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一串项链——《项链》的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王小鸽 教学目的: 一、学习对小说情节进行分析说明,学习小说中通过心理描写反映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方法。 二、了解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并说明这一艺术形象在今天仍然具有的认识价值。 教学设想: 一、课前布置预习,将学生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在早自习上自己解决,为教学奠定基础,节约时间,腾出空间。预习题详见“教学内容和步骤”一。 二、通过演示《项链》连环画投影,先通过形象打动学生心灵;随即通过让学生根据课文为它配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 三、课上以预习题为线索,让学生回答并进一步分析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理清情节、分析原因、明确态度),教师则相机讲析这篇小说恰似一串珠玑相连的项链的三个方面,努力实现教学双方的和谐共振。 四、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在一课时完成。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 由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引出知识竞赛话题:(1)法国十九世纪后期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是谁?对他还有哪些评价? 明确:莫泊桑。他也是西欧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享有极大的世界声誉《羊脂球》是他成名作。…… (2)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共有几位? 明确:三位。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对“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品,同学们一定乐于欣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泊桑的名篇《项链》(板书课题)。早自习上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现在请你来谈谈对这篇小说的总的印象,它在整体构造上有什么特色? 学生回答:……匠心独运,构思巧妙。…… 教师肯定:作者匠心组合的作品,恰似一串珠玑相连的项链(加粗部分板书,下同)现在,请你再结合预习题来具体阐述一下—为什么说它的“构思巧妙”。你说你的,我谈我的,我们一起来研究,好不好? 二、理清情节线索,讲析“点线串联的表现手法” 用PowerPoint演示预习题投影(学生回答后用动画方式演示答案;学生回答第1题时教师随机板书“借、丢、赔、赝”四字;学生回答后由他自己先作简要分析。): 1本文以自然空行为标志分为七节,依次用最简炼的语言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⑴虚荣多梦想 ⑵巧计制衣裙 ⑶欣喜借项链(板书:借)⑷狂欢丢项链(板书:丢)⑸借款赔项链(板书:赔)⑹苦熬还债务 ⑺项链是赝品(板书:赝。下划线上面是参考答案,2、3题答案略) ⒉全文是以 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如果把全文内容分为两部分,则以 为转折,前一部分写 ,后一部分写 ,从而在表达上形成强烈的 效果。 ⒊本文的情节称得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尤其是结尾,佛莱思节夫人“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的一句话,更是出奇制胜。为了安排这个结尾,作者在前面作了三处铺垫和暗示,把这三处文字找出来,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以时间顺序为线,舞会前、舞会中、舞会后,是线上的三个定点,三点一线贯穿,仿佛实录事件始末,实为匠心默运,构思巧妙。 舞会前,泼墨渲染希求与现实的尖锐冲突,——矛盾提出: 有了请帖,没有服饰,矛盾激化; 千方百计借到项链,矛盾缓冲。 舞会上,出足了风头,达到虚荣的顶点,矛盾似乎暂时统一;。可乐极生悲,平地起风波,丢失项链——矛盾转折。这既是玛蒂尔德生活的转折点,又是作品转折的契机。 舞会后,发现丢项链,矛盾急剧上升到最高点。 直至倾家荡产、借债赔偿——矛盾似乎平息,却又陡然奇峰突起——借的是赝品,赔了真的!这真叫人目瞪口呆,啼笑皆非!就这样,几上几下,起伏跌宕,三点一线,紧密相连,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这是表现手法的第一个特色——点线串联。(板书:点线串连) 三、再现小说的情节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项配音活动,一起来回顾一下小说中的有关情节。 (演示用 软件制作的梁平波绘《项链》连环画投影,学生根据课文对它进行讲解、配音。在开头“结婚”和中间“舞会”两幅画面出现时,分别配以《婚礼进行曲》和《溜冰园舞曲》的音乐。) 二、分析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讲析虚实错落的表现手法。 提问:一串项链让玛蒂尔德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是什么呢?玛蒂尔德当初能不能不借这串项链? 投影演示课堂练习题: (1)主人公玛蒂尔德向往豪华、舒适的生活,她有许多“梦想”。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可以用原文中的词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1、她对“吃”的梦想 2、她对“穿”的梦想 3、她对“住”的梦想 4、她对“用”的梦想 5、她对“情”的梦想 (2)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她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1、作者连用四个“陶醉”其作用是:(答案为b) a.为了说明她美丽动人,舞技高超。 b.为了强调她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c.为了谴责她乐极生悲。 d.为了突出舞会盛况。 2、这段文字反映了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是:(答案为b) a.爱慕虚荣、生活腐化 b.虚荣心强、追求享乐 c.自卑感重、奢侈腐化 d.充满幻想、追求幸福 学生完成练习后,讨论回答前面的问题:(提示注意:应从外因和内因,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结合起来谈。提示时随机板书:内因外因。) 学生回答后明确:如果说,舞会前、中、后是时间线索上的三个“定点”的话,这线上还有个由始至终的“动点”,就是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作者写她的外貌、心灵,通过她的言行,借助细节描写……总之,调动多种表现手段,塑造这个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对其仰慕虚荣的富贵梦给予尖锐的嘲讽和无情的惩罚。这是小说的实写部分。 《项链》又借人物遭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罪恶。金钱的魔影象凶神“奥列斯达”一样影影绰绰,无时不在笼罩全篇,它毁损人们的生活,污损人们的灵魂……这是小说的虚写部分。实写部分酣畅淋漓,虚写部分若隐若现。这种虚实掩映的写法,大有“烘云托月”的效果,故使虚写部分未着一字而“尽得风流”这是表现手法的第二个特色——虚实错落。(板书:虚实错落) 三、分析作者的态度,讲析明暗相间的表现手法。 提问:通过上面分析能否悟出,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涉及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 (投影演示:思辨题 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有人认为是一种讽刺。也有人认为是同情和赞颂。你倾向于哪一种?还有其它看法吗?) 学生各抒己见并开展辨论,最后统一到:辛酸的讽刺、深切的同情及发自内心的赞颂。 教师明确:明看上去,作者对虚荣心的谴责是冷峻的、严肃的、冷漠到“无情”的程度。暗地里对小人物的同情是深挚的、含蓄的。所以伊凡`蒲宁(俄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作家)说莫泊桑是“在自己内心里渴望全世界幸福的作家”。总之,明写部分浓墨重彩,暗写部分深沉隽永。如此明暗相间,相映成辉,使人心思神动、气荡肠回。这是表现手法的第三个特色—明暗相间。(板书:明暗相间) 教师小结:综合这节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安排上,除了饶有趣味的开头和出人意料的结尾外,在整体构造上,采用“点线串连”、“虚实错落”、“明暗相间”的表现手法(教师边说边画一项链的简笔画并将它与表现手法相联系)。这样一篇匠心组合的作品,怎么能不似一串珠玑相连的项链呢? 二、布置作业:好,下面我布置一下这篇课文的作业(投影演示): 一、给下列词语中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这些词语 奢( )华 寒伧( ) 黯( )淡 倜( )伥 租赁( ) 羡( )妒 面面相觑( )自惭形秽( ) 二、仿照学过的句式,以她多想开头写一组排比句,从环境、上课、课下三方面表现一个失学儿童渴望重返校园的迫切心情。 三、小作文:玛蒂尔德离开极乐公园之后 要求请发挥想象,续写玛蒂尔德知道事实真相以后的故事。字数6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项链》——恰似一串珠玑相连的项链 借丢赔赝 点线串连 内因外因 虚实错落 讽刺同情 明暗相间 作者邮箱: wxg_567@163.com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