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宽度----对中学散文教学与写作指导的一些反思(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反思 手机版


于渊  

                      一

散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它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写作能力,同时由于它大多文质兼美,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更能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地重视之。可是现在的中学语文散文教学与写作中却存在着不小的误区。

                        二

   首先就是散文的形与神的关系方面。自小学而中学,我们在分析散文与指导学生写作时最多挂在嘴边的经典就是:形散而神不散。而中学语文写作指导中也明白无误地指出:“散文往往以神驭形,因形见神,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又引用了秦牧的话:“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用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为整齐的珠串。”可事实真是如此吗?下面我们不妨来解读一些散文名作。

    例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故乡的胡同》,作者用沉郁的语调诉说着自己的自小及大的种种生活的感受----儿时在胡同里的幻想,教堂的钟声引发的思索,回忆自己的同学及如何学会了 “谄媚与防备” “看见了孤独”,插队双腿残疾后回城工作,如何对未来总是抱着过分的希望,又写了母亲的过世带给自己的创痛,恋爱又如何使自己的心魂从轮椅里站站起来。又说不是我生活在胡同中,也许是胡同构成了我的生命。最后又思考道”这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漫展及弯弯曲曲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命运的构造?”----真是”思接千载”,可是无不与故乡的胡同紧密相关.形还是那个形,却蔓展出了那么多的思绪.

又如现代汉语的经典名篇<<背影>>, “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见洪宗礼主编《语文》初中第四册第8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但在我看来,《背影》的讲读史上,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大应该的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相情愿地“提纯”、“净化”。

           我们知道,《背影》是回忆性的散文,在《背影》文章与"背影"故事之间相隔了整整八年(不是二年),而八年的时间可以有多少事情发生!且不说有关传记材料里的朱自清与父亲的那些龃龉与不欢,就是在《背影》文本里,作者也照实记录了一些,只不过把话说得简约、含蓄,需用心读才能破解罢了。--我指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

           而我要说,虽然很多人注意到了文末一段的重要性,但很遗憾,迄今还是未曾见有人话讲到点子上:正是在这文章的这里,隐藏着《背影》之所以"好"的最大秘密,也蕴含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潜质。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体会。第一, 在主题内容和思想上,朱自清虽“只是写实”,却真切地写出了父子这样的血缘关系,也会有摩擦,父子这样的亲情也会有波折;揭示了“月有阴晴圆缺”,世俗复杂、人人都可能出错的客观现实。这样,“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的经典主题之外,还包含了儿子的愧疚、忏悔之情,这在作品表现的诸多情感中也是极具分量的;而且由此,《背影》便不再像一般同类作品那么简单、浅显了,即或可能失去了“纯情”,却是结结实实地收获了家庭、人生等多个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

           同时,如果我们在更深的层面上解读此文,我们就会体会到文中除了以上的体验之外,还处处隐现着中国的老百姓千百年来长期一直在大而悲凉的那种社会背景之下自生自灭生存状况,而此种状况之下的他们只是也只能依靠家族的力量,亲情的力量进行自救,而不是我们的政府。此种状况一直到今天依旧有时若隐若现地存在。我们不妨想一想,当我们有困难时,我们有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背影>>的这个 “形”里,原来包容了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联系<<故乡的胡同>>,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无非是选择一个特定的物象作为载体来展开自己的思绪的翅膀.几乎是 “一颗珍珠缀满了红线”.

            在此,我们不妨再来解读一篇有关我们苏州的散文,那就是余秋雨先生的<<白发苏州>>.此文把苏州作为一个抒情的起点,先由中外对比的角度写起,写到每一个中国人心底都有一个江南梦.苏州是中国文化的宁谧的后院,是农业社会文人的精神飞地.中国文人常用山水意识来对抗王权意识.又写自己 “反正已经老了,去学那份追随之苦干什么?”---不仅是写苏州,其实更是写作者自己.最后还写到了沉静苏州的 “金刚怒目”的一面.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反思,又提出了如何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之下发展现代化?真可以说是形不散而神散.

