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的悲剧式拷问(充实篇)——李商隐《锦瑟》赏析(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文素材 手机版 | ||||
山东省苍山县第一中学 焦子栋 (沂水春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终一是,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等诸说,但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不管诗人当时怎样谋篇创句,潜行于心的人生价值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有什么用?人怎样活才有用?”),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倾注于笔端,只不过他更善于用诗化的形象和语言来表达。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但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华年”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鹏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的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当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应为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搏击奋进。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月明之夜,才会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否则,无有月光或月光暗淡,再好的明珠也不会放出迷人的光彩,只能闲置沧海;寒冬降临日华无色,再好的美玉也不会被人发现,只能深埋地下。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有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意愿,也要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环境。“明珠泪”“美玉烟”这些缥渺朦胧之物,便成为负载诗人难以实现人生价值可望不即怅惘心态的最佳物象。这样就把本联与整个诗作的悲剧情调统一起来,使主题更鲜明,包容更丰富,涵盖更深广。“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反观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然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这不仅是在拷问苍天、大海和命运,也是在拷问连同诗人在内的古往今来的所有人。人生悲剧色彩的呈现与诗作悲剧氛围的创设,映射出人生价值的悲剧式拷问,大大增强了感染力和震撼力,本诗也因之成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著名篇章。 相关链接:作文素材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