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新教学谈(摘)(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zch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作文创新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意创新。 

    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等。人云亦云,一没有价值,二没有新意。训练学生立意创新,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要不为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不迷信权威,善于质疑。比如,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崇尚愉快教育、探究学习科学、提高学习效率的今天,应当倡导学生这样立论: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又如对“严是爱,松是害”这句流行语的反思,从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育、身心的成长,提倡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激励教育的角度看,立论“不严不松又慈爱”更会受到青睐和欢迎。对孟子的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辨证分析,在我们安乐祥和的社会主义国度,尤其是对生活条件逐渐奔小康的家庭来说,提倡“生于安乐”,论述如何“生于安乐”应更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常见俗语的合理反思能培养学生立意创新能力。对习语“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胳膊拧不过大腿”、“谦虚是美德”、“知难而退”等等,都可以创新思维,逆向立论:无风也起浪、人在屋檐下就是不低头、胳膊就要拧大腿、要勇于展示自我、要迎难而上等等。

  二、材料创新。 

    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所见所闻均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都是写作的好材料。我们引导学生先学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家务活,然后写《记一次家务劳动》,材料果然新颖、鲜活多了。

  三、布局创新。 

    学生习作有先摹仿后创新的过程。学生学习文章基本布局模式、熟练运用后,就不必拘泥摹仿,可以引导创新破格了。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切的结构形式能使文章增色。恰当运用倒叙能引人入胜、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杂文常常突破议论文三段论结构,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如《事事关心》根据介绍东林党人“事事关心”对联知识的需要,作者安排6个小节介绍对联的出处、含义,引出论点。小说根据主题、篇幅的需要,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三要素,淡情节或轻人物,合并高潮、结局或错位发展与高潮,起到出人意外的效果。作文的布局有法而无定法,学生学步成熟后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四、语言创新。 

生动、新鲜的语言使文章出色、升格。3500个常用字能组成无穷无尽的语言组合。学生习作往往不善于变化词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其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只要训练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将鲜活的生活本身展示出来,语言自然会活泼、富于变化。如一篇习作这样写“母亲教育我读书”:“你要好好学知识,我和你爸爸不能跟你一辈子,能照顾你一时,不能照顾你一生。今后,自己的路要自己闯。”这段话就较实在,真实地摄取了生活中普通人教育子女的语言。另外,通过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库、加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也有助于语言的创新。经过学习、吸收、消化后,创造出新的符合语法规范的个体,是语言创新的又一境界。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学生作文如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成长为开拓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chen)

作文教学要开放搞活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多样性,使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反应尤为敏感,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价值观、人生观都在发展变化,对学校教育 、对作文教学也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期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探索一条开放搞活之路势在必行。

    作文的开放搞活,就是将它放到一个大天地中,即把作文训练引向社会生活,构成一个由课内到课外的横向系统,形成写作的整体观念,创造出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开拓视野, 扩大知识领域,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利途径。我们的作法是,第二课堂要开放,第一课堂要搞活,全面提高训练效益。将作文教学步步引向深入。 

    一、搞活第一课堂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都是老师命题学生写,将学生禁锢在教师所划的框框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经过反复研讨,我们认为搞活第一课堂是解决这一弊端的好方法,为此,就要把生活作为立足点,把搞活作为着眼点,内容上要向社会、人生开放,向学生内心世界开放,方法上要力求灵活多样,便于激发写作兴趣。我们的作法是:

    1,学生自己命题。

    对此,主要抓了三个环节:

    (1)命题前有指导。每次作文前一周,教师向学生布置命题任务,同时提示要求和作简短的命题指导。如果是命题作文的拟题,就指导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特点。如《理想是人生的支柱》是论点题,标题本身就是论点;《小议“向钱看”》是论题型, 标题提出了论述的中心,《可贵的精神》是限制型,中心词前要加修饰限制成分;《自由与纪律}是关系型,注意两者的关系,等等,先让学生掌握各种命题方法,如果是给材料作文的命题,则主要指导学生如何选编材料,指出编选材料的可写性、具体性、 简明性。 

    (2)命题时有范围。范围即教师安排的写作训练计划。我们的写作训练计划是根据不同年级按不同体裁和题型分单元制订的,学生命题不得超出本单元的范围。(例如本单元是按材料作驳论文,学生就选编适合写驳论的材料,其内容不作限制 。