           因此,恰如南师的沈允文教授所说形散而神不散不过是散文的一种写作方式而已.对此我是深以为然. 其实如果我们再去仔细地读读鲁迅的《藤野先生》,就会发现,文中的藤野先生也仅仅是一个鲁迅先生寄托自己当时心情的一个情感符号而已,在所谓的怀念、爱国、战斗的决心之外,更深处表达的是先生当时的孤独与寂寞的心绪。我想,要是把“形神论”当作“放之古今而皆准”的理论,恐怕古代的许多散文大家的作品,就要被出示“红牌”。中国是世界的散文大国,源远流长,品类繁富,怎么能用一个简单的、刻板的公式把它框死呢?

总而言之,其实,许多的优秀的散文并不是什么 “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形神之间对这些名作的解读的宽度就是你生活的宽度、思考的宽度。短短一篇《背影》就有也可以有你自己的悠长的生活、情感乃至思想的历史。好的文学作品不怕、甚至是非常需要这样的解读与移情的,对此,现代文学理论是早就言明了的;而且,恰恰是这些作品因为有无数读者的反复阅读,所以越读越精彩,越读越经典。

                        三

            可是,问题却还不仅如此,我们的语文散文教学在纠缠于什么形散神不散的 “原则”之下,却忽视了散文学习与写作的最重要的内核,也是最重要的要求,那就是“真实”. 如果说小说可以说是对个人或群体生命状况的起飞,那么散文就是对之的追忆与确认. 我想无论你是写亲情、或是友情、或是爱情,也无论你写什么花鸟鱼虫、还是厨房书房,唯有真的才有可能是善的,美的。优秀的散文无不是抒写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真实的感悟。也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时代的伤痛。如果说小说可以虚构,那么散文是不可以的.叙事类散文必须真实的叙述,而抒情类的散文也必须抒发最真实的情感,一切矫揉造作的伪散文,伪名篇都要赶出语文教材.要知道,面对它们的可是还是那么相对单纯与幼稚的心灵啊!以下我想先就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 “经典”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谈谈杨朔,杨朔以优美的散文著名。而杨朔最优美的散文,如收在语文教课书中的《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都写在1961年。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些散文写的都是一些被普遍认为美的好的东西。同时,借物抒情,他也通过描写这些东西来表现他的感情。

 例如他写荔枝蜜: “吃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他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他愿意置身在劳动人民的队伍里,不做高踞于群众头上的精神贵族。

他写茶花:“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砂,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

他写浪花: “老泰山(文中的一个人物)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浪潮,激扬飞溅,早已经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我想,也许我们不能说他的观点与想法、抒发的感情不对,但是如果联系一下当时的社会现实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此类散文至少是违反了散文的真实性原则的。那时的社会现实是如何呢?我们不妨去问一下自己的父辈。 1961年,正值大饥饿的年代。由于自然灾害与当时的经济政策的失误,全国有几千万人被饿死。许多人得了浮肿病。而且不仅严重缺乏食物,也严重缺乏别的东西,比如,纸张,布匹,做饭用的锅子,吃饭用的碗,小学生用的作业本子,全都买不到。这种灾难不仅造成了生命的死亡,而且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在家庭中,人们为食品而起纠纷,在社会上,人们为了得到一些生活必须品而不惜道德上的亏损。可是在杨朔的散文中我们全看不到这些,虽说从杨朔那一时期的文章看,他常常在外国;在中国的时候,也总在旅行,住在风景区的旅馆里,比如,在广东的从化温泉、四季如春的昆明,北戴河。他显然是一个有些特权的人,也许没有饿肚子。但是我想只要他不是聋子瞎子,他一定不会不知道当时普通人民正在经受怎样的苦难。1961年的普通人民生活里没有蜂蜜,饥饿与灾荒中的祖国至少那时也不会太像含露乍开的茶花。

     其实,同类的问题在其实在许多的 “老经典”中其实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的同志在文章中也曾谈到过,在此我也不做过多的论述了。

老教材是如此,那新教材又如何呢?在此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一些新教材所选的散文,如职高语文第三册的《读海》,教参告诉我们:“文章分成7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海的内涵”。可是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解读的是什么呢?先是海真蓝,我想跳下去,又想为什么不从海面上走过去;再是开车来到海边,一直开,继续开,我说停下吧,司机还是向海里开;再写在海边如何看到 “海既对礁石戏弄,欺侮,吞噬,又对之爱得狂热,爱得流泪,爱得矢志不已。又写礁石是如何痴恋着海,崇拜着海,却又拒绝着海”。又再写自己拼命扔石块却扔不远,于是感慨海真大,大的我够不着。最后说:“大海啊,我读懂了你啊,我明白,我明白,退下去的是成排的泪水啊”。读到这里,学生无不哑口无言!课余同年级的老师谈之也无不茫然。

这里那有什么对大海的不同内涵的感悟,有的只是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所谓的 “移情”也不知是移了什么样的情,是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绝望的爱恋?或是畸型的情感?

