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师生关系庸俗化(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湖北省五峰第一中学  吴昌均

   师生关系健康与否,在于教师自我角色定位是否恰当。定位恰当,师生关系融洽健康;定位不恰当,师生关系势必僵硬甚至庸俗。不可否认,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着师生关系庸俗化的倾向,这不仅有损于老师自身形象,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笔者认为,如此三种师生关系实不可取:取悦学生不可取;权钱交易不可取;交情过密不可取。

    一、“取悦学生”不可取。

    可以说是时代的原因,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无奈又令人辛酸的是,极少部分青少年缺少了最底线的伦理教育,他们养尊处优,动不动便利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老师大肆攻击或报复。老师谨小慎微的有之,诚惶诚恐的有之。遗憾的是,有些学校将老师的去留完全交给了学生掌握,某些老师迫于生计,不得已戴上了一张无形的面具,跟学生巧妙周旋,以取悦学生,将师生关系庸俗化,这是老师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1、不要满足学生不正当要求以取悦学生。

    每个人都会有惰性,天生就有一种占有欲,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学生抓准了某些老师的上述心理,不失时机的向老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不正当的要求:这堂课放我们玩吧?为什么我们中学生不能谈恋爱?我们要放假,我们不上课,我们要喝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为讨得学生的欢心,便会有老师非常“豪爽”的答应了学生的这些不正当的要求,或者暗示学生做不该做的事,也无所谓。如此取悦学生,害己害人。部分学生却喜欢得很,见了老师嘴里叫得比蜜还甜。长此以往,便会助长学生无视校规校纪的心理,惟我独尊,惟我独霸的个性就会养成,后果难以想象。

    2、不要用低俗的幽默取悦学生。

    幽默风趣的老师学生肯定欢迎,这是毋庸置疑的。让学生在笑声中有所得,在愉悦中有所获的幽默才是上品,反之则是低俗的幽默了。低俗的幽默仅仅是昙花一现,不可能值得回味。试想,用一句骂人的话即使博得满堂彩,你是什么滋味?用不文明的动作赢得一笑,你是什么感觉?靠攻击伤害别人的风趣换来一片掌声,你有何感想?低俗的幽默是精神鸦片其后患无穷。身为老师,一定要谨言慎行,低俗的幽默总有让学生呕吐恶心的时候。

     3、不要靠偏袒学生的过错取悦学生。

    学生犯错,给他们一些宽容,这是一种涵养,一种美德。但并不是无休止的无原则的偏袒学生,允许学生一而再的犯最低级错误。个别老师借维护学生尊严为由,为学生摇旗呐喊,对学生的过失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为这样,就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其实更多的是给学生落井下石。学生在学校里勉强混下台,出入社会定会处处碰壁。学生一时对老师感恩载德,终究他会明白罪魁祸首是老师。

    二、权钱交易不可取。

    受到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老师中也不乏铜臭味儿十足的人,势利眼也有。这些老师成了纯洁队伍中的苍蝇,自身臭气熏天不说,还到处传播疾病。这似乎有些言重,但仅仅是“似乎”,毕竟我们不能否认有这种老师就在我们身边。   

    1、不能借助学生家长手中的权利为老师开后门。

谁家里没有个事,拉关系走后门也并非异端,听得多了,看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或许正因为如此,某些老师凭自己捏着学生的命运开始蠢蠢欲动:张三家长是管教育的,帮忙换个学校;李四家长是工商的,帮忙免点什么费;王五家长是县长,帮忙给师娘她姨的大儿子找份工作……儿子女儿在老师手上,不答应可不行啊!家长无奈,学生高兴,老师得意。如此交易,令人心寒!

    2、不能将送礼的学生当作重点保护对象。

    中国是礼仪之邦,尊师重教是优良传统。但怎样“尊重”,这当然是个话题。

现如今,有钱的学生拧个包,揣几个钱儿到老师家意思意思的可能性是有的,老师推让一番便笑纳了。遇到办事公道的老师,还能做到“手背手心都是肉”,换了个不公道的老师,贫困孩子就遭殃了。送礼的学生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三天两头找,办公室的路踏成槽。没送礼的学生便给脸色看,支支吾吾一番,应付一下形势,真如此,教育岂不悲哉?

    3、不能有意无意让学生为老师掏腰包。

学生是消费者,中小学生更是如此,每个老师都心知肚明。令人费解的是居然还有老师大言不惭的要学生请客、买贺卡、购香烟、拜生日。也许在这些老师看来,这些要求合情合理,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必大惊小怪。可是我说老师你想过没有,当你无形中将师生关系庸俗化的时候,你究竟换来了什么,贪这样一点小小的便宜,你失去的是什么,这需要你扪心自问。有这种心思和做法的老师,戒!

    三、师生交往过密不可取。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首先是“良师”,其次是“益友”。真正的优秀老师很善于把握和学生交往的度,既不过近,也不太远,保持一种非常合适的距离。让学生既感觉可敬,有感觉可亲。可惜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

    1、老师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哥们儿要不得。

    大概笔者是从传统家庭走过来的人,不太欣赏也不太主张新新人类对自己的老师称兄道姐。老师就是老师,他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而“哥们儿”一词沾染太多江湖因子,有“两肋插刀”的意味,用在师生关系上总显得不谐和,更谈不上与治学有什么必然联系。有部分接受过新思想的年轻老师总想和学生亲近一把,以显示自己的前卫或开明。每每看到此,我以为是痛心的。作为老师向学生传授的东西很多,如果仅仅在这种关系上大做文章,起码是不太称职的。

    2、情感言行在学生身上偏轨要不得。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记忆接受新鲜事物、新鲜观点乃至新鲜人。在有限的交往空间里,老师成为学生的偶像或崇拜者是有可能的。但作为老师切不可利用这种优势,情感言行对学生亲近过密,说一些不合身份的话,做出不合身份事。这种偏轨行为一旦发生,就有可能断送学生的前程,老师自身的公众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作者简介:吴昌均,男,土家族,70年10月出生,2000年7月自修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现为湖北宜昌五峰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老师,教科处主任。十四年的教学生涯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有近20篇教学及管理论文在《班主任之友》、《湖北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通讯地址:湖北五峰第一中学教科处    邮编:443400

    电话:0717—8392880)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