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维度 丰富作文(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鄞州区咸祥中学  刘雪挺   315141

作文时如果重在形式上满足文法取悦于人,那么一些学生写作文时时时小心,处处受制,好比是穿着铠甲参加田赛,步子还没迈出就一心提防绊脚。学生的抒写自我也就成为一纸空文。这样,学生的激情成为明日黄花,写作空间无情地被挤压得无立脚之地;作文这本是最具张力的语言训练最终只能沦落为学生最怕的累任务、苦差事。对此,我们提倡写真事、抒真情、说真话,对矫正作文中的有文无质是很有成效,学生的感情点被激发,摆正“我”的位置的文章,少了“匠气”,多了“人气”;有了生活的气息。然而,不少学生又产生了另一种可怕的错觉:似乎文中有了“我”,就有了打胜天下敌的绝招,就有了一切。纵观许多学生作文,“我”的地位是绝对确保了,“我”的言行、感情与观点赫然在目,但是却给人感觉太单薄,缺少了流淌的色彩,和谐的节拍和丰富的内涵。

当前,教育学研究者提出一个“复杂性范式”,要求在教育中改变传统的单一的、静态的、线性的思维方法,而倡导把非线性的、联系的、多元的、整合的思维方法。“复杂性原则要求我们在思维时永远不要使概念封闭起来,要粉碎封闭的疆界,在被分割的东西之间重建联系,努力掌握多方面性,考虑到特殊性、地点、时间,又永不忘记起整合作用的总体。”作文同其它艺术一样,需要的不仅是单线式的一维空间的美,更需要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多维空间的魅力。正如阅读教学中,教师、文本、学生对话,构成了阅读教学中三维,相比于一维或二维阅读教学,提供了更为活跃、广阔、生动、自由的交流空间和求知的天地。要拓展写作维度,就必须改变单向推进的“唯我独尊”的写作理念,融入观照、对话精神,形成多维的作文思维,自然地给文章赋予了更丰富的信息容量和人文蕴含。通过拓展写作中的多维空间,也让我们教学的思维激活开来,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让学生作文丰富起来。本文将从内容、语言上阐述个人愚见,就教于方家。

一、内容方面维度上的拓展。

“文如见山不喜平。”一篇好文章能否让读者感到精彩纷呈,回味无穷,

主要是由内容上的自我特色与来达到的。神楼拜认为,文化越是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而科学也越要艺术化。作文中,要调动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从而显出时空交换的流动美,视听转移的立体美,绘景状物的色彩美,矛盾冲突的激烈美,真实与虚幻的叠映美,以及学科融汇的组合美。

1、时空交替达到内容的多维性。

生活是时间承续的连贯体,也是空间交织的组合体。人的所有活动都离不

开特定的时空中,那么“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就必然引起作者对时空的重视。在时空的流换中,体会生命的一呼一吸,一行一思,展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文章通过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我”掩门出去,从月光淡淡的,到月光如流水一般独自行走于荷塘之围,直到不觉已是自己门前,轻轻推门进去。作者度过了一段悠然自由地品味“独处妙处”的时光,在其间通过对月下荷塘远近高低、静动声响的描绘,把作者的不宁静的心情与交替的时空揉合。时空流动中使文章不仅富有生活的情味,而且让每一个读者情不自禁地置身于作者描述的情境中驻足、感受,这正是视听皆备、情景合一的艺术效果。

