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策划者:随州市曾都区五眼桥中学  蒋桂林

项目创意:探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新路子

     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项目名称:走进生活

时间范围:2003年寒假至2003年四月

参加人员:学校初三两个多媒体班的学生,语文教师两人

主要活动:参观工厂,了解情况,引导分析,完成报告

【过程描述】

    作为多媒体班级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家庭环境优越,学生在家里也享受着种种特权,再加上他们父母的种种优越性,这些学生同其他普通班级学生比起来,基本上属于“上层社会”的学生,他们有如下特点:

    在家在校贪图享受,唯我独尊,认为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在学生上表现为懒散,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吃苦精神,但另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有一定的激情。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就成了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他们对空洞的说教几乎无动于衷,只有通过自己动手,以第一手的材料来给他们以触动,改变他们的认识,让他们由走进基层,真正地走进“生活”。基于这些需求,我们决定让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和有利的人际关系优势开展一次为期三个月的社会调查活动,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收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

    具体内容是:

    选择一至两个企业,并对以下情况进行调查,并把其中4-6项作为调查的重点:

1、该企业的发展史;

2、该企业的当前关状况;

3、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4、企业中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对企业绩的影响;

5、企业中科技投入和技改投入情况;

6、科技投入与产值比;

7、企业的发展规划。

    当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时,同学们既感到兴奋又感到新鲜,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从课本之外去了解生活,这是他们从没经历过的事。同学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加以引导,告诉他们应注意的问题:如:要选择好调查对象,尽可能选择在当地比较有影响的企业;确定好企业后先作一些外围的调查,包括对企业及企业家有关资料的收集,切忌莽撞行事;事先预约,征得别人同意后可以在教师的陪同下进行相关调查活动,不能随意行动;要讲究礼貌,说话要得体;随时作好笔记;事先安排好采访的进程,疏理所需的材料,避免采访的盲目性等等。

    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同学们充分调动所有关系,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不少企业及企业家的有关资料,并作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对同学们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挑选了四家企业作为我们调查的对象并和他们取得联系,还好,我们的行动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他们放弃休息时间来接纳了我们这些学生,并带领我们参观厂房设备,还对一些产品作了详细说明,这些企业家甚至还亲自演示了一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介绍了其工艺等。

在陪同学生采访市齐星公司时,公司徐总亲自接待,并详细介绍了该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同学们惊叹于齐星公司的发展速度--从几十个人的作坊式的小厂发展到现有一千多职工、产值三个亿、利润七千万的大型企业,当王倩同学问徐总齐星公司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时,徐总感叹地说:是科技投入和人才投入的结果。随后徐总详细地介绍了该公司这两方面的情况:他们一方面以高薪聘请的方式吸引人才,最近他们以年薪三十万元聘请了一位总工程师;另一方面他们和高校联系,把自己的职工送入高校培训,同时他们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改投入。谈到这里,很多同学非常钦佩徐总的胆略和气魄,感叹徐总的超前意识。最后徐总一语作结:我们公司的快速发展,依靠的是科技和人才,作为七十年代的大学生,我已深感知识的缺乏,你们要抓住现在的时间,努力学习啊!对于徐总的的感慨,很多同学陷入了沉思。张欣欣同学在她的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像徐总这样的人尚感到知识的贫乏,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贪玩呢?还有什么坏习惯不能摒弃呢?”

    顺开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公司年利税近五百万元,公司杨总已有净资产近四千万。从杨总侃侃而谈的谈吐中,有谁会认为他的原始学历仅是一个小学!当学生问及这事时,杨总不由感慨万千:“那时家里穷,小学毕业已很不错了,后来自己想干一番事业,却处处受制约,给职工讲话连讲稿都写不出来,更不用说联系业务、计划报表之类的东西了。我就靠我小学所认的几个字,去年赢得了企业管理专科学历证书。”看着杨总头上近三分之一的白发,同学们都沉默了。参观顺开纺织有限公司车间时,同学们看到了工人埋头苦干、飞针走线的工作场面时,有的同学想起自己花钱如流水的情景,不由懊悔,刘文洲同学在调查报告中写道:“没想到工人们这么累,这么忙,挣点钱多不容易啊。我的父母不也是这样的吗?可我为什么还要大手大脚地花钱呢?”