    (3)命题后有选择。对学生交来的大量题目、材料,教师按训练计划进行审查筛选,确定一组供学生自由选作。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这样做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内容上针对性强,学生写起来有话可说;编选材料作文,扩大了知识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2.多项写作练习。 

    高一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还未掌握好,交上的作文结构松散,文理不通,有些学生连记叙与描写、议论和抒情也辨别不清。据此,我们就采取由简到繁、稳扎稳打的办法,先训练写作的基本功。方法是教师结合典型范文(或片断)进行简要分析点拨,使学生对写作中的一些基本技能有个清楚的认识,然后进行单项练习,以便熟练地掌握各种技能 。我们先后进行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单项练习,有时采用实物写生方式,有时采用扩写、仿写、改写等方式。这种单项训练的好处是篇幅短小,笔力集中,学生易于掌握。 这为进一步写综合性的内容复杂的文章打下了基础。

    3.为学生写作提供生活素材。 

    学生在写作时最苦恼的是无话可说,于是只好靠编造敷衍成文,究其实质是未能深入生活,没掌握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方法,据此,我们一是采取事先命题,让学生有目的观察、了解、早做准备的方法 ,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如上学期,高三出了个《雷峰就在我们身边》的作女题,多数同学感到没什么可写,于是我们就组织十几个同学对本校楼道清洁工柴彩双进行了录音采访,然后逐班放采访9录,她关心同学、对工作认真负责和助人为乐的件件事迹,使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些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人熟事真, 亲切感人,因此,同学们再写起来就顺手多了。

    4.结合热门话题、身边生活即兴作文。

    学生们关心国事,思想活跃。因此,及时抓住同学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和生活进行写作训练,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奥运会时,我们组织同学们收看了开幕式和女排赛、足球赛,然后要求同学们写新闻短讯,并以《女排失利之我见》为题写短评。收上的文章文思活跃,观点纷呈。收看了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的录像后,布置写观后感和《给戒严部队战士的一封信》,这些文章,观点明朗,论据充分。平时,我们及时同管电教的同志联系,将电视台办的中学生演讲赛、大学生论辩会、理解万岁及有关电视小品等节目录下来,有计划地放给同学们看,然后练写演讲稿、短评、观后感、电视故事等。这样,学生在乐趣中进行写作练习 ,思想活跃,收到了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同步提高的效果。 

    5.利用漫画、趣文鼓励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

    作文最忌干人一面,没有创见,因此必须鼓励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我们多方面搜集寓意深刻、趣味横生的漫画或小品文等 ,供学生欣赏、分析、研讨,鼓励同学们从中悟出新意,写出有独立见解的文章,看谁的文章立意新、构思巧、联想自然,材料典型,从而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使思维更加敏捷。如漫画《武大郎开店》、 《公牛挤奶》和短文《画蛋〉、《煮称砣》、 《男子汉穿裙子》等,同学们看后,经过认真分析,都能联系生活写出有独立见解的文章,挖掘出生活的哲理。 

    二、广开第二课堂

    要培养“三个面向”的人才,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乐于思想、敢于创新、勇于表现的开拓精神。培养这种人才,仅仅依靠第一课堂远远不够,还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条件,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

    1.成立文学社团。

    在高一、高二年级,我们把各班的写作尖子和文学爱好者,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分别成立了以写作为主和以文学赏评为主的两个文学社团,各由两名老师负责具体指导。成立后,作了以下几件事: 

(1)辅导:由语文组有关老师讲了《通讯报导的写作》、《 散文的写作》、《小说的特点》等;为文学赏评小组讲了《现代文学名作欣赏》、《报刊时文评析》等,并组织本组老师批阅学生习作。

    (2)办报。为交流经验,激发兴趣,鼓励写作,两个文学社团分别办了《七彩阳光》、《春苗》小报,将文学社成员或同学中独具特色的文章刊登出来,发放到班或张贴在校园,供师生评阅。

    (3)出访。组织文学社团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去访专业户、工厂、政府机关等,深入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提高 思想认识,积累素材。

    (4)写稿。社团成员每两周至少写一篇稿子,然后分组评阅 ,择优在小报上发表,并将其中富有特色的文章推荐给辛集市文联主办的文艺小报《梧桐树》,或寄交省、地乃至全国性青少年文学刊物。