2、矛盾冲突交织达到内容的多维性。

生活就是矛盾。世界因矛盾而五彩缤纷,社会因矛盾而突进发展,而人亦

因矛盾而进行思想斗争,并且由此觉醒、张扬自我。在作文中能反映随处丛生的矛盾,真实表现出人事的冲突中的非线性起伏的实况,就能引起人的反思,实现文本与读者对话的阅读成效。法国作家罗兰·巴特在其作品《恋爱絮语》中,叙述了一个官员与娼妓的故事:这位官员爱上了一个娼妓。娼妓说:“只要您能拿个板凳在我院子里靠窗坐等一百个夜晚,我将属于您。”官员一片痴情,心甘情愿地提着板凳来获爱情餐,可是,却没有坚守到最后,坐了整整九十九个夜晚,站起身夹起凳子离开了娼妓院落。在个充满冲突的故事,文学化地揭示了生活中的许多对立的矛盾:“诱惑与操守”、“坚持与放弃”、“自由与束缚”、“虚伪与真实”、“残酷世俗与深刻爱情”等等,这都是原文留给所有读者的无限的回味余地。能通过一个简单而典型化的矛盾事件来运载的,而取得这种互照互鉴、互对互观的不确定性阅读体验。这谁又能否认这种创作的成功呢?

3、真实与虚幻叠映达到内容的多维性。

实物实景引发出了人们思想,而思想的复杂性与向心性,构成了每一个体思维与每一时代思潮的流变、趋同、整合。作文中,如何把思想感情这无限制的非物质的存在灵动而真实地表现,就是不可低估的能力。在古代诗词中就常讲究虚实相生意蕴,通过眼前的真实与头脑中的虚幻联想来强化真情实感,如此只言片语胜过长篇大论,“以一二语勾勒提摄,有千钧之力”。如词人柳永《雨霖铃》,实景——“寒蝉凄切”,“长亭晚”,“午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实情——“帐饮无绪”,“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咽”。写出了别离时冷落清秋暮雨滂沱,夜色阴沉,不忍话别,又时境不饶人的无奈与惆怅。而写到虚景——“今宵”,“杨柳岸晓风残月”;虚情——“良辰美景虚设”千种风情无与人说。别后会是更加冷落,更加悲凉,自己处境也是千里难觅知心人,风种万种又何为?与人说也无人倾听。离愁渐远渐无穷!词人正是把无从细说离愁别绪用虚实相济的手法来融合表现,最终“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

除了以上纵向的虚实达到内容的多维效果外,同样也可以在横向上的联系达到异曲同工的巨大效果。今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文章开头写到“我”走进眼镜店,佩载不同颜色眼镜就会看到不同颜色世界。而这真实的小生活片断作者想到了社会上到处都有“有色眼镜”的市场,古往今来,小到生活处世、学生评优,大到社会风潮、时代风云,都是由人戴着的色眼镜把世界的本色涂改。文章最后写道:

“这有色眼镜实际是变色眼镜:透过这付眼镜看亲朋好友,粉面桃花、出水芙蓉、梨花带雨、梅枝独俏;透过这付眼镜看路人疏客,败柳残絮、枯藤老树、流水落花、地衣红皱。

     小事如此,大事亦然!

     摘下有色眼镜吧,那将消缩你审视美、享受美的视野;抛掉有色眼镜吧,你会发现美景和亲情遍及五湖四海!”

正如专家评论,这篇作文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把“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认识性题简单到“有色眼镜”的对待问题上,再从“有色眼镜”联想到如何用感情来对人处事上。可以说,构思上两次虚实的转进,是这次作文成功的法宝。

4、相关学科的融汇达到内容的多维性。

“教育学科要关注相关学科”,要“保持对相关学科的问题与知识的敏感性”,并“与其建立起以理解为基础的交往、对话关系”,“在这里,这个理解的过程不是重复、复制对方的话语,而是建立起自己的想法与内容。”我们常说自己所处的生活就是一部丰富的百科全书,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学习,关注学习的学科,活学活用;对目学的知识要再利用、多利用。许多成功的作文就是把文理科的内容富个性化地融入整合,再加以形象地表达出来。如有一学生在作文中叙述了她在学物理时,接触到“惯性”概念,然后联想到高中生活也是类似的状态,三点一线的单一生活方式,在对此感到困扰时,想到了老师课堂讲过的话:“若是这个物体受到的外力是使它加速的,那么虽然它有惯性,可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速度加快了!”从而表达出奋起而为的思想。而且时下许多作文常用语就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过来的,如“试纸”、“非条件反射”、“沉淀”、“同化”、“异化”、“短路”、“高原反应”、“冲刺”、“真空”……用好身边学科的资源,使作文内容纵深、拓延发展富有无限空间。

