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骨气(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认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断的根据和意义。 

2.在回忆议论文一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观点相反的材料的分析,培养思辨的兴趣和能力。 

3.理解运用事例来论证观点的方法。积累一定的词语、句子。  

4、感受中华民族的骨气,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设想: 

1. 用提问的方式复习关于议论文的知识。 

2. 指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采用问答式。 

3. 讲解三个具体事例,指导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资料,在课堂上由学生复述。 

4.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作者和课文背景介绍,理清文章结构。 

2. 理解议论文怎样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3、积累以下词语: 

折磨   屈辱    嗟    吆喝    痛斥   隐蔽   拘囚   吴晗 高官厚禄      

拍案而起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一、导入新课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天地间有浩然正气,人应有铮铮骨气。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谈骨气》。(课件出示标题)         

作者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本身就是一个极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动乱中,由于不肯向反动势力低下高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被迫害致死。 

同时简要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61年,当时我国正处在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吴晗为了让广大人民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学习先人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做有骨气的人,去克服困难,奋勇前进,撰写了这篇杂文。 

课件出示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二、检查预习(出示幻灯) 

1、提问复习旧知识:议论文的三要素、基本结构、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个别回答或齐答。

2、给划线字注音。 

吴晗         富贵不能淫         嗟来之食 

拘囚       慷慨         吆喝       高官厚禄

3、解释划线词语。 

富贵不能淫:  高官厚禄:  拘囚:  汗青:  拍案而起

以上习题通过让学生站起来回答,然后提供正确答案。运用课件出示答案。 齐读两次。

三、分析结构

速读全文,划分结构。  

   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短论,从课后练习一可知,文章由三部分构成,即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也就是议论文的引论——本论——结论。请同学们据此找出各个部分的起止,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结:第一部分(1-4段):提出论点,对“骨气”作初步的解释。第二部分(5-9段):以三个事例论证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   利用课件进行结构展示。

四、课文分析:(第一部分)

1、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指出在何位置? 

明确: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课文开头第一句话。   齐读二遍

2、我们中国人有没有骨气?   生答:有。  问:什么叫有骨气?即骨气的含义?(由此问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节孟子的话)  (出示课件) 既然你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怎么才能证明呢?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的话,意思是说,高官厚禄不能惑乱他的心,贫穷困苦不能改变他的行,强暴武力不能屈服他的志,这就是大丈夫的气概。作者用孟子的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并与下文列举的三个例子相照应。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孟子的话。 学生齐背

3、请两生读3、4段,第二段已经解释了骨气的含义,那么文中的3、4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案:第3段指出“骨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4段指出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中,“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但是,中国人的骨气都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这两段的内容是对论点十分必要的补充,同时第4段又是对下文的总起,由此领起了下文三个具体事例的记叙。 

4、这两段文字与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为论证论点进行过渡。让学生理解学习祖先的骨气的积极意义。

五、布置作业:

思考:怎样用三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5~7段的三个事例?(提示尽量用课文的重要词语)

作者列举的三个事实论据,涉及到三个人物,请同学们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以下资料:

1.文天祥《过零丁洋》;2.“嗟来之食”的故事出处;3.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中有关闻一多的文字;4、你感到有兴趣的其他资料。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概括三个事例:①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 

②古代穷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③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努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以下内容要穿插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之中。

1.文天祥《过零丁洋》(学生齐背)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谷地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由学生作口头翻译) 

3.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分析课文:(第二、三部分)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二部分的三个材料能否证明这一论点。 

(1)首先来看文天祥,引入介绍《过零丁洋》诗,使学生明白文天祥有骨气,深入介绍文天祥的事迹。提问文天祥的骨气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富贵不能淫”。

(出示有关文天祥情况的课件片断) 

提问:课文第五节哪些句子是记叙,哪些句子是议论?明确答案。

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的有什么不同? 