    同样,在驰乐集团、通用机械有限公司、健民随州帛药有限公司等单位,同学们都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了第一手材料,也受到了很大启发。

    为期近两个月的采访活动结束后,我们就安排学生完成调查报告。五月初,学生交来调查报告91份,看着他们的杰作,真是浮想联翩。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内容上看,他们不仅对调查中的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还对参观工厂时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剖析了自己的不足,收到了应用的成效。

    何小聪同学在报告中这样写道:

    所调查的两个企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和企业的科技投入,而且这两方面与企业的产值成正比,投入越多,收获越大,我发现我爸爸的厂与这些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体现在对科技投入的认识上,二是体现在管理上。看来我还要把老爸送去读读书。

    涂少龙同学在报告中也有类似的总结:科技和人才对工厂而言,犹如粮食和水对人之重要,一个工厂的生存与发展与科技方面的投入有密切的关系,投入越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就越好,所作的贡献就越大。

    齐文婉同学在后记中这样写道:“看到那些工们们墨黑的双手,劳累的身影,沾满油污的衣服,回想起我们花钱时的‘慷慨大方’,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看来以后我们还得抠摸一点好,不能慷父母的血汗之慨啊!”

    同时,他们对企业的有些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对天晟公司的污染问题、工人的劳动强度问题等都有一些认识。

从形式上看,同学们应足以为自己的作品而自豪。真是五花八门、花样百出:

    邹杰同学将报告分成五部分:一、齐星公司简介;二、企业发展史及现状;三、企业科技投入情况;四、我对齐星公司的认识;五、后记。这和研究生毕业论文有什么区别?

谌强同学甚至还带着数码相机边看边拍、边听边记,在他的报告中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这一次活动给予了总评:这次活动也许是我们初中阶段最后一次大型的社会活动,但这次活动给我们的影响不应只在初中阶段,我们应该把所得到的启示带进高中,带进社会,带进我们的生活,这次活动是我们“走进”生活的开始。

     (案例作者:随州市曾都区五眼桥中学 蒋桂林 刘庆国)

【案例分析】

    上面所记述的是随州市曾都区五眼桥中学蒋桂林老师和刘庆国老师探究实践活动之一,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尝试。应该说这次活动是成功的。从这次活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

    一是对语文课探究实践活动的认识的改变。探究实践活动毕竟是一种尝试,没有一个完美的模式供我们借鉴,更没有现成的主题供我们参考,我们只有自己挖掘一些好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次活动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角度去尝试。一方面考虑了该校多媒体班级的学生现状,二是结合了初中语文课本对学生的要求,三是给学生提出了合理的要求,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二是在本次活动中学生的位置处理得很恰当。教师始终是一个“陪同者”的身份,一改过去教师教给学生怎样怎样做的方式,从事先安排到事后总结都由学生一手完成。活动之前,同学们收集各种资料并做好先期准备工作,要了解的内容已是心中有数,调查过程中学生有相对的独立性;活动过程中学生能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用心观察,有的专心记录,有的边走边看,有的则对某一项作深入调查;活动结束后,学生递交形式多样的调查报告,教师不作统一要求,三言两语不少,千字万字不多,只求有一点共识:那就是写你所见之事,说你想说之话。当然,这又不是一种完全的“放纵”,整个活动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学生就像教师手中的风筝,教师会让他们高飞,但飞得过高会有风暴,教师会把绳拉一拉。

    三是从本次活动的结果来看,有些收获是意想不到的。如学生对环保的意识超过了老师的估计;对工人的了解了有了根本的认识,进而反省自己的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当然,本次活动也有一些不很成熟的地方,如学生对本次活动积极方面的认识能力不够深刻,过于追求企业的完美等,这当然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面、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在想达到一定高度,恐怕还要经过无数的社会实践活动。

 随州市曾都区五眼桥中学  蒋桂林

             

     2003年5月

(注:该案例获湖北省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