二、语言上维度的拓展。

从学生写作的语言特点上观察,语言的风格单一、用语俗套是当前作文上的很严重的失分点,在高考作文上也是如此。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人文和生活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渗透与促进作用,那么“人文社会学科就不可能与日常语言不兼容”。日常生活语言作为学科语言以至学术语言的“元语言”,它的丰富性与直接性就不能为其它语言所能替代。在作文运用语言时,就必要把这种原生态的生活语言与书面语言有机结合,相辅而行,相得益彰,在语言上力求改变只浅白或艰涩或含蓄等单一的风格。

如韩寒在《三重门》中写一顿尴尬的晚饭廖廖数语:“一顿晚饭吃得死气沉沉,一家人都不说话,每个人都专心致志地在调戏自己碗里的菜”。运用“专心致志”与“调戏”写出一家人在沉闷境地下进餐的焦灼与惨淡,与“死气沉沉”形成鲜明对比,用语上相映成趣。

钱理群教授对小作者蒋方舟作品《正在发育》的一些文字就认为可圈可点,其中有作品中的第三十节的一些文字:

“我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怪胎,与所谓的俗人区别开来,我希望自己的审美观与凡人不同,就是把狗屎看成艺术品,把艺术品看成狗屎;大声赞扬阳光下的罪恶,批判罪恶上的阳光。

我盼望着长大,长大就不用上学了,可以天天呆在家里当疯子。我要躲在角落里,像发怒的狮子,拼命地创作人们永远也读不懂,但我死后身价百倍的东西。我只吃美丽的树叶,吃百合花,吃天堂鸟,不吃人们丢弃的骨头。我死前不要割掉耳朵,我要在湖里飘啊飘啊,我是空心的魂魄。”

钱教授对十二岁的蒋方舟的灵活措辞十分惊讶,像上面文字就包含了一些正规的书面语与许多时下的流行语,使人读来就感到面目一新。(钱理群教授在文中对所引文字还有其它看法,在此不予赘述。)

而在广为人熟知的作品中同样也是并不鲜见的,如孙犁先生的《荷花淀》中“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小生家里,大家商量。”运用藕断丝连来形容妇女对丈夫的惦念不下,十分妥当,而且与前后的生活语言相拈连,语言显得富有变化的情味。

再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中写陈奂生生病无人知晓、看护时,有这样一段话:

“一着走错,满盘皆输;弄得上不上、下不下,进不得、退不得,卡在这儿,真叫尴尬。万一严重起来,此地举目无亲,耽误就医吃药,岂不要送掉老命!可又一想,他陈奂生是个堂堂男子汉,一生干净,问心无愧,死了也口眼不闭;活在世上多种几年田,有益无害,完全应该提供宽裕的时间,没有任何匆忙的必要。想到这里,陈奂生高兴起来,他嘴巴干燥,笑不出声,只是两个嘴角,向左右同时嘻开,露出一个微笑。他轻轻地抬起了扶在椅子上的右手,像听到了美妙的乐曲似的,在右腿上赏心地拍了一拍,松松地吐出口气,便一头横躺在椅子上了。” 

刻画人的矛盾心理,把精神面貌描写得淋漓尽致,能穷尽形神,也可说是很多的,而高晓声能把陈奂生的自欺式的安慰与精神胜利法写得别有声色,其语言上的口语与书面语的成功糅合,不能不说是极具份量的一笔。

参考资料:

李伟言、王卓《问题与对策:试论教育学话语方式的改造》(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03年8期)

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03年7期)

冯建军《教育研究模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03年10期)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98年5月)

李长风《文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区别》(武汉《写作》03年10期)

侯敏《互文性写作的特质》  (武汉《写作》03年10期)

钱理群《孩子发出的警示》  (《读书》2003年第4期)

 作者邮箱: liuxueting12345@163.com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