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人实现社会交往对话一种需要(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德育论文 手机版 | ||||
林一平 浙江省临海市教育局教研室 邮编:317000 人生活在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①人的这种交互需要是人类维系自身的生存的一种需求,因为人如果单凭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在自然界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只有和他人发生相互作用,共同进行生产劳动,才能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从而得以生存。人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共同创造了物质财富,以维持自身生命的存在。同时,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创造能力,形成了更有助于自己生存的东西——文化。关于文化,通常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语言,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②因而有的学者说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东西。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具有理性,人理性的表现是创造了文化以弥补跟动物相比的不足(生物构造方面抵御自然),为此,人也可以称作是文化的动物。③人类的创造物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就决定了文化的普遍存在。可以说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的一切生活;一切社会的产物也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无处不在;社会的文化特征是人类区别与非我族类的主要特征。有的学者这样说:社会的结构就是由不同的文化要素组成的。同时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片刻也离不开文化。正如加里宁所说:“我们需要文化,就象需要空气一样。”人们对文化的需要(精神产品)是通过文化的传播实现的,人们通过教育获得了前人的文化成果,培养了自己的文化创造力,从而具备了文化传播交流的基本能力。写作正是人类创造精神产品实现社会交往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是由众多的社会个体的人构成的。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角色、群体、制度是最基本的分析单位。人在社会中占据着由社会规定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这种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就是地位。它通常根据财富、声望、受教育或权力的高低和多寡作出的社会排列。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人们的社会地位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序列,如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职业地位、阶级地位、权力声望地位等。社会的每一种地位都有一整套期待的义务、权利和行为模式,这种与人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就是社会角色。就人的角色和地位而言,地位是人在社会中位置实体,如政府公务员、工人、农民、士兵、教师等都是一种地位;角色是指人在特定的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如政府公务员、工人、农民、士兵、教师等人都各有一套与他们的地位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因而,可以说地位是内容,角色是一种形式,地位是角色的基础,角色是地位表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每天都在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而人们的角色行为的内容主要取决于角色的期待,即被普遍接受了的规定了应如何扮演某一角色的社会规范。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角色行为未必都符合角色的期待,这种实际的行为叫角色表现,尽可能使人们的角色表现符合角色期待是使人们交往有序化的前提。角色使人们能按照社会期待的方向履行自己的行为。在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人们扮演的角色预见他人的行为,并相应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当一群地位和角色相互关联的人组合成的集合体叫群体,它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在社会生活中,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是依据一定的规范进行的。这些规范的总和就构成制度。如上所说,互动性是社会结构内部的一种规律。