    2.开展节日或专题征文。 

    我们协同校团委会先后开展了“五四”、“国庆”、“校庆” 、“教师节”等征文活动,以文学社成员为骨干,发动同学们踊跃投稿,每次均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文印发全校。看过《红高梁》、《芙蓉镇》、《凯旋在子夜》等影、视后,分班举行座谈,号召同学们写观后感或影评,发表个人观点,利用壁板和“专刊”交流,通过这些活动,既可对学生进行爱国和革命传统教育,又便于增强学生们的是非鉴别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组织作文比赛。

    辛集市每年开展“童心杯”作文竞赛,我们均组织同学们参加 ,曾获一、二等奖;省、地及《作文通讯》等举办的作文比赛, 我们也都组织同学们参赛,并获得较好的名次。另外,学校每学 期分年级搞一次作文竞赛,评出名次,予以奖励和表扬,这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集体观念大有益处。

    4.举办演讲比赛、诗文朗诵会。

    每学期分年级进行一次,中心主题选取与青年密切相关的, 如祖国与青年、我们的追求、时代在召唤等,由师生组成评委会 ,采取当场亮分的形式。学生兴趣高,反应强烈,对培养学生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均有很大益处。

    5.举办剪报和作文展览。

    语文组协同校团委、文学社联合开展这一活动。方法是将报刊上文质兼美的文章剪下,分类汇集,张贴出来,供同学们课外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领域,开拓视野。同学们的范文,也选出来 ,分期张贴展示。这一活动的开展,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起了促进作用。近三年来,有五十多篇学生习作在省、地报刊发表,辛集市文联还吸收张丽卿同学为会员,并在其文艺小报《梧桐树 》上为张丽卿出了习作专辑。常红梅同学的《活得要洒脱》一文被《作文通讯》刊出后,反应强烈,近两月时间,收到全国各地大中学生的七十多封来信,共同探讨“人生”这个大课题。

    实践告诉我们,写作教学走改革开放之路,对培养学生写作 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浅析作文的个性特征

 

武汉市汉南一中  刘希    邮编:430090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评分中有这样一条:有个性特征。对于“个性”这一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都觉得不太好把握:个性特征体现在文章的哪些方面呢?对于学生的这一疑惑,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加以阐释。 

    一、立意的个性化。不管是命题作文,供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确定了写作内容之后,就必须确定文章的立意。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千文一面,构思趋同,有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章选取的角度相同,立意相似。如果能避开大众化的立意,另辟蹊径,找到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那么文章的主题肯定就有个性了。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如求异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去确定文章的主题,找到个性化的立意。 

    二、语言的个性化。考场作文十分注重语言的表达。语言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或平实质朴,或华美绮丽,或诙谐幽默,或端庄大器。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可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摹仿别人。而应说自己的话,力求自然,流畅。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三、标题的个性化。近三年高考的话题作文,都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对这一项要求,很多学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很随意地为自己的作文定一标题。标题可以说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风采所在。因为别人读你的文章,首先接触的就是标题。一个传神的标题,就能即刻引起读者的注意,使他们的眼睛为之一亮。我们常说的题好一半文便是此理。所以考场作文一定要做到“以目传神”,精心地拟定标题。 

    总之,“个性”一词,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有属于自己的而不同于他人的东西。作文能否有个性特征,关键还是在于平时的训练。 作文创新中的误区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中学(453002)刘志强 

  

近年来,创新是一个时髦的话题。从中央到地方,创新也成了各种场合领导的口头禅。作文也如此,书市里,各种创新作文充满了书架,一派蓬勃景象。江泽民同志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确,创新很重要,文艺更需要创新,学生作文也是如此。然而一些学生的作文常常走进误区,弄巧成拙。 

    一、剑走偏锋,强词夺理。 

     观点的新颖是无可厚非的。为了追求观点的新颖,教师给学生传授了很多思维方法。其中影响学生最大的恐怕是所谓“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于是不少学生将其奉若神明,随意歪曲,让人啼笑皆非。例如高考作文“诚信”命题,有些学生就善于反弹琵琶,来个《且慢讲诚信》。文章写到:“诚信”害死人,俗话说,兵不厌诈,诸侯争霸时宋襄公讲诚信,结果落得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又列举今天讲诚信吃亏的例子,试图证明“诚信”未必真需要。虽然语言简练典雅,但让人感到有些强词夺理。 

     其实,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看待事物都需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这种执著一说,看似新颖,如果立场不正确,恐怕要弄巧成拙的。 

