当代中学生的青春风采。此外,文体的开放也带来了“抄袭”现象的出现。 5、展不开联想想象的翅膀。 从近年的学生的考卷看,只有少数考生想象丰富出人意料,而大多数考生的想象能力不尽如人意。有的考生联想狭窄,多数考生所联想的都是 “老区”里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几位科学家、英雄模范;有的考生想象过于拘泥现实;有的考生只会简单化地类比和程式化地推测,缺乏创造性。不能恰当地展开联想和想像就不能有所创新,得分就不能高。 二、话题作文的应对策略 话题作文比命题作文和命意作文带有更多的创造性,关键是对话题要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反映力、流畅的表达力。考察近年的高考满分作文,除了有独到的见解、独特的表达,就是有丰富的材料,阅卷的感觉真像品海味大餐、满汉全席。为此,在书山题海中蹒跚的高三学生要多搞活动。如时事短评,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搞“无理辩三分 (钟)”的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开办读书(文)长廊,让学生饱读诗书。高三复习要多给学生提供些思考的话题,如交友、奉献、宽容、机遇、磨难、风度、青春、自由、财富、竞争等,或师生共同搜寻话题,引导学生去捕捉触摸扫描探究,以提高认识,积累感受。 1、全面把握话题材料,力求审准题意:①全面把握话题材料 现在我们说不要在审题上为难,不等于不要审题。如果说,现在的话题材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尽情奔驰的广阔的大草原,那么审题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我们全面把握材料中心,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骏马奔驰的僵绳。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命题的意图吃准,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材料,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抓住材料的中心,不会顾此失彼。②认真分析话题材料 正确的作文切入点的选择,来自于对话题作文材料的科学分析。应该说,一篇升学的作文题目,凝结着命题者的大量心血,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市着许多深刻的内涵,如果我们视而不见或草草浏览,就很难把握文章的中心。③认真研究题目要求 现在作文要求非常宽泛,文体你可自由选择。但是不等于没有要求,你选择的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或者是其它的文体,你就得老老实的按照你所选择的文体来写,千万不要说明和记叙分不清楚,抒情和议论搅在一块。所以我们在审题的时候,把作文的要求认真研究,发挥自己写文章的长处,注意扬长避短,就能够写出最能所映自己写作水平的好文章来。 2、强化多角度立意,力求深中求新立意即确立写作意向,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是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 。“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作文立意的四字诀为:准,切题不跑题;深,深刻不肤浅;稳,稳妥不走险;新,新颖不俗套。为此,要启动开放思维: 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辐射思维、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想,沿着话题的顺向逆向侧向作发散思考;围绕话题作类(是什么)、因(为什么)、果(会怎么样)、法(怎样才能)的揣摩;对于话题进行情理的联想。尽可能把应想到的角度都想到,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选稳 ,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3、加强拟题方法的指导,力求画龙点睛有人说,好的标题是写作成功的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文不对题,眼睛无神,总是缺憾。为此在阅读复习中宜集中展示1—6册课文标题,让学生从直观的展示中吸纳营养;作文训练中集中罗列作文选尤其是高考佳作的好标题,让学生自己领悟模仿;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各种文体的拟题方法,如:公式式、联想式、论点式、论题式 、论辩式、关系式、比喻式、借代式、引用式、拟人式、仿用式、回环式、呼告式、故事式 、应用文式、对联式等。总结历届高考优秀作文的命题得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拟题:① 直接提示文章主题:如《崇高的心灵选择——谈悲剧之美》(2002年)② 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毛钱与诚信》(2001年)③ 以修辞等方式增强抒情性或标新立异:如《月若有情月长吟》(2002年)《点一盏心灯期待诚信》④ 给人以思考,引人入胜:如《为韩寒让出一条道》(2000年)⑤ 表明故事基本内容和情节:如《黄河需要诚信》(2001年)⑥ 故事新编,给人以新的感受:如《赤兔之死》(2001年)《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2000年)⑦ 以矛盾或不同于常理的说法出奇制胜:如《选择牢笼》(2002年)⑧ 表明文章所采用的独特体裁:如《吊屈原赋》(2003年) 4、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时代,开启作文的源头活水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时代,开启作文的源头活水。现在仍有一些学生进入高三之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辅书”。其实,国事家事窗外事已经事事入题,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口、环保、资源、网络……都应纳入自己的视野,应该真实、真切 、真挚地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才能纵横捭阖,才能左右逢源,才能 游刃有余,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才能在众多的考生中一花独秀,出类拔萃。况且,近年的高考鼓励创新,创新从何而来?创新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来,从对生活的认真思考来 。 对此,章熊先生早就指出“作文的创新来源于观察分析能力和求新意识”。 “创新”的意识来自于构思往“独”里想一想,力图吃“独食”,想象奇特又合情理,夸张、渲染、虚拟、联想到位而不过头,反弹琵琶要自圆其说;材料要保持一定的“鲜”度,见解也才能别具慧眼,才能给阅卷人以新知,才能让在文山题海中遨游的阅卷人兴奋起来;体式要注意嫁接、衍生、翻转、脱胎,显示“新”意。创新离不开借鉴 ,古人强调“善偷”,那是立意的学习,体式的借鉴,语句的移用和模仿,是化而用之 ,“偷”后要“移赃”——有犯有避,推陈出新,显现自己的个性与真情;而不是生吞活剥 ,更不是照抄照搬,“全盘西化”则全盘皆输。 5、加强对联想、想象能力的开掘“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科学家的这句名言,对于作文更为适用。想象力丰富的考生面对话题“一而能多”,写起文章放得开 ,内容充实富于文采;想象力贫乏的考生,面对话题“一”就是一,写起文章文思枯竭、平淡无奇。因此高三备考要加强学生联想想象力的开掘。例如围绕话题“路”想到“一条充满舐犊之情的夜归路”“爱心滋润我的求学路”“充满温馨的家乡小路”“羞愧与希望交织的复读之路”“榜上无名的脚下之路”,由“迷路”阐发“人生需要指引”的道理,由“ 人生岔路”想到“人生岔路关键的仅有几步”,由“路的变化”展示“时代的发展”,由“ 再就业之路”表达“放下架子调整心态,再就业并不难”的道理,由“掌声响起来的成功” 发表“汗水铺就”的感慨,由“平路泥泞路坎坷路”阐发“平路脚印浅,泥泞路脚印深”的人生感悟,由“一段上坡路”寄寓“走出人生的困境”,由“跌过脚的一段路”比喻“走出人 生挫折”,想到高速公路作高速的畅想……引导学生围绕话题事物作相同、相近、相关 、 类比、对比、因果等联想;围绕话题作思前想后的追想,作虚拟性的设想,作前因后果的推想,如由鲜花推想到种子推想到果实,作一厢情愿的幻想等。 近年高考作文从命题看可以说开放大了,限制少了,命题越来越好;从学生写作看可以说程式少了,才情多了,佳作越来越多;从社会评价来说,题目好了,佳作多了,评价越来越高。我相信,新高考将会命制出放收适度又有利于考生通过自己的人生体验,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展现当代中学生理性和灵性的光芒的理想考题,使高考作文真正成为考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相关链接:高考范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