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的课内课外 (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广东教育出版社《案例宝典》

深圳市华侨城中学     张学新

古往今来,山川景物,日月草木,曾勾起文人几多的情怀?吟风弄月与其说是对自

然的讴歌,还不如说是对生命的礼赞。大文豪苏轼活的何等旷达通脱!原本仕途不

畅,屡遭贬谪,庶几有性命之虞,但是,只要活着,他就不放弃机会,就要拥抱自

然造化的一切,生命不在于时间的短长,而在于质量和过程。可不!弃睡起行,邀

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潇洒?试问,庸陋之辈可有此般兴致与襟怀、情趣?“酸”

否?“邪”否?只有走进去方能体味。怎样叩开这些不谙时世的学生的心扉,让他

们能体会其中的况味?本文也许是个不错的尝试!

案例描述:

今夜有月人无眠

今夜,张老师彻底失眠了。

明天就要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了,可对于这一课如何教至今还没有眉目。这是作者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的一篇小品文,作者攫取生活的一个片段,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寄寓于叙事、写景中。叙事、写景、抒情 又都集中于写人。文章虽然仅有84个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当时复杂微妙的心境。要真正理解这种心境,对张老师所教的两个班来说,那无疑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学生生活经历的匮乏,情感体验的稀缺,欣赏能力的低下,又怎能感受成人的内心世界:官场的黑暗倾轧,赏月的欣喜惬意,人生的落寞惆怅……这其中的况味,不谙时事的学生又怎能体会?

但新课改却明确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自主参与,探究合作和实践体验中去完成课文,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体验作者的情感。体验情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何其难?没有入情入境的氛围,又怎能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理世界?人世的沧桑,赏月的悠闲,被贬的苦楚又怎能感受?这着实让张老师头痛。

披衣。起床。推窗。

窗外,皓月当空。张老师的心砰然一动,要是此时能听到舒伯特的《小夜曲》或是贝多芬的《月光曲》那该是何等惬意!要是还有一个知己能和自己一同欣赏月光欣赏名曲那又是什么样的情调?是呀!张老师灵机一动,一个主意爬上心头。

巧借明月抒心曲

“叮——铃——铃——”

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张老师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唰唰唰”一下子就把所有同学的目光吸引过来,黑板上马上出现了一轮明月正挂在树梢的粉笔画。下面马上就有人在小声低语: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张老师心中一喜,马上转过头来:

“对,这句诗正是这幅月光图的最好注解。古往今来,月光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大家想一想,古诗中还有哪些写月的名句?它们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随着张老师的一声令下,语文科代表欧阳“啪”的一声按下了录音机的按键,贝多芬的《月光曲》就像一泓清泉喷薄而出,整个教室仿佛浸在月光里,那悠扬的琴声在每个人的心头撒下一片月光。

教室里月光处处。“月”声琅琅。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思乡之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美好的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真挚的祝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对朋友的思念。

……

在贝多芬如诗如画的琴声中,一句句吟月的诗句款款流出。

张老师会心的笑了。学生的心扉已经被成功打开了,感情的潮水正在放纵的奔流。

“一缕月光能勾起文人对亲人的思念,一轮月光更能引起文人们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为什么平凡的月光竟有如此的魅力牵动着那么多人的情肠?”

“那是缘于人的心境和雅兴。”张老师的话还未说完,以多愁善感著称的白面小生崔浩一句文诌诌的话逗落出班上阵阵笑声。

“不错,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也是写月的,但更多的是月下的景,是何种景呢?又表达了何样的情呢?”

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着黑板:

记承天寺夜游

六个楷书大字赫然在目,教室里顿时充满了夜的静谧,只有学生悉悉嗦嗦的翻书声。

“月光”还在尽情的奔泻。

水中望月分外明

看着同学们专注的神情和认真的样子,张老师窃喜,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已经养成,下一步应该是锻炼他们探究能力的时候了。

“说了句公道话却被贬,大家可以猜想当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此语一出,马上打破了教室的寂静。

“悲伤。”快嘴彭嘉奇终于发话了。

“不对,应该是悲哀和无奈”杠子头王凯不服气的说。

“为什么呢?”张老师快速的追问。

“他即使是对的,但皇帝要贬他,治他的罪,他又有何办法呢?总不能去控告北宋皇帝吧?”

教室里笑声一片。

“不对,应该是轻松的坦然的,因为他从此再也不必‘案牍劳形’了。”

“用文章的原话就是 ——”

“闲人。”同学们异口同声的答到道。

“作者愿意做‘闲人’吗?”张老师反问道。

“愿意。”

“不愿意”

教室里活跃起来。

“要是愿意,干吗睡不着觉,起来夜游?”宦涛瞪着眼反问那些“愿意者”。

“很好,作者为什么要夜游呢”

“寂寞呗!”一同学脱口而出。

“是因为‘月光入户’,所以作者‘欣然起行’。”另一个同学反驳说。

“应该是不甘寂寞,当看到月色后,便欣然起行。”科代表总结道。

“好!”张老师随手将录音机轻轻一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缓缓流出。同学们的心境也随着优美的音乐而宁静。

“如果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像苏轼一样见月起行吗?”张老师幽幽的问道。

同学们笑着摇头。

“为什么古人有此习惯呢?”