二、忽视积累,鄙视模仿。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文章容易,写好文章的确是不容易。短短的一篇文章能反映出作者知识和人格。有位外国资深编辑曾说过:任何一篇作品到他手上,他都能一下子看出作者心中是否充满对人生、对世界的爱。可见,文章难也不难,关键看你的知识和情感积累。有了知识和情感积累后,要多读优秀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现方法,使自己的文章结构精巧,表现力强。但一些学生刻意创新,忽视积累,语言晦涩,让读者如堕云里雾里。这种抛弃了知识和情感积累的创新是难以获得读者的认可的。 

三、胡编乱造,贻笑大方 

     作文需要联想和想象。但学生作文的创新过程中,有的同学胡思乱想,甚至乱用术语,胡编乱造,贻笑大方。例如有的学生看到文章有较多的引用往往能得到教师的赞赏,于是杜撰名人名言,企图蒙混过关。我想这样的文章无论如何是难以得到认可的。还有的学生特别喜欢外国名字,主人公都是“露司”“乔”或者干脆是英文,然后开始杜撰主人公的惊险生活和动人故事。可能这也是作者的想象,但文章如果能反映自己生活,表现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不是更能打动读者? 

四、不伦不类,莫名其妙 

     谈到创新,有的同学还试图在文体上创新,有的杂糅戏剧、小说、诗歌和散文,写出一些不伦不类的文章,让人莫名其妙。其实,高考作文的改革,实行话题作文的第一年对文体的要求是“不限文体”,第二年就改为“文体自选”。只改了两字,意义不同寻常。文体自选,要求学生能自选一种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文体。这种方法能促进个性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所以,学生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文体,掌握文体的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写出文体的“个性”。这本身就是创新。 

     作文创新不可少,但惟有写真情,表真意,关注社会,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有创见,真正实现作文的创新。

[原创]作文个性的湮没与拯救

干干

■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改革,是个整体性的工程,任何某一局部的改进都不可能取得整体上的改观。所以,今天我以作文教学为话题,也只是寻找一个合理的切入点,我希望自己指向的,仍然是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作文教学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我想我们语文教师无需为自己辩解。我自己反思这十多年的作文教学,结合自己正在探索的一点点心得,个人以为,我们中学作文教学的错失之处,既不是基础的崩溃,也不是创新的缺乏,而是我们的教育湮没了学生的写作个性。因此,我把我今天论述的内容定题为“作文个性的湮没与拯救”,愿以这一孔之见,和大家探讨。

★一、“另类原是大多数”——为“个性”正名

■文章,是一个人人格的外化,“作文的个性”其实也就是“作者的个性”。而一直以来,我们把“个性”偏面地理解为大胆、泼辣、果敢,把“另类”理解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于是,我们会认为一个泼辣张扬的学生有个性,而不会认为一个文静内向的学生有个性;同样,我们会认为一篇尖锐深刻的文章有个性,而不会认为一篇优美恬静的文章有个性。而实际上,个性,本来指的是这个人内在的、不同与他人的气质,沉静者的个性是沉静(如沈从文),泼辣者的个性是泼辣(如王朔),标新立异者的个性是标新立异(如韩寒),伤感者的个性是伤感(如叶赛宁),甚至,颓废者的个性是颓废(如波德莱尔)。

■因为每个生命的个体本来都应该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它也就是“另类”的,是有自己的“个性”的,因此我们说,“另类原是大多数”。只有承认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并认识到我们所追求的“作文个性”,其实就是让学生写他自己,按他自己内心的本来面目来写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讨论 “作文个性的湮没与拯救”这一话题。

★二、作文个性的湮没之由

●“文以载道”是作文个性湮没的罪魁祸首

■我以为,作文教学思想中最大的毛病是对“文以载道”的顶礼膜拜。因为我们所谓的“道”,是外在的一统的东西,而不是学生内在的独特的个人感受,一篇作文一旦载了那么沉重的“道”,它基本上也就废了。为了这个“道”,我们的作文只能“歌颂”与“赞美”,可这年头除了疯子和文客,谁在每天歌颂着?还不是牢骚比赞美多,忧伤比快乐多,自私比大公无私多?所以我的看法是“文以写人”,文章应该是个性的、个人的东西,是一个人的喜怒哀惧、酸甜苦辣、嬉笑怒骂在纸上的凝结。

