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随想(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于渊 寂寂的夜,拜读朱晓进教授的论文<<标示了一个时代的美学观念>>, 忽又忆起先前所读的一些美学的书,论,想起以前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似有思绪起.美学作为一门年轻又古老的学科,自古以来多少先哲为了揭开她的奥妙,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可是由于它的现象是那么的复杂,审美的感受又是那么的复杂,到今天,依然是众说纷纭,美感亦终被称为了 “千古之谜”.有此思,今夜,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谈谈美. 1 人的境界决定美的境界 我们都知道, 美在审美活动中.雄伟的高山,寂寂的树林,皎洁的月光,奔腾的俊马,优美的诗歌是美的,可是我们是否知道,如果没有人的审美活动,如果你不去体验及感受,那么就没有美.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宇宙洪荒,无所谓美亦无所谓丑,犹如无所谓善,无所谓恶一样.那么,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他的境界自然就决定了美的境界. 人所处的的时代,,民族,生活阶层,学识及修养不同,美就不同.如中国古代的某一时期,女性就曾以丰腴为美,另一时期,又以楚腰纤纤掌中轻为美.有的非洲部落到现在依然脖子越长越美,又有的部落以鼻孔与舌尖穿环为美.但其中,人的学识及修养尤为重要.在此,我想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不会有什么美感”提出些不同的看法.人的经济状况对美的境界没有直接的决定意义.我想他如果是个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那么即使他是个忧心忡忡的穷人他也会对最美的景色产生美感的.在中国,自古就有饿死不食嗟来之食,渴死不饮盗泉之水,用自己的生命创造崇高的人格美的志士,晚年困顿的杜甫在饥寒交迫中照样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的千古绝唱.曹雪芹更是再穷困交加中写出了不朽巨著<<红楼梦>>.而同样作为忧心忡忡的穷人的我,每每读到义山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时,也依旧会有沧然茫然之感. 因此,作为特定的时代,民族中的审美主体,它的学识,修养不同,美的境界自然就不同,理解了这一点,就自然可以理解为什么自古就有知音难觅之叹; 理解了这一点,就自然可以明白其实贾府的焦大亦是有可能爱上林黛玉的,不会因为她出的汗是 “香汗”,而劳动人民出的汗是 “臭汗”就体会不到她的美.(鲁迅先生在论述美的阶级性的时候认为由于阶级的不同,贾府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 只不过在他眼中的黛玉之美与宝玉眼中的黛玉之美不同而已. 2 审美的差异性是有高下之分的 焦大眼中的黛玉之美与宝玉眼中的黛玉之美的不同,其实就是特定的时代与民族中的不同境界的审美主体对相同的客体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差异性,而随着阅历的增加,年龄的虚长,我越来越感到这种差异性是有高下之分的,不能简单的说多元性与差异性了事. 如苏州园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可我有一些做导游的朋友常对我说,任你把个小园子说的天花乱坠,他的客人就是说没多大意思.我只能跟她们说,苏州园林之美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的人来慢慢地体验的,本不是那些行色匆匆,走马观花的游客所能完全体验的. 自然美如此,艺术美则更是如此.后主有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被后人誉为古今写愁之一绝 .那是由于后主之愁大而国破家亡,小而命运悲惨.昔之帝王,今之囚徒.加之自己深厚的文学底蕴,大之眼界,深之感慨,凝结其中.王国维能体验到这些,可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 “商女”能体验到吗?(当然 “商女”对此词的审美体验还是会比许多的无知无识之徒高的多.至少她们还是能体验到 “凭栏袖拂扬花雪”的吧.) 同样,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沉沉的父爱曾令多少人留下过感动的泪水,可是即使老师作了最详尽的分析,你去问一个初中生,他能体会到多少?(我个人甚至认为,此文放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简直是一种糟蹋。)又如盛诗澜先生所说:“一篇<<荷塘月色>> ,多少人读,又读了多少年,可又有多少人真的读懂了那片荷塘,那片月色?”甚至他说,经老师的喋喋不休的对比喻,叠词与通感的分析,连初读的一点兴味,感受到的一点清清淡淡的美都消失了,直到后来,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失败的他,在一个凄凤冷雨的夜,重读此文,才忽然有了真正的顿悟,读着读着,心中的委屈,似乎被那淡淡的月色融化了.那袅娜的荷花,别有凤致的荷叶,摇曳在眼前,蝉声与蛙声也仿如小提琴的名曲,安慰着他的心灵,不由得发出感慨: “多美啊!” 我们说,先生此时对此文的美的体验,那是不止要高出年少初读时多少倍.没有人生阅历的增长,没有学识的提高,能有如此的真正的巨大的美的体验吗? 因此,回到上文,我想很俗地讲那就是尽管焦大也能感受黛玉之美,可是宝玉眼中的黛玉之美,雪芹眼中的黛玉之美那一定是要比焦大眼中的黛玉之美要美得多. 3 不同的审美体验几乎是无法沟通的. 在教学中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一次经历,那时我在教香港某位作者的<<故乡的榕树>>,为了使同学进一步理解海外游子的那种乡愁,我补充了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可当我朗读讲解完后,同学们的茫然的眼神告诉我,他们没什么感受,甚至在我读到---到后来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土丘 母亲在里头 我在外头---时,竟然还有同学在笑.当时我有些愤怒,可出离愤怒之后,我忽然感到,其实在许多时候,不同的审美主体由于时代,民族,学识,修养的不同,对相同的客体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差异性,在许多的时候几乎是无法沟通的.如一个球迷在看一场精采的球赛时,他会感到如痴如醉,会体验到巨大的美感,可同样对于一个不喜欢足球的人来说,这90分钟可能就是一种煎熬,而且无论你如何的向他解释如何如何的精彩,他都是无法与你有一般的感受的.那么,丝毫没有离乡之悲,丧亲之同的学生他不理解此时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原谅的. 同样,我非常喜欢莫扎特的音乐, 而且自己在欣赏之中亦颇可体验到许多的美感.可是我知道同样的音乐在大师的耳中那感受与我是截然不同的,那定是比我的感受要醇厚,深刻,清新,优雅的多.而且我也知道,此中微妙之处,大师们即使用最通俗,详尽的语言来向我描述,我依然是无法体验到大师们的高层次的审美体验的. “道可道,非常道” 人在那一个层面之中,那他的审美体验也就只能在那个层面上,丝毫无法勉强. 足球,音乐如此,文学作品的鉴赏则更是如此.那 “闲敲棋子落灯花”空灵优雅的落寞,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悲凉萧条的壮阔,那 “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幽雅,也就是仅仅你自己去细细的体验吧。 那么,我们是否由于如此就在教学中不要去指导学生进行美的鉴赏了呢?不,正因为有这种审美体验的高下之分,我们才知道只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学识修养,不断地去尝试去体验那各种不同的美,那么美的新天地,新境界就会不断的想你展现.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多年之后重读好的旧文的时候,或是以新的角度或方式去体验已阅的内容的时候,会有许多新的感受与体验.人们不断的发现自身,超越自我,体验到更高的审美愉悦,那是多么的快乐啊.佛之 “顿悟”, “ 朝闻道,夕死可也”此之谓也.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时的关于审美的差异性方面的一些感想,虽然十分的粗浅,确是我的一些真实的想法,敬请先生贤达指正. 于渊 2004 10 作者邮箱: yuyuan99999@sina.com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