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个“死了”从何而来?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网友:易其洋 

  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其中使用了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整篇文章都是十分简单的词语,毫无文采可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指出,现在儿童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扰。( 新华网郑州2月10日电)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指的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生动、形象、有文采,文章就会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词语是写作的基本材料,是建筑文章这座楼舍的砖瓦木石、钢盘水泥。积词成句,积句成段,积段成篇。词语贫乏,就不会有好的句子,也就没有好的段落,也就成不了好的文章。汉语词汇十分丰富,有的几个词表达相同的意义,有的一个词又表达不同的意义。写景状物,叙事论理,表情达意,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就要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还不到家,有时难免出现用词不当,用错词语,表意单调的情况。但一篇短文中“死了”一大片,就不仅仅是“像个瘪三”让人不忍卒睹了,更让人想问问:这72个“死了”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浸润,离不开大人们的言传身教。社会各行各业对文字的使用方式和水平,对孩子们学习语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说我们的图书出版行业,打着“轻松阅读”、“浅阅读”的招牌,将优秀的古典名著、名作改写成“白语”,甚至将文字隐去,仅以一些漫画“说故事”,还自称是进入了“读图时代”。这样的书,读起来轻松是够轻松了,但除了知道了“三国演义”谁比谁厉害,“红楼梦”里谁跟谁“打得热火”,那些优美得让人回味无穷的诗词歌赋,那些精炼、准确得让人叹为观止的遣词造句,则由于难懂而被孩子们抛到了一边,也被家长和教师们日渐冷落。一字一句“啃”名著、原著的人少了,大吃特吃“文化快餐”、“贩卖品”的人多了。

  再说我们的儿童影视剧创作,多年少出新品,精品更是难见,孩子们不得不去“哈日”、“哈韩”,而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理,译制时往往不会在语言上下大功夫,“信雅达”更是无从谈起,翻译直来直去,语言大都枯燥无味,如同白开水,毫无文采可言。一些影视剧说是拍给成年人看的,却“幼稚”得可笑,成年人不屑一顾,倒是很合孩子们的胃口。这些电影、电视剧胡拉乱扯,表达惊奇必然“哇塞”,恭维美女必然“你好好漂亮”,语言浅薄低俗不说,还经常乱用词语,“自创”词语,极尽糟蹋之能事。但孩子们觉得好笑、好玩,不仅听了,还记住了,写作文时也会拿来一用。“无厘头”搞笑大师周星驰的一句“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我的面前”成了许多年轻人心目中的“经典”语言,此类表达,在古典文学中随便找几句,不知美它几倍、深刻它几倍!导演李少红在电视剧《大明宫词》台词中稍稍“唯美”了一下,竟有人说太文气了,好多人听不懂。

  这几年,不论是大陆,还是港台歌坛,说是“星光灿烂”,实则“泡沫翻腾”。为何?好的词作家如凤毛麟角。好多所谓的偶像派歌手在歌台上活奔乱跳,哼哼叽叽,仔细听听那歌词,要么是无病呻吟,要么是不知所云,要么是空洞无物,要么是淡而无味,要么是狗屁不通,但中小学生却奉若至宝,一首首背得滚瓜烂熟,张口就来。但要让他们背几首唐诗,读几篇宋词,却是打死也不肯,直说”没味道”。还有那些“今年过节不收礼”,“漂了、泡了”、“痔在必得”的恶俗广告语,也在时时影响甚至异化着孩子们对语言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春节前读到一则报道:北大举行自主招生和特长生选拔考试,要求考生结合时事,对出“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根据“神五”发射成功而作)的下联,千余名考生大部分竟傻了眼。过年后的报道说,今年春节的拜年短信如春潮涌动,以年轻人为主力发动的“拇指经济”火爆得令人咂舌。许多短信美则美矣,却是你从网上抄来发给我,我转发给他,他转发给你。自创精美祝福短信,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魅力与韵味令人陶醉。古人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佳话,更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精益求精。时至今日,如果中华学子张口会说“ABC”,却被一副对联难倒,如果连几句像样的祝福短信也是只会“转发”,不会“原创”,如果600个字的作文中竟有人用了72个“死了”,就不单单是小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汉语文字能不能很好地传承的问题了。这确实值得我们忧虑和警醒。

  相关新闻:600字作文有72个“死了”儿童语言为何日趋贫乏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