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思恋心,浓浓愁苦情——谈古诗词曲中表现愁的技巧(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一中语文组(261100)    朱新兵  朱群英

历代文人骚客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的无非是两种情感——乐和愁,而情感是抽象的东西,如何表达呢?文人们自有他们的表现手段与技巧。这里专谈古诗词、戏曲中表现愁的常用技巧。

其一,使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愁苦之情。文人们大量使用的这种方法,使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景中含情,情中有景,这样就把愁苦情渲染得更加浓郁,从而感染读者。

以景来渲染愁情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手段。像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即是用乐景衬悲情的一例。“春花秋月”是美好的景致,人人向往,可对李煜这个亡国之君来说却易勾起往事而伤心,从他烦厌春花秋月之无尽休可见其绝望悲苦之极。又如孔尚任的《桃花扇》里的曲词,“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即用“美景”写出秦淮河畔的萧条凄冷,表达出深沉的亡国之痛。以悲景衬悲情的“正衬”如柳永的《雨霖铃》,开篇即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样的凄清景物给人一种浓浓的离愁感伤。像这样融情于景的写法,在戏曲中也随处可见,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等曲词即是以这种手法来渲染崔莺莺与张君瑞之间的离愁别恨的。

而且,中国的文人还特别注意用特定的意象来加强愁苦情的宣泄,这些特定意象如“寒蝉”“长亭”“残月”“西风黄叶”“夕阳古道”“瘦马空壕”“疏林”“烟波”等等,它们本身就给人一种萧瑟衰败冷寂之感,结合人物所处的特定情景,人很容易身同感受,为之动情。

同时,文人们又用“虚实相济”的手段来抒发愁苦情。“实”即实景,“虚”即虚景,幻想之景。如柳永的《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及《西厢记》里莺莺遥想别后情景“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即是用虚幻之景和眼前实景结合来抒发悲苦情的。

其二,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渲染愁苦情。用夸张来表现愁苦的,如崔莺莺的唱词“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暖融融的玉醅,白泠泠似水”等,使得愁苦无穷无尽,令人柔肠寸断,有很好的表现力;使用比喻来表现愁苦的如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说愁思如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就把无形的愁苦化为有形的江水,而且渲染出愁的深厚、强烈、久长等特点,对这种手法,清代学者王国维也赞叹不绝:“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相同的手法又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在与赵明诚阴阳两隔后所写,对亡夫的怀念、自己孤苦、漂泊无依的感伤,都充分表现了出来。其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把愁苦化为有重量的实物,与李煜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李清照的《一剪梅》又把相思离愁变成了变幻的东西(“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一来,“愁苦”真可谓是绵绵不绝、无法消融了。

其三,描摹、铺陈人物的情态动作。例如,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苏轼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李清照的“日晚倦梳头”(《武陵春》),《西厢记》中崔莺莺的“见安排着车儿,不由人煎煎熬熬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作重重叠叠的泪”以及张生的“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些描写都非常真实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情态动作,形象地表现了他们的愁苦。

其四,语言的特殊运用也能增强愁苦情的抒发。第一,巧妙化用古诗词和引用典故。如《西厢记》中【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未饮心先醉,”其中,“红泪”和“青衫”都含典故,各有所指。而“未饮心先醉”则化用柳永的《诉衷情近》里的“未饮心如醉”,且比原句意蕴更浓厚。第二,将生动的口语融入典雅的词句中,使愁苦情的抒发更加朴实自然、真切浓烈。例如李清照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其中,“怎生”“此第”“了得”便是当时的口语词,它们的加入令词情大大增色。第三,叠词的运用,既富有音韵美,又加强了情感的抒发。例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莺莺的一段唱词(见上分析中加点的词)

以上分析,只是借用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古诗词曲中表现愁苦情的常用方法,其余手法(像直接抒发也很有力)不一一例举,读者在鉴赏中可自行总结。

 作者邮箱: zhuxinbing@126.com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