■我总怀疑,“文以载道”,“教作文就是教学生学做人”这些话是不是太大了些,至少,这些话会给教师带来这样的负面影响:既然教作文就是教做人,而做人必须做一个积极的健康的乐观向上的人,所以作文也就理所当然地不能写低级趣味的、消极颓废的、肤浅片面的东西。

■我们的命题者也正是抱了这样的观点,所以在命题的时候,就已经指明了“该怎样思想”、“该载什么样的‘道’”,以期望自己的命题能帮助学生“通过作文来好好地做人”。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为《战胜脆弱》,命题者认为,脆弱是一种不健康的思想,应该战胜;但命题者并没有想,学生现在究竟有没有已经战胜了脆弱,它现在有没有这样的故事或者观点。而学生的实际是:真正已经能成功地战胜脆弱的人毕竟是少数;作文的事实是:他们只能编造父母双亡家庭离异的故事,来先“制造脆弱”,再“战胜脆弱”。我们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对一群事实上连脆弱都没有感觉到,更谈不上战胜脆弱的学生而言,他们怎么可能把这篇文章写好?

■如果提倡个性和创新中不允许思想出错,这就像科学实验中不允许实验出错与失败一样,正确的思想也就不可能由此而产生,于是到最后,在作文中出现的,只能是已经被先人论证了是正确的,并且是由教师提供的思想,而不是学生的思想。一方面是作文要求“真情实感”,另一方面是作文不能有消极、颓废、另类、早恋的思想与感情,难道这些就不是真实的思想和情感,而只有阳光灿烂、将革命进行到底才是真实的正确的思想吗?

■本来,“个性”甚至是不用提倡的,只须不横加扼杀就行了。因为在读生活和自然这部复杂大书的时候,每个“读者”读到的内容和读后的感受是不可能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是个性。可是,我们一直所做的恰恰是在消除着这个“不一样”,我们不允许有“反对党”,不允许有“谬论”,不允许有错误,不允许真正的批判(我们报上所谓的“批判”,不是一种互相搔痒逗乐的游戏吗?)。于是我们只能用一种眼光来看社会这本大书,然后我们再来要求什么“作文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这不是南辕北辙吗?——那种我们必须为之阐发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原来叫儒家经典、圣人之言,现在叫“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我曾经说过:并不是儒家思想不好,也并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好,这种思想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只允许用这种思想来思想。 

●第二个原因:作文教学已经沦为作文技巧的教学

■如果一个材料已经有了铁定的情感意向,已经只能作一种是非观,学生只能在一个既定的观点中阐发,那么这必然是一次伪话题的作文检测,这里只有技巧,只有说谎编故事的技巧,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

■由于作文的思想已经是既定了的,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只是在代这个思想立言,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其实也就沦为作文技巧的训练。

■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很讽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实只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是一个既定的不容改变也无须思考的文章灵魂,你要做的,仅仅只是为这个灵魂添一些故事或者数据;谈“诚信”其实最无诚信可言,因为你要得高分,你要不被判为离题或者离经叛道,你就必须在所有的背囊中最后剩下诚信,至于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弄虚作假,在“诚信”和“个人利益”之间你先会丢弃何者,那都并不重要,重要的仅仅只是语言上的表达;“心灵的选择”其实也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你不用选择,你只要在黑与白之间选择白,在聪明与狡猾之间选择聪明,在说实话与得高分之间选择高分就行了。

■这些高考题目在一再地暗示我们教师和学生,作文的思想是已经事先被定好了的,我们要做的,仅仅只是提高作文的技巧,或者干脆说是提高编故事的能力而已。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奇怪,为什么课堂上和报刊杂志上提到的作文教学,基本上都只是一些技巧训练的指导。

这是一种由不自觉到自觉地丢弃作文灵魂的教学,在这种机械的作文技巧训练中,作文个性又何从谈起呢?

■第三个原因:信奉一条并不存在的“认识规律”——始求规范、次求个性、终求创新

在人人喊“创新”的热潮稍稍平息之后,有人开始为作文教学提出了一种看似很符合认识规律的说法,叫做:始求规范、次求个性、终求创新。意思似乎是说:“规范”、“个性”和“创新”是作文教学的三个台阶,不可邋等。

■可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始求规范、次求个性、终求创新”是一条并不存在的规律。本来,“规范”的,应该是语言;而“有个性”的,应该是感受和思想;“创新”,指的是这个思想的发展趋势,三者并不是时间的前后和层次上的高低关系。