“古人都是神经病。”武大郎梁飞脱口而出。

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

“是神经病吗?”张老师笑问。

“不是,这是古代文人多愁善感的表现。”古典女诗人李良桓马上反应。

“说具体点。”张老师投去鼓励的目光。

“因为‘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不正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小李子的话还没说完,教室里早已一片掌声,张老师也禁不住频频点头。

“不错,吟风弄月正是古人追求诗意和浪漫生活的表现,但更多的是借月抒怀,表达心绪,我们来看看作者月夜赏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的又是怎样的心绪?”张老师一边给予肯定一边问道。

“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同学马上作答。

“那是写水。”有同学反对。

“是写水吗?”张老师笑问。

“不对,是写月光像水。‘如’字就说明了这点。”又有同学反对。

张老师颔首赞许。

“那水中藻、荇又作何解?”

“院中种的植物呗。”快嘴彭嘉奇始终不愿被人冷落。

全班哄堂大笑,张老师也笑了,这笑声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对这句话已经理解了。

“那么这幅“月下竹柏图”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开心。”

“平静。”

“坦然。”

“不对,应该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一向以标心立异著称的朱安终于沉不住气。

“好!”张老师拍手叫好,“你为什么这样想?” 

“这很正常,因为作者借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的投影,而写竹柏的投影又是为了写月,可以看到月色之清月光之明,而这一切平添了夜的宁静。但是作者此时身在异乡又被贬。心绪又怎能宁静?”

教室里掌声如潮。

张老师露出会心的微笑:“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白描”手法,下面我们就运用这种手法来写一个片段······”

投影仪上闪出一幅“清水荷花”图。

明月伴我演“苏轼”

听着学生们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张老师终于舒了一口气,学生探究的能力终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虽然学生对作者的感情分析得很到位,但张老师认为这还不是最终目的。还应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发挥其创造性的思维,将文章生活化。见时机成熟,张老师轻轻关掉了《春江花月夜》笑着对同学们说:

“大家体会得很不错,假若让你们借助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作者的感情又该怎样?”

“老师,你该不会让我们来‘模仿秀’吧?”快嘴彭嘉奇接嘴道。

“对!”张老师笑吟吟地点头。

学生们一听说还要表演,马上就争抢着要演苏轼、张怀民。教室里马上“林木” 一片,几十只手不约而同地举了起来。

“好,大家现在两人一组先设计台词和动作,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教室里马上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开始。”随着张老师一声令下,舒伯特悠扬的《小夜曲》从录音机里飘了出来。

“苏轼”吟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踱着方步走了出来。

“苏轼”边解衣边叹息,正欲上“床”——一条长凳。从教室的旁边射过一束“月光”——原来是物理科代表的小灯泡反射在镜子上的光。

“苏轼”坐起,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影成三人”

“苏轼”推窗,吟道:“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过了一会,张怀民出来了。

再过一会,在《小夜曲》的伴奏下,投影仪上出现了藻荇交错的情景。

……

教室里又成了欢乐的海洋。

又一个组上来了。

第三组也上来了。

……

教室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不是尾声的尾声

“模仿秀”让每个学生的脸上洋溢着欢笑,大家享受着成功的欢乐,体味着表演的乐趣。表演各有千秋,有的充满诗意,有的带着风趣,有的充满故事性,还有的简直成了诗词的对话。从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中张老师感觉到大家对文章已烂熟于心了,背诵是没问题的了。

教室里琅琅的背书声比《小夜曲》好听了许多,动听了许多。

“下节课请同学们上网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包括他的诗词,看谁收集的全面。”张老师的话音未落。

“叮——铃——铃——”

下课了,教室里依然琴声悠悠,同学们陶醉在《小夜曲》悠扬的旋律中,回味着刚才那铭心的一幕幕,期待着明天的语文课早点到来。

……

今夜,张老师终于可以轻松入眠了。

案例分析:

此案例打破以往古文由教师一句一句教的窠臼,在充分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对文意的理解把握,更为重要的由以往简单的启发诱导过渡到探究思考、自主合作、师生互动的新颖模式,实现学生探究之乐、成功之乐、学习之乐和合作之乐,让学习主体在自我的思考中增强人文素养。教师的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领导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张老师没有平白的说教,没有断然的否定,没有牵强的附会,`全由学生的见解出发,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充分的尊重学生主体,由此及彼,挖掘作品深层次的意义;尤其是学生在分析“月光图”时得出:以写“月”之静来反映主人公内心的“不静”。这是个独创,它打破了教科书的标准答案,让人耳目一新,很有创意。张老师没有否定,而是给以嘉许。另外,让音乐介入课堂,不能不说是个大胆的尝试,夜的静谧,月的清朗,人的豁达,都被那优美的旋律诠释的淋漓尽致,所选的乐曲也恰到好处,体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既能怡情,又能制造氛围,可谓一石两鸟。

案例讨论:

当然,任何一课都有遗憾。本课也有值得讨论的地方。其一,是先让学生收集苏轼的材料再欣赏课文好呢,还是先上课文,抛砖引玉,再收集资料好,孰优孰劣?其二,教师教古文用语是通俗直白好,还是古朴文雅好?值得我们讨论;另外,让音乐介入课堂也值得探讨,不过,从视、听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也不为过分,但时机如何把握也需要研究。无论怎样,形式是次要的,但形式也是必须的。古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人文性的完美体现,采用怎样的形式更好更快的让学生从这本厚厚的文化宝藏里挖掘出闪亮的珍珠则是我们广大的同行共同的追求。

作者简介:

张学新,男,1972年12月生,湖北襄樊人,湖北大学中文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1995年宜城龙头中学任教,2000年襄樊外国语中学任教,2002年深圳华侨城中学任教,倡导“成功教育”,主张“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至今发表的论文20余篇。

做人做事的体会是:谦虚谨慎,博采众长,勤于思考,努力创新。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