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眼光教《项链》(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重庆清华中学 冯健 《项链》是高中语文教材里的传统经典篇目。高中英语教材也选它做课文,学生在高一时已学过,对内容较为熟悉。怎样学这篇小说呢?备课前,问一些与考试脱离干系的人对玛蒂尔德的看法,他们对她更多的是同情,是遗憾,而不是反感;课前,问学生对玛蒂尔德的印象,他们异口同声:“这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呢?由此,我决定带领学生换一种眼光来赏读这篇小说。 首先,在男同学面前摆上问题①: 假设两个年龄相同的玛蒂尔德站在你面前,一个是十年前的模样,一个是十年后的模样,你会喜欢谁?为什么? 学生空前活跃,男同学权衡比较,女同学积极参谋,各自为自己寻找理由。 这一步实现了对玛蒂尔德形象的整体把握:她由一个漂亮、高雅、迷人、活泼、单纯、富于幻想的可爱的人变成了粗壮耐劳的、不爱梳妆打扮的、高声大气说话的普通人家的坚强、质朴、吃苦的妇人;而且,“善良、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始终贯穿着她的人生。 这就避免了学生片面看待玛蒂尔德:只将她定位为爱慕虚荣的人,而对其良好品质视而不见,就好比鲁镇的人认定祥林嫂是个不洁之物一样。 紧接着抛出问题②: 玛蒂尔德梦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对现实生活不满意的她产生这样的梦想错了吗? 这一问,让学生理解虚荣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人们“毕生都在跟和他处于平等地位或者高出他的人攀比”(斯达尔夫人语),这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特别突出,以至于成为社会的时尚、时代的特色,这也正是19世纪的法国的社会心态。这点从佛莱思节夫人身上可以得到印证。 然后引出问题③: 路瓦栽带回家的请柬给玛蒂尔德实现梦想带来了机会,玛蒂尔德克服种种困难利用了这次机会,她利用这次机会的资本是什么?她成功了吗? 问题④: 玛蒂尔德的失败证明一个人(不管男女)仅凭外表的“漂亮、高雅、迷人”就想挤进上流社会是不可能的。那你认为玛蒂尔德还缺少哪些资本呢? 在讨论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引到小说的第一自然段。玛蒂尔德进入上流社会的最大拦路虎是她出身的阶层、社会地位。因为社会是分阶层的,各阶层之间森严壁垒,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生活乐趣,正如贾府中的焦大之于林黛玉。在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如果混同了生活中的角色,就注定会成为悲剧角色,如付出了十年艰辛的玛蒂尔德,《红与黑》中的于连,《包法利夫人》中的艾玛、《羊脂球》中的艾丽萨贝特 鲁西,他们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见,玛蒂尔德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她爱慕虚荣,还在于她只是现实社会中一个出身卑微的小人物。 这一问,使学生不再把玛蒂尔德的不幸仅仅聚焦于她的虚荣心,理解玛蒂尔德的悲剧在于混同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在时机未到、条件不成熟时企图超越现实,实现梦想。将人物的命运置于现实社会中去审视,我们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的人生启迪会更多。 问题⑤: 玛蒂尔德的人生遭际,是不是启示我们今天必须恪守现实秩序,甘居下层、安于贫穷、过最平淡的生活呢? 将学生眼光从19世纪的法国拉回21世纪的今天,明白今非昔比。社会虽然仍是分阶层的,但也给那些勤于奋斗乐于奋斗敢于奋斗的人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些机会,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在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是千万别忘了: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最后一个问题: 莫泊桑对玛蒂尔德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讽刺?是同情? 此问的目的在于回归文本,品味作者的感叹:“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人生变幻,命运无常,难以把握。社会残酷,人生残酷! 邮 编:400054 联系地址:重庆清华中学语文组 联系人:冯健 作者邮箱: fjian@cqqh.net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