■首先来看“规范”和“个性”。打个比方,规范是一个人的躯体,它必须端正健全,那么个性就是一个人的头脑与思想,它们是一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在同时发展着的。我们不可能要求身体长健全了,然而才要求这个身体生出思想与感情来。

■“语言规范”和“语言发展”是相互制约的一对矛盾,每个人都有婴儿期和青春期这两次语言发展的高峰期,在这两个时期,人会自觉地运用一些对他来说是新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他正在形成的思想,因此他也会较多地出现一些错别字和语意晦涩的语句,我们都能够容忍儿童在第一个时期出现的语言错误,甚至把它视为一种可爱的行为,儿童就在这种宽容中实现了语言的发展,并逐步在反复使用中达到语言的规范。但是,我们却往往不能容忍学生在第二个语言发展时期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现象,为了避免教师的惩罚,学生也就学会了避免使用新的词汇和自己还难以绝对把握的语句,事实上,他们也就因此失去了语言第二次发展的可能。所以语言的“规范”,是伴随语言发展终身的一个要求。如果要等到学生已经规范了,然后才去求“个性”和“创新”,那么你将会发现,学生永远也不能达到真正“规范”的要求,于是,也就永远不可能有追求“个性”的机会了。事实上,个性和创新都应该是从小就培养的,错过了中小学这个培养个性与创新思维的黄金时间,它不可能后来再加以弥补。我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在中学时代没有个性、没有创新精神的话,他一辈子不可能再有个性和创新精神;而反之,一个在中学时代语言不够规范的人,他完全可以在后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加以规范。二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再来说说“个性”和“创新”。本来,学生的每一次写作,就是一个自我的“创新”过程,是他对自己的语言、情感甚至思想的一次超越的尝试。在这点上,“个性的”也就是“创新的”,二者并无矛盾。但是,学生的这个创新对教师而言,对阅卷者和其他思想阅历远远高过他的人而言,仍然只是幼稚和肤浅的。于是,为了让教师和阅卷者承认自己的文章是“创新的”,他只能不说自己的话,而说出社会上认为是新鲜的话;他就不得不为了“假创新”,而背弃“真自我”了;到这时候,“创新”也就成了“个性”的刽子手,作文教学开始打着“创新”和旗号,扼杀起学生的写作个性来。

■就这样,夹在慢性顽症“不够规范”和流行性疾病“缺乏创新”之间,“个性”永远不得脱颖而出。学生的作文个性始为“规范”所累,近又为“创新”所害,或者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或者花里胡哨稀奇古怪,而难以看到它的真正面目了。

★三、作文个性的拯救之路

●允许思想“另类”,甚至“不健康”

■如果作文真的应该是“我手写我心”,那么,我们就应该允许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地流露一些“另类”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

■如果不允许“虚无”、“油滑”、“玩世不恭”的生存,那么文学也就不可能出现,个性与创新也就不可能出现。个性就是不以同一个模子出现,要知道,与虔诚的泰戈尔和健康的惠特曼并生的,是颓废的波德莱尔和忧郁的叶赛宁。因为思想是一个共生的“生物群落”,没有蚊子,燕子也就不能生存,没有狼,羊群也会出现肌体衰退。一个思想的森林中只有一种乔木,没有其他种类的乔木,也没有灌木,没有蕨类,没有菌类,没有地衣和苔藓,这是很可怕的。

■但是我们却认定:“蕨类”不如“灌木”,而“灌木”又不如“乔木”;我们又认定,“狼”是有害无益的,“自私”是有害的,“消极”是有害的。于是我们努力使“灌木类”“蕨类”“菌类”拔高自己假扮成为“乔木”,努力猎杀尽一切思想上的“自私”、“消极”,而只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允许学生的思想和心情三百六十五天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无云。但是,这可能吗?我们许多教师最怕我们的学生作文中写到阴暗面,正如鲁迅所描绘那般:“描写黑暗,便吓得屁滚尿流,以为没有出路了,所以他们讲最后的胜利……”或者如胡适所说:他闭着眼睛不曾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天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正因为这样,如果我们的学生写出了不够成熟的《恶之花》或《挪威的森林》,我们知道,我们的教师们会怎样好心地批判它、扼杀它。