     所以,如果说在此对杨朔们的批评有些过,因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也许他只能这样写,但是在今天如果还把这些散文当作范文来指导学生那就大大地不应该了。而对《读海》之类的伪美文,如果教师不加自己的判断仅仅按照教参与阅读指导对学生进行讲授的话,还在那里大谈什么结构之美、意境之雅那简直有些误导之嫌了。

其实,失去了 “真”的散文,那里还有什么意境可言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对此做了非常好的论述,他认为意境不仅是景与情的结合,更应该是作者的真切的感受。如 “云破月来花弄影”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弄”与“闹”,写出了作者独特的,真切的感受,这样就“不隔”,“不隔”才有意境。而意境的不同,归根到底应是创作主体的独特的精神空间的物化,外化而已。如果没有创作主体对宇宙万象、人生的独特的、真实的感悟,而是用一些美丽辞藻的堆砌,无病呻吟的梦呓、政治意识的物化来创造意境,那么我想不仅无法培养学生健康的美感,如何正确地来欣赏文学之美,甚至对他们的健全的世界观的养成都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必须要对此引起重视。因为有时我们老师自己在多年的教学此类散文的惯性思维的影响之下,认为散文作品与学生写作就应该表现一种向上的时代精神。在课后的讨论中,有的老师就是如此说的。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者在突出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以后,先是“忽然想 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于是信步来到荷塘边,并对“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作了一番尽情的描写。很显然,作者此时“忽然”想起荷塘,并不是因为他对荷塘有看特别深厚的感情,特别深厚的感情,也不是特地为了对“素雅”、“恬静”、“朦胧”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深情的赞美,而只是想借“今晚的荷塘”来排遣内心的烦闷。当这一努力失败后,作者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其实这是作者为排遣内心的苦闷再次所作的努力,结果是再一次失败了。这样的选材,这样的构思,深刻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充分体现了作者力图寻找解脱但又无能为力的心迹。我们在感受那无边的荷香月色之余,不也清晰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种内心的由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而引起的烦闷,无奈的心绪吗?再有郁达夫先生的名作《故都的秋》。在此文中,作者先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对“故都的秋”作了归纳,接着,作者分别选取了能体现这三个方面特点的景物如“蓝色、白色、粉红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声”和“透着浓浓凉意的秋雨”等作了描绘。作者之所以要着力描写故都这些带有“清静感”和“悲凉感”的景物,而不去描绘火一般的香山红叶和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其主要目的恐怕正是想借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寂寞与忧思。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并且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在教学实践中对此类作品就要求老师帮助学生来消除时代的隔阂。让学生体会久经颠沛流离生活的郁达夫,如今终于回到故都北平的天地里,心中的多种复杂的感受。在讲读中,使学生渐渐感悟到作者的心态意绪,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而一旦进入了这种审美境界,那么文中作者落寞的“负面”情绪同样会使我们有美的体验、大的感动、深的体会。

                    四

    再者,我们在中学散文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分析轻感悟的问题。其实优秀的散文作品必须是一个活的整体,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分割的。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到着一点。对许多优秀的散文名作,在讲授时不必作太多的支解,要努力使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整体的进行感悟,然后进行适当的鉴赏分析指导即可。要知道,一本《庄子》如果在阅读时不去体验它对生命的思考、人生的感悟,那么无论你对之如何读得熟、译得准,甚至倒背如流,也最多不过就是在看一本小童话故事书而已!记得在去年准备《荷塘月色》的教案时,课本的后面引了盛诗澜先生的一段话,使我感触很深,不妨引在此文中与诸君共思。 

    那段话是这样的:“ 一篇<<荷塘月色>> ,多少人读,又读了多少年,可又有多少人真的读懂了那片荷塘,那片月色?”甚至他又说,经老师的喋喋不休的对比喻,叠词与通感的分析,连初读的一点兴味,感受到的一点清清淡淡的美都消失了,直到后来,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失败的他,在一个凄凤冷雨的夜,重读此文,才忽然有了真正的顿悟,读着读着,心中的委屈,似乎被那淡淡的月色融化了.那袅娜的荷花,别有凤致的荷叶,摇曳在眼前,蝉声与蛙声也仿如小提琴的名曲,安慰着他的心灵,不由得发出感慨: “多美啊” !