人的行为活动构成了社会的各种形态,而人的各种互动行为是依照一定的社会地位、角色、群体、制度进行的。写作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自然也依照每个人不同的社会地位、角色和群体的归属以及其生活的社会制度决定自己的言语行为。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同时,当写作主体在自身社会结构归属认同的同时,为了达到写作行为的最佳传达效果,就必须考虑不同社会地位、角色、群体读者的欣赏愿望、阅读趣味及评价,并选择不同的文体和言语,以获得最广泛的社会认同。再有,生活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人也必须符合一定社会制度下话语规范。现实中写作主体违背社会结构归属而创作的言语作品就无法取得读者的认同。下面是两篇学生的习作,都犯了类似的错误。 一件难以忘怀的事 这是一件我亲身经历的难以忘怀的事。 一天中午,骄阳似火,我到舅舅家里去。路过一家木材加工厂,忽然听得有人大喊:““着火了!”我抬头一看,只见木材厂里浓烟滚滚,火势很大,很快蔓延开来。我大喊起来:“救火啊!”但路边的行人都只是站着看,没有人跑过去救火。这时我想起了雷锋叔叔的故事,想起了黄继光叔叔舍身堵枪眼,邱少云叔叔宁愿被大火吞没也不影响部队的行动。于是我勇猛地冲了上去,和木材加工厂里的工人一起扑火,火势真猛啊,在扑火中我的头发被大火烧焦了,衣服也被烧破了,大火烤得人真疼,但是我一声都不吭,一直坚持到底。 后来消防队的消防车开来了,大家一起扑灭了大火。木材加工厂里的工人叔叔都夸奖我,问我是哪个学校的学生,我说:“是雷锋叔叔教我的。” 农夫偷桃 从前有一个农夫,在天宫替王母娘娘管蟠桃园,蟠桃园里共有十三个仙桃。王母娘娘做大寿的那天,派仙女们到蟠桃园来摘这十三个仙桃。她们找不到农夫,发现仙桃少了五个。仙女们又急又慌,急忙跑去把这件事报告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听了马上派天兵天将去捉拿偷仙桃的农夫。 原来,农夫天天在蟠桃园看管仙桃,日日想吃仙桃。前些日子听说,王母娘娘要做大寿,准备派仙女来蟠桃园摘仙桃。他想:“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再不吃就没机会了。”今天早晨起来摘下一个仙桃尝了尝,觉得实在好吃,于是拿来了箩筐又摘了起来。这时,仙女们来了,他挑起了箩筐纵身一跃,来到了人间。 王母娘娘和天兵天将一起来到了人间,追上了农夫,抢回了四个仙桃。农夫想逃跑,被王母娘娘一把揪住,给他以严厉的惩罚:把他化作一座小山,永无超生之日。此山后人称它为浒山,在慈溪市城内。④ 例文一,作者显然是为了表达一种崇高的思想,而犯了虚构以至胡编乱造的错误。在大火面前作者想起了“雷锋叔叔的故事,想起了黄继光叔叔舍身堵枪眼,邱少云叔叔宁愿被大火吞没也不影响部队的行动。”现实吗?作者显然是受一些政治家的报告和文章的影响,但是你是一名学生,生活不是演戏。再说在这种场合你不可能有如此的心理。“假大空”的东西是无法让读者领略到美好的思想感情的。其结果只能是与你原先的愿望相反。例文二,谁劳动,谁受益,谁享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农夫管桃园,摘仙桃吃理所当然。但故事说成农夫偷仙桃,还要受被王母娘娘化成山永不超生的惩罚。显然这违背社会的伦理和道德规范,也不符合人们的正常的思维心理。如果把农夫写成摘仙桃送给天下人,让人间也有仙桃吃的赠桃者、献桃者,这个故事就好了,读者也就容易认同了。 文化与社会是不可分离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文化。文化在社会中起着整合、造就、规范的作用。写作作为一种文化的行为,必须考虑文化的这种社会功能。写作主体必须对自己的写作行为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因为写作的成果一旦形成,多少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是学生的作品也是一样的。下面 是一篇学生的作品。 绝望着说 高二 黄昱 (一) 夜色冰凉。 游荡的人们三三两两晃晃悠悠如幽灵般与我擦肩而过。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无聊,将我淹没于其中。我挣扎着,它无动于衷。 寒风洗面,夹杂着远处灯火的余辉,在空虚的身体间一掠而过。没留下灯光的微热,也没带走内心的寒气。我无所谓有,亦无所失,却又似乎有些失落,那种感觉,苦苦的,涩涩的,时而无味,有如刚呕吐过的胃。 风儿向我而来,又离我而去。因为我,不是它的归宿。然而,风没有归宿,只是朝着某一方向延伸,直到被沉闷的空气同化。 我的心,亦无归宿,甚至没有固定的方向,在迷茫与黑暗中漂泊,直到被死亡同化。 (二) 我是谁?我抓住一个行人,问道。他却只顾扔下钱,仓惶逃走。 妖艳的纸币在寒风中疯狂地扭动着腰肢,又在没有掌声中匆匆退场,退到城市更黑暗的角落。 路边忽隐忽现的烟蒂吐出袅袅青烟,正如一条青蛇,钻入我的鼻孔,然后深入腹地,缠紧了我无助的心。好痛,痛得我仰天长啸,却见天空中唯一的亮点——月亮,也已被天狗咬去了大半了。渐渐的,愈来愈小,小到没有。 (三) 我绝望了。 我的身体定在原地,一动不动;我的灵魂向前挣扎了几步,踉踉跄跄,终于倒在了地上。 迷茫夺去了我的躯体;绝望,扼杀了我的思想。 我终于一无所有,飘飘然升上天去,被天狗一口吞下。 应当说象上文所表现出来的心态在学生中不在少数,青少年学生处在青春期的迷茫和忧郁中,那种孤独无助感,那种四面楚歌的境地,那种心灵的茫然而又无所依托,那种脆弱,那种自我排斥又自大的自我认同,那种内心被空虚噬咬的慌乱,不时出现在他们的言行中,同时也出现在一些略为“理智”的少年的笔下。但是我们在关注、原谅、宽容、理解、尊重的同时,也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要使他们认识到理解和沟通对话是平等的。不顾读者反映的独白式的话语绝不是对话,而读者也是很难理解的。