■我以为,作文是个人思想与感情的真实表达,如果这里面真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那么我们应该在正当的途径上去引导去教育去帮助,等到帮助他成为一个快乐健康的人的时候,他自然也就能写出快乐健康的文章——虽然我仍然固执地认为,作文,应该可以写消极的阴暗的晦涩的痛苦的脆弱的内心感受,在作文的尾巴上,不一定要让阳光驱散那些有人认为是不健康的东西。因为,即使刚强如鲁迅,也这样理直气壮地为“伤感情调”辩护:多伤感情调,乃知识分子之常,我亦大有此病,或此生终不能改。

■允许出错,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这个“错”里很可能有着明天的“对”,有着很大的“发明和创造”,因为我们认为错的对的,未必就一定是错的对的,关键是说者是不是秉着真心,在说着真话,说着自己想说的话。即使是所谓“不健康”的“晦涩”“朦胧”“消极”等这些学生个人某一时间的感受,至少也比那些“虚伪”要好得多吧!如果说作文教学也能说是在教育学生做人的话,这个过程也是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自我肯定、自我反省、自我激励实现的,也就是说,首先要说真话,才有可能在说真话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说假话套话的教育,怎么可能算是学做人的工程?

■当然,我这样说必须解决一个操作上的实际问题:面对学生作文中的幼稚、浅薄甚至错误之处,我们应不应该指出或者更正呢?

■我以为,指出应该,更正就不必了。我个人是这样做的,列举就同一件事,其他一些思想家、作家或者其他同学,也可以是我自己的观点,供他参照,让他自己来修改自己的观点,或许是使之更丰富更有思辨,能够足以与他人相抗衡,或许是改变自己的观点,接受一种他认为正确的观点。在自己没有真正理解一种观点之前,我们不应该让他学会把这种观点挂在嘴上。

●解放阅读,让每个学生拥有个人的语文资源

■有人说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写不好作文,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生活太单调与贫乏了。对此我很不以为然。

■我说现在学生的生活是太“丰富”而不是太贫乏:永不休止的音乐,太过斑斓的画面,提前进入的成人故事和滞后残留着的卡通电视,唾手可得的纸上爱情和网上爱情,永不饥饿的肚子和不再负疚的性……这一切怎么可以说生活太单调太贫乏呢?

■他们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他们手中的所谓“思想”,其实只是从节目主持人和影视明星那儿拾得的一些牙慧,而我所谓“思想”,是一个动词,是一种完全独立的、艰苦甚至痛苦的探索过程。要讲生活的贫乏,没有谁比史铁生、张海迪更贫乏;就像没有多少人比他们阅读得更丰富、思想得更深刻一样。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

■而阅读的丰富,不仅指他必须达到足够的阅读量,而且还指他所读的,应该是体现各种不同思想的作品。只有一种思想,是不可能教会学生思想的,只有把各种思想放在一起,尤其是把各种既矛盾对立又相互补充的思想放在一起,学生才可能学会自己思想。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们的传统语文教材精读一篇泛读多篇的“举一反三”的编写思路很不利于学生学会思想,我认为,真正能够教会学生思想的阅读应该是“举三反一”的,或者更确切地说,真正的阅读本该既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又是每个学生都有他个人的阅读倾向的。

■关于阅读总量,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告诉我们,帕夫雷什中学的学生在十年级中仅仅文学书籍就阅读了几百册之多,涉及本联邦和外国作家数百人,阅读总量达几千万字,这还不包括几乎同样数量的科学类书籍。苏氏这样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成为具有劳动者、斗争者、未来的战士、未来的丈夫和父亲的意识的真正的人,他在14、15岁的年纪,就应当在自己灵魂的深处有一份丰富的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这些书对他来说就是精神的启示。”

■关于个性化阅读,我很害怕人们过于频繁地引用一句近乎真理的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并不想否认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如果所有的学生从小到大都读一样的书,都是这几本而且只有这几本,那么我们想要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与思想,也就是缘木求鱼了,更多的可能是他们最终也只会用同一种声音说话了。我们不能忘记,一本《毛主席语录》并没有造就近十亿种思想,当时的事实是十来亿人几乎快只剩下一种思想了。

■我在一个山区中学教书,四年之前抱着“改革可能是死路一条,不改革一定是死路一条”的决心进行了语文教学改革。我从自己的上千册藏书中选出几百册适宜学生阅读的书籍任他们借读,为他们开出一个包括部分名著、畅销书、校园文学书籍在内的“黄金书单”任他们选读。当时来自校长室、班主任和家长的阻力确实很大,但我横下一条心,坚持搞了下来,目前,这批学生已经读高中,而且第一次地,这些从山区走出去的学生成了高一级学校的语文科代表,黑板报负责人,校园广播站的主持人,文学社骨干。第一次地,不再是他们听城区来的学生谈书籍谈文学瞠目结舌,而是其他学生听他们谈人生谈书籍而感到有所不如了。我以为,改变这一切,不仅只是语文课堂,而且更是课外阅读;不是教师的辛苦教学,而是一本本书、一个个作者的熏陶。

