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特色选修课 性别教育课未开先热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日电 如何促进男女平等、使两性和谐共生?如何认识性别差异、调整心态踏上求职之路?新学期伊始,上海大学颇具特色的公共选修课《女性学导论》将于本月中旬正式开讲,80人的选修名额已经早早被大学生“抢”满。据上海文汇报报道,将性别教育引入课堂是近年来沪上高校的一种新尝试,此前已有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五所高校开设了此类课程,并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

 

  这门课为我开启一扇新窗口

  上学期复旦大学新开设的《社会性别教育》在公选课中就显得特别“火爆”,每周五晚上的课堂里大学生们济济一堂。“来自全校文理科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有,甚至还有药学系的学生从枫林校区准时赶来邯郸校区上课。”教课的郑桂珍老师说,大学生争修此课的热情让她意识到性别教育在校园里的“市场”很大,上过该课的一名女学生就感慨地对郑桂珍说:“这门课为我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

  高校设性别教育课非常及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信息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中国女性获得了“男女平等”的新空间。然而,平等的机会并没有带来平等的结果。有关调查表明,无论是在学业、就业,还是在工资收入、事业开拓等层面,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家庭对女性的期望,甚至女性对自身的期望,都明显低于男性,导致女性的整体素质水平、综合竞争能力低于男性。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人们对“社会性别平等”认识的加深,不少女性已经无法忍受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她们不再拘泥于旧的性别观念,而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带动了全社会对性别意识的关注。

  “中国社会转型给两性平等带来一定的困难。”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认为,性别教育有着周而复始地从“零”开始的特点,当前应该强化性别教育,“促进男女平等,使之和谐共生是非常必要的。”他认为高校开设性别教育课程非常及时。因为高校如何“塑造”女大学生将关系到她们不久的将来如何“定型”,关系到中国女性新生代的整体形象和水平。

  通过调查测试“对症下药”

  性别教育引入课堂,“窗口”一旦打开,该如何引导大学生接受有益的知识呢?开课的几所高校都在做着积极的尝试。华东师范大学的耿文秀老师从80年代开始就从事性别研究,她十分注重在其主讲的《女性心理与成才》课上作些相关的调查和测试。“我在课上曾做过一个调查,有3/4的女大学生认为踏上社会后,与男性的竞争太困难。”了解这些情况后耿文秀“对症下药”,努力通过讲课让这些学生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以便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准备,顺利踏上社会。而郑桂珍则在她的课堂上不时地开展一些小型的辩论赛,让大学生在热烈的探讨中接受知识。上海大学的性别教育课程将有10名教师轮番上阵,学期结束时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师讲授的内容写论文,以便拥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

  据悉,目前不少高校正在努力使性别教育课程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一套《新世纪性别教育读本》也开始进入高校性别教育的课堂,部分高校还将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相关的师资培训。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