   在课后与学生的闲谈之中,许多同学告诉我,其实此种感受他们也有,可因为自小学而今十多年里,语文的散文教学课就是这样上的(包括我自己):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或者物----人---理,不论什么好的文章(越是好的散文越是如此),不把它支解得四分五裂决不罢休。不然的话,老师自己心里不踏实啊!学生考试考不出怎么办呢?! 

    可是,正由于如此,才使得我们的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整体感悟能力严重欠缺。在教学中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一次经历,那是去年我在教<<故乡的榕树>>一文,当时我声嘶力竭地讲授着文章的结构、主题、写作特色,讲现代人如何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为了使同学进一步理解海外游子的那种乡愁,还补充了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可当我讲解完后,同学们的茫然的眼神告诉我,他们没什么感受,甚至在我读到---“到后来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土丘  母亲在里头   我在外头”---时,竟然还有同学在笑。当时我有些愤怒,可出离愤怒之后,我忽然感到。这能怪我们的学生吗?他们感受过什么是乡愁吗?其实,这些离家来求学的同学,他们也是有许多的思乡情绪的。可我们老师什么时候教他们去细细地体验过乡愁的滋味?其实这二者也许在深广度上有些不同之外,本质上不是同一种情绪吗?这样一讲,他们不就理解了吗?

    所以,在许多时候,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不是仅仅叫同学去死记硬背什么中心思想、写作特色,更重要的是要使同学感悟作者的心态意绪,进入课文的情境,进入一种美的境界,在此基础之上来体悟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象之美,生命之美,进而根据自己生活的宽度、思考的宽度来解读之,升华之。当然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如果不是如此,那么无论你讲解的多么完美,面对的将依然是那茫然的眼神!因为这里牵涉到一个审美体验的差异性问题。甚至这种差异在许多的时候几乎是无法沟通的.如一个球迷在看一场精采的球赛时,他会感到如痴如醉,会体验到巨大的美感,可同样对于一个不喜欢足球的人来说,这90分钟可能就是一种煎熬,而且无论你如何的向他解释如何如何的精彩,他都是无法与你有一般的感受的。同样,我非常喜欢莫扎特的音乐, 而且自己在欣赏之中亦颇可体验到许多的美感.可是我知道同样的音乐在大师的耳中那感受与我是截然不同的,那定是比我的感受要醇厚,深刻,清新,优雅的多.而且我也知道,此中微妙之处,大师们即使用最通俗,详尽的语言来向我描述,我依然是无法体验到大师们的高层次的审美体验的. “道可道,非常道” 人在那一个层面之中,那他的审美体验也就只能在那个层面上,丝毫无法勉强.  

     足球,音乐如此,文学作品的鉴赏则更是如此.那 “闲敲棋子落灯花”空灵优雅的落寞,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悲凉萧条的壮阔,那 “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幽雅,也就是仅仅你自己去细细的体验吧。   

    那么,我们是否由于如此就在教学中不要去指导学生进行美的鉴赏了呢?不,正因为有这种审美体验的高下之分,我们才知道只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学识修养,不断地去尝试去体验那各种不同的美,那么美的新天地,新境界就会不断的想你展现.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多年之后重读好的旧文的时候,或是以新的角度或方式去体验已阅的内容的时候,会有许多新的感受与体验.人们不断的发现自身,超越自我,体验到更高的审美愉悦,那是多么的快乐啊.佛之 “顿悟”, “ 朝闻道,夕死可也”此之谓也. 

    当然,对此也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一方面,毕竟有些散文,如《茶花赋》、《香山红叶》、《荔枝蜜》、《秋色赋》、《猎户》等等,本就是用物----人----理的模式制作出来的,那么把它支解开了分析本也无所谓。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好的散文如《荷塘月色》《红尘之上》《背影》等,我们就不可如此。如果依然把它弄的支离破碎,那么直接的后果也许就是使学生(其实同样也包括老师)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热情消失殆尽,文学鉴赏的美感也无从谈起。对普高的学生来说,有高考压在头上,也许问题不大,但是对我们职高来说,如果学生真的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那后果也许就非常严重了。说句重的话,如果连语文教学中最美的散文教学都无法激起同学的学习兴趣,感受不到美的体验,那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来说,那是一种失职! 