再说在社会效果的角度考虑,单纯的绝望的灰色的话语表述又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呢?即使能在少数读者中产生共鸣,而这种共鸣后果也只能是灰色和绝望的共鸣,难道我们的生活都是灰色和绝望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假如青少年能理解到作为一个子女,作为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应当负起的责任,懂得一切要靠自己去成长,那么你就成熟了。当你摆正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学会立体比较,而不是单向地从纵向和横向进行比较,那么灰色和绝望就会离你而去。看了下面这位同学的文章你就会有另一种感想。 肉·母亲·荷包蛋 安徽太湖中学高三 王小兰 今天是星期天,也是母亲的生日,虽然数学竞赛结束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但我依然决定回家。路上,风很大。它疯狂地扯着我的头发,撕我的衣服,拽着我的车往后拉。我一下一下费劲地蹬着,好久,终于到家了,我高兴地大喊:“妈!”妈妈欣喜地答应着跑出来,看见我却又满脸复杂的表情:焦急、惊讶、责备……“你怎么才回来……”一句话还未说完竟哭了起来。我顿时吓傻了,语无伦次地解释:“数学竞赛——风太大,骑不动……”“你怎么才回来……”妈妈已经泣不成声,却一直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许久,她哽咽着说:“星期三早上家里来客人,你爸称了点肉,剩下一浅碗,我一直留着——想等你今天回来……可是都两点多了,你们今晚又要上课,我以为你不会回来了,就……我怎么这么该死,这么要吃……”妈妈又哭了起来,我这才明白过来。妈妈越哭越厉害,不断地诅咒自己,每一字、每一句像一把把尖刀一下一下地剜着我的心:“我可怜的妈妈啊!” 一碗肉,一碗已留了四天的剩肉,也许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可对一个贫穷的母亲,却是她珍贵的礼物。 我出生在一个贫瘠的小山村,自幼家贫,是“希望工程”供我读书,直到初中毕业。三年前,我考上了这所重点中学,父母不忍心让我辍学,东拼西凑借钱给我交了学费。今年,弟弟也考上了这所重点中学,原本贫瘠的家更是惨不忍睹:父亲的叹息,母亲的眼泪,逼债人的呵斥和侮辱,旁观者的白眼与讽刺……一次一次在我心里打下痛苦的烙印。母亲的泪狠狠地吞噬着我的心,我的心在一点一点地碎裂。心里的血像潮水般往上涌,但我不能哭。我拼命地咬住嘴唇,扶住母亲的肩,想给她一点安慰,却不敢开口,也无从开口。突然,妈妈举起了手,“啪!”妈妈的手落在她脸上也落在我碎裂的心上。这一刻,我彻底崩溃了,嘴唇咬破了血和泪一同流入口中,好腥好涩。我紧紧地抱住母亲,泣不成声:“妈,您别这样,别这样……”慢慢地,我跪下去了,跪在我至爱的母亲脚下,跪在这至深的母爱面前…… 突然我妈哽咽着说:“还没吃饭吧,我这就给你作饭去。”她撩起围裙擦干泪,从抽屉了拿出两个鸡蛋——我知道,那是用换油换盐的——但我没有拦她。我帮她烧火,给她讲我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讲我的老师、同学,妈妈一直最爱听我讲这些,可今天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把煎好的两个荷包蛋盛给我,又用铁铲把锅里仔仔细细地刮了一遍,再用筷子将铁铲上的蛋屑刮到我的碗里。我强忍住眼里的泪,看妈妈认真地、专注地做这一切。仿佛那两个蛋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她不能让它有丝毫残缺。透过泪雾,我看着碗里的蛋和蛋屑,一瞬间,碗变得重若千斤。母亲用歉疚的目光注视着我,嘴里喃喃地说:“快吃,快吃呀,都是我不好,我怎么就那么要吃……”我不敢再听母亲说下去,赶忙搛起一个荷包蛋往嘴里送,泪又滑下面颊。我狼吞虎咽几口就把蛋吞了下去,在将碗里的碎屑一点一点地扒干净。第一次,我毫不谦让地吃完了所有的东西,因为我知道,这样母亲会好受些。 回到学校,我哭着写下了这篇文章,然后用我一天的生活费买了信封和邮票,把它寄给《少年文艺》。因为,我渴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颗母亲的心,哪怕只多一个也好! (选自《少年文艺》2003年第2期) 一个家境贫寒的少女,面对生活的磨难,她并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也没有怨天尤人,她想的是母亲的艰难,母亲的无私的母爱。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她选择了自我的奋斗,从她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我们就可知她的人生的追求。这是一个顽强的少女。面对社会和生活的诸多不平,她没有绝望,而选择了对话,从自省和表达中获得了内心的平衡,进而获取了前进的动力。把写作当作是生活的精神的财富,这正是我们写作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0页。 ②风笑天、陈万柏:《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06页。 ③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357、361页。 ④干忠贤主编:《新编语文导学教练》)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6、82页。 本文选自林一平:《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论》中国文联出版社,第四章第四节。 作者邮箱: 相关链接:德育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