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泗阳县王集中学 颜大会 我又做了一回学生。 刚走上工作岗位,最担心的莫过于有人听你的课,新车上路尚可在车尾贴上“别吻我”,新老师则不行,谁想指导你都可以。今天,天气不错,心情也很好,不应该有人听课吧?来听也没什么大不了,文言文只要让学生多读,然后再抽几个同学翻译一下,还不完事,况且今天上的又是一篇课外自读课文《与朱元思书》。我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晃悠悠地走进教室。噫?今天教室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教室的后排,我的老师(主管教育教学的校长)赫然在坐。我有点紧张,这个小老头有小学生的认真劲,千万别“犯”在他手上,我心里嘀咕着。 “同学们,文言文贵在多读,有位老教授上文言文,只读,不翻译……” 孩子们真争气,声音宏亮,整齐划一,又抽几个同学单独读,也不错。我慢慢轻松下来。那不苟言笑的“小老头”,面无表情,在本子上也不知写着什么。管他呢,按部就班来,下面是翻译,课外自读课文很简单,同学讨论一下,随便抽几位,翻译的都不错。那小老头还是面无表情。我心有点发毛,看来不玩点花样,还真吃不了兜着走。现在不是很时兴“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吗!我也来一次“答记者问”吧,把课堂交给学生。 “各位同学,大家从电视上都看到过‘新闻发布会’吧,下面,我就外交部部长,你们就是各国的记者,请自由提问。” 课堂炸开了,可以随便提什么问题,这从来没有过。同学们都很兴奋,但我心里有数,要提问题就那几位同学,而且提的问题早在我意料之中,无非是哪个字怎么读,怎么解释,或者这是什么句式,这对来说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 有学生开始提问了。 “老师,‘急湍甚箭’的‘甚’怎么解释?” “超过。” “‘望师息心’的‘息’怎么讲?” “使------平息。”孩子确实没什么大不了。那老头还是那样,不管他。我这样上课,谁也不能说些什么,文言文都是这样上的。 “老师,‘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真能这样清吗?” 我大脑飞快地转了一下,有了!初中课本里学过的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大家学过了吧,里面有句话‘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水很深尚能见鱼,何况水甚清呢!”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水流得能这样急吗?” 《庄子.秋水》:“泾流之大,两溪渚崖之间,不辨牛马。”那老头一脸坏笑,真让人气愤。这些孩子也真是的,什么时候不能提问,非要这时出我的洋相,我后背已汗涔涔的了。 一位平时老实巴交,几乎不提问的同学站了起来:“老师,‘猿则百叫不绝?’猿为什么啼叫?” “什么?猿猴为什么啼叫?”我大脑“嗡”的一声,坏了,怎么啥问题都提呢,猿叫就叫罢,关你什么事。那老头还在笑,真可恶! 我不知怎么回答,我怎么知道猿为什么叫?正在我一筹莫展时,有一个孩子救了我,感谢上帝。 “我们以前学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里边的‘猿啼’不知与本课的一不一样?” 郦道元的《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也曾写到:三峡多猿啼。 “老师,我认为猿叫,肯定是发现了食物,在招朋引伴,你听它们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 “不,它们的声音很焦急,甚至愤怒,肯定是发现了敌情,向同伴示警。” “不是你们所说的,你听,它们的叫声多温柔,像母亲的话语,一定是母亲在呼唤自己的儿女。” “是的,你听它们的声音多么多情啊,显然是妻子在呼唤外出采食的丈夫……” 时间过得真快,第二节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 “欲知后事如何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看,那老头分明在点头微笑。 课后,我查了资料。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认为,猿啼与他们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节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临近的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熟的小猿不准单独在家中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有时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呼唤离家子猿的一种语音。我没有把这一发现告诉学生,我知道学生的答案比科学家的答案更精彩!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