                      五

    那么,在语文散文教学中存在着的这些问题,同样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散文写作。在此我们不妨来看看学生写作的现状。一到写作文,教室里总是一片哗然,叫苦连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交作文的时间总是拖得越长越好。勉强挤出来的文章也是三,四百字,涂涂改改,空话套话一大套,有时我都不知如何批改了。为了解为何同学如此怕写作文,我做了一次民意调查,叫同学写小纸条,上面写自己对写作文的体会、观点、为何怕写、写不好?结果是同学写得很好,总结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生活无感悟,不知写什么好。“没事可写,生活很无聊。”“不是不想写,没有生活经历,不知写什么 ”?

二是即使有了想写的题材,也缺乏严密的构思,写不出优美的意境。“知识面狭窄,语文书上的课文大多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学非常的失败。”“缺乏联想,不知如何下笔”。                                       

三,是写的作文老是那几个话题,想写的不敢写。“不是怕写,只是不想写,因为写来写去都是差不多的,没什么可写的。”“范文中空话、套话太多,无聊的话题太多,写作的限制过多,眼界太小”。----真是让我感慨万千,我们千万不要太小看了我们的学生啊!其实许多问题他们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想多说而已啊!

那么面对如此种种,而作文教学在语文中又是那样的重要,我们应如何来改变此种状况呢?在此我不想来多谈修辞,结构,修改等具体的写作指导,仅想就上面同学所反映的现状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想,首先对于第一种情况,老师要使学生明白,其实可写的东西很多啊:家庭、学校、社会、世界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只是有时视而不见罢了!我们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而老师在写作指导时也应该使我们的同学知道 作文不是政治教材,我们应该写自己关心的话题,选自己身边的材料。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招生院长哈格顿先生所说:“1、作文是整个申请的主心骨,但同学们要知道,我们的作文不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也不是写给招生人员看的,阅读你的作文的对象应该是年你的亲人与朋友。2、不要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作文应该是在讲述一个你很想告诉别人的故事,反映自己的一种心情。3作文中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理想中的你。有人说应表现自己美的一面,但我认为应该表现你的两面,但无论你想表现哪一面,都应该是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那一面 ”。对此我深以为然,如果说名作家的作品要有博大的社会使命感,站在文化的高点之上来阐述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的话,那么我们职高的同学的作文至少也不应忽视自己内心的彷徨,中考失败的痛楚,面对即将踏上的社会的迷茫!而不是一写作文就是“要拼搏啊”“我们要保护小青蛙啊”“小草的精神是多么使我感动啊”“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啊”此类的多少年写来写去的话题。

第二,平时要多阅读一些课外的书籍。课外阅读对语文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我想无论提高到什么程度都是不过分的!我们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写诗也会吟”等带有真知灼见的指导性意见,现代语文教育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要知道,要想写好文章,单靠读课本选的所谓范文是远远不够的。一小卡车红砖,可能连一座平房也筑不起来,要建高楼,没有几十万立方米的建材是不行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没有读过几十本名著,没有读过几十本杂志,没有读过几十首诗歌,没有受到过一定量的文学精品的熏陶,能够写出多么精彩的文字吗?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我们应该要尽可能地增加同学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且,如果同学可以如此做到的话,那么我想什么结构啊、文采啊,都难部倒你。要知道,许多优秀的散文本就不是在那里苦思构建出来的,而是一气呵成的啊。在教学中,就要以课文范文为基础,尽量大地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尤其是我们职高同学绝大多数都将在不远的将来踏上社会,语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些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不至以后发生如台湾歌星李玟的"曹雪芹在哪,叫他也给我写首歌"的笑话。

因此,对于学生看一些课外书,我想只要不是淫秽与反动的,我们不仅不应该阻止,甚至还应该大大提倡!在此我想对那些动不动就在晚自习没收同学阅读的课外书的老师们说一声:不要这样了!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还是有鉴别文学作品好坏的能力的。不然光靠语文教材上的那几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你还能指望学生写出什么好文章?

以上是我对中学语文散文教学与作文指导的一些粗浅的思考,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于渊  

                                       2004 1  22

 

    

            

     

  

        作者邮箱: yuyuan99999@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反思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