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无限”却“有限”》——谈话题作文的限制性(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江苏省如皋中学  陈绍彬

   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人张伟明指出:“全方位的开放性作文题不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的应试思想的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

   话题作文在提倡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历经了五年的尝试和探索,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的认同,但是,鉴于话题作文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今后的高考话题作文一定会加大限制性,以避免滋生大量的套作、仿作和抄袭之作以及阅卷时难以把握好尺度的问题。

   下面拟从两大方面谈谈话题作文的限制性:

  1.  限制角度

 (1)写作内容  为了避免话题作文的写作内容、选材范围过于宽泛,话题作文往往会在写作内容上设置一些限制。 例如2002年的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考生就不能只是围绕“选择”这个话题来任意选择题材,而必须选择“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来写。

 (2)文章立意  话题作文虽说“立意自定”,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写出自己不同的经历、体验、感悟和见解等,但是,仔细研读近年来的高考话题作文材料,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在文章的立意上往往有一些或隐或现的限制。

   2003的话题作文题目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考生审题立意时就必须表现“‘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这个中心,而考场上却有不少考生只谈了其中一个方面,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将“感情的亲疏”理解成“感情的浓淡”、“感情的强弱”等。尽管这个话题的选材范围很宽泛,而考生由这个话题引发的思想感受,也就是文章的立意却都必须表现上述的中心,否则就不符合命题的本意了。

 (3)写作方法  一般说来,话题作文虽然没有限制写作方法和行文结构,但是,仔细研究有的话题作文材料,我们就会发现其中隐含了考生必须运用的写作方法。例如,有这样一则话题作文材料:

    “我们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走过天真浪漫的童年,走过意气风发的少年,走向英姿勃发的青年。我们从懵懂无知走向聪慧明理,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我们从单纯走向复杂,我们从软弱走向坚强,我们从依附走向独立。我们在不断成长。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一写你的经历、体验、感悟、见解等,只要和“成长”有关即可。

  认真阅读材料,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话题的特点是有一个纵向的时间过程,并且强调这个过程是不断更新的。因此,考生写作时就需要注意运用比较和对比的手法,考生可以写站在今天对过去的回忆与反思,体现自己成长的轨迹;也可以通过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对比,写出今天的成熟。通过比较方能较好的突现文章的主旨,而且能使文章的思路更清晰。

 (4)文体要求  话题作文虽说“文体自选”,它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有利于照顾学生之间个性上的差异,其实对文体还是有要求的,只不过不限定某一种,而是让考生自己选择而已,要求考生写啥像啥,写啥是啥。200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基础等级”中明确规定了“符合文体要求”的项目,并且在“说明”中说明:“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今后的高考话题作文将会继续体现这一命题思想,以杜绝“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作文的滋生。 

  2.限制方式  仔细研究一下五年来的高考话题作文以及其它话题作文材料,我们就不难发现,话题作文常常会以以下方式对考生的写作进行限制:

 (1)背景材料   话题作文的背景材料一般只是为了引出文章的“话题”,好像考生对它可以置之不理;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不少话题作文的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选材乃至行文,都有一些限制。 例如,认真研究2002年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的背景材料,就会发现,此题的写作重心应为“选择的过程”。它警示我们:对话题作文的背景材料需要悉心揣摩,以把准写作的重心,谨防旁逸斜出。 

  又如一则材料: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着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的回答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他的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标往往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个。

  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题目自拟。

    这个作文题虽然是以“成功”为话题,但事实上并不是“只要内容与成功有关即可”,因为背景材料中已经很明显的告诉我们,贝尔纳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他实现了那个“最有可能实现”的“成功的最佳目标”,因此,考生必须紧紧围绕“成功与目标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或者“现实与目标的关系”等内容来审题立意选材谋篇,才能符合写作要求。

 (2)提示语  话题作文的提示语往往是考生理解话题、立意选材时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考生一旦忽视了它,就很可能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例如有这样一则作文题:九十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年度报告中指出,进入21世纪的人类要带好另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请以“护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在我们所接触的话题作文中,有一类题目较为特别。它往往是以一个名词为话题,这一个名词既是现实世界中某一事物的名称,又包含了某种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这样的文题选材的空间是很大的,既可写某一实实在在的事物,也可按其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行文。但做这一类文题,我们一定要细读其提示语,是虚实均可,还是有所侧重,抑或有所限制?这道作文题虽说是以“护照”为话题,但联系前面的提示语“进入21世纪的人类要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可知这里的“护照”已具有了特定的内涵,这就是人立身于21世纪所必需的素质和条件,即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因此,以“护照”为话题也就是以“知识”和“道德”为话题。此题中的“护照”是抽象的,是无形的,我们应该围绕“知识和道德”做文章。文章的主体部分起码应由两大层次组成,一是论述知识的重要性,一是论述道德的重要性。当然最理想的是再加一个层次,综合论述“才”与“德”的关系。

 (3)话题  例如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写作训练的最后一个单元,训练内容是话题作文《学会生存》,这就从“话题”上限制了文章的立意;而下面的话题作文《雕塑自我》,则从“话题”上限制了写作对象(就是“自己”)和写作重心(就是“你如何去掉自己多余的边边角角”,不断的雕塑自己,获得完美的自我,使自己成为“出色的雕塑家”的,写作重心是“雕塑自己”的过程)。

附:材料  一位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塑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座塑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塑,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请以“雕塑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体裁不限。

   由此可见,话题作文“道是‘无限’却‘有限’”。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训练话题作文时,就必须让学生仔细的研究话题作文的背景材料、提示语、话题以及具体写作要求,审清每一则话题作文的显性限制和隐性限制,然后动笔,写己所长,方能写出完全符合要求的文章来。

附:通讯地址 江苏省如皋中学语文组  

邮政编码 226500

联系电话 0513-7535039转8501  13962764232

 作者邮箱: jsrgcsb@sina.com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