●语文课堂,让思想在问题与问题之间飞翔

■然而三年一千多个小时的语文课堂毕竟还是大有可为的。正是语文课堂,让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得以深入,而不只是浅尝辄止;也正是语文课堂,通过各种观点的碰撞,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和产生,从而使学生在学会表达的同时,学会让自己的思想独立地飞翔。

如果说引导与自由兼而有之的课外阅读解决了语文教学“吃什么”的问题,那么语文课堂理应解决“怎么吃”的问题。就这点,我想对我们的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作一点补充。

■一个我并不想否定的理论是: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却遗憾地看到:答案,成了思维的终结者;思维,在找到答案时停止了脚步。

■有人把我们的这种“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的教育称之为“去问题教育”;而我则把这种一个根本没有问题的教师用“问题”问一群根本不想知道答案的学生的教学称之为“伪问题教学”。学生为解答教师提问来学语文,“背”着教师提供的答案离开语文课堂,这难道真是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吗?

能不能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来,生出新问题去”,让学生在离开语文课堂之后,不离开语文呢?

■于是,上《愚公移山》,学生用新概念作文赛获奖作文《莫作愚公之愚者》中“移山何如搬家”的观点否定了愚公,又用“西部大开发”的事实否定了“移山何如搬家”的想法。也许我们最后也没有得到愚公究竟愚不愚的结论,但他们的视野却又一次得到了扩展。

■而学《爱莲说》,学生用“没有淤泥哪来莲花”的想法批判了“出淤泥而不染” 的沾沾自喜、忘恩负义,接着又用“没有莲花的淤泥只不过是一堆死的烂泥”认识到莲与淤泥互相依存的并生关系。也许学生对《爱莲说》的喜欢因此反而不如一般的学生,但他们从此已经有了一个“淤泥使莲花生存,莲花使淤泥超越”的辩证思想。

■于是,读欧•亨利的《最后一片藤叶》,优等生们在随笔中写道:

“记住,你放弃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机会而已,你放弃的是向美丽前进一步的动力。尝试了,至少有50%的希望;而放弃,就连0.01%的机遇都不属于你。

■“我想,无论是否有一个伟大的智者为我画上那假叶,都不及我自己心中坚韧的守候。春天,终会来的,守住最后一片落叶;一样的,我相信,明年长春藤又将绿叶满枝。”

■而已经不可能考上高中的学生,则在随笔中作这样思考:

■“冬天一定会到,树上的叶也一定会落尽——藤叶也不例外。不要以为这是树木斗不过天,它是无能的,也是无奈的,而这恰恰体现了树木的一种智慧,为了明年春天的萌发,它实在没有必要死守着最后一片叶子,苦苦地挣扎,为此耗尽了最后一丝力量。

■“因为,树叶落尽并不表示生命的死亡或者希望成为泡影;反之,这是一种大智的等待、重新萌生的希望:在它落尽最后一片叶子时,新的希望,也就在叶子落下的叶柄处悄悄地蕴育了,萌生了……

■“而假如,到了冬天所有的叶子都不落下来,那么第二年也就会少了许多新生的芽,至少我们将失去欣赏一树新芽花朵般盛开的机会。

■“也因此,守住你的最后一片藤叶的办法就是让秋天的叶子随风飘尽,而守住那叶子落下处的饱满的叶芽,因为那叶芽里面,就是一片新的藤叶,一个新的春天。”

■面对两种矛盾的读后感,我没有肯定或者否定任何一种,我只是问:那么生活中,有哪些是我们可以舍弃的,有哪些我们是必须坚持的?或者说,对我们的梦想,我们应该坚持到什么时候?

■在语文课堂上,问题固然是思维的起点,而答案却不应该成为思维的终点,我们不应该让思维在答案出现时停止,而应该鼓励它展开更为有力的翅膀,在布满问题的天空飞翔。而只有拥有了自己个人的思维与思想,我们才能在他们的作文中,见到真实的个性。 

 作者邮箱: zch_35_0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