答案: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记叙常作为论据,用它来论证观点。如本课中所选三个事例中的人物,代表了从古到今、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识分子中有骨气的范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很强的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议论文中的记叙只强调选择性,不强调完整性。有关文天祥,闻一多的事迹很多,这里只根据需要,选择有关部分记叙,而其他方面则概不涉及。另外,议论文中的记叙一般都是概括的,以说清楚事例为准,而不必像记叙文中的记叙,靠详细描述来打动读者。  

(2)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穷人。 

学生复述穷人的故事,理解“嗟来之食”的含义。 

问:那人摆着一副怎样的面孔?     明确:慈善家的面孔。 

为何快饿死的穷人不吃嗟来之食?为何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明确:那幅脸孔,那种神气,让人受到人格的侮辱。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要替他办事。所以这个穷人是人穷志不穷,他是有骨气的,他的骨气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贫贱不能移”。

(出示课件) 

(3)文天祥和这个穷人都是我国古代的有骨气的人,那么我们现代有没有有骨气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来看毛泽东同志提到的闻一多先生。 

请一同学说说闻一多的事迹,师将关键词句列在幻灯上。引导学生了解闻一多的事迹,并听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录音语段,闻一多先生的骨气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威武不能屈”的骨气。    (出示课件) 

(4) 以上用三个事例分别来论证孟子的三句话,由孟子的三句话又来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在论证方法上属于什么方法?   答:事例论证。(及时板书)  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短论,从课后练习一可知,文章由三部分构成,即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也就是议论文的引论——本论——结论。请同学们据此找出各个部分的起止,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结:第一部分(1-4段):提出论点,对“骨气”作初步的解释。第二部分(5-9段):以三个事例论证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   利用课件进行结构展示。

四、课文分析:(第一部分)

1、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指出在何位置? 

明确: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课文开头第一句话。   齐读二遍

2、我们中国人有没有骨气?   生答:有。  问:什么叫有骨气?即骨气的含义?(由此问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节孟子的话)  (出示课件) 既然你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怎么才能证明呢?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的话,意思是说,高官厚禄不能惑乱他的心,贫穷困苦不能改变他的行,强暴武力不能屈服他的志,这就是大丈夫的气概。作者用孟子的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并与下文列举的三个例子相照应。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孟子的话。 学生齐背

3、请两生读3、4段,第二段已经解释了骨气的含义,那么文中的3、4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案:第3段指出“骨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4段指出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中,“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但是,中国人的骨气都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这两段的内容是对论点十分必要的补充,同时第4段又是对下文的总起,由此领起了下文三个具体事例的记叙。 

4、这两段文字与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为论证论点进行过渡。让学生理解学习祖先的骨气的积极意义。

五、布置作业:

思考:怎样用三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5~7段的三个事例?(提示尽量用课文的重要词语)

作者列举的三个事实论据,涉及到三个人物,请同学们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以下资料:

1.文天祥《过零丁洋》;2.“嗟来之食”的故事出处;3.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中有关闻一多的文字;4、你感到有兴趣的其他资料。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概括三个事例:①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 

②古代穷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③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努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以下内容要穿插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之中。

1.文天祥《过零丁洋》(学生齐背)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谷地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由学生作口头翻译) 

3.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分析课文:(第二、三部分)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二部分的三个材料能否证明这一论点。 

(1)首先来看文天祥,引入介绍《过零丁洋》诗,使学生明白文天祥有骨气,深入介绍文天祥的事迹。提问文天祥的骨气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富贵不能淫”。

(出示有关文天祥情况的课件片断) 

提问:课文第五节哪些句子是记叙,哪些句子是议论?明确答案。

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的有什么不同? 

答案: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记叙常作为论据,用它来论证观点。如本课中所选三个事例中的人物,代表了从古到今、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识分子中有骨气的范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很强的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议论文中的记叙只强调选择性,不强调完整性。有关文天祥,闻一多的事迹很多,这里只根据需要,选择有关部分记叙,而其他方面则概不涉及。另外,议论文中的记叙一般都是概括的,以说清楚事例为准,而不必像记叙文中的记叙,靠详细描述来打动读者。  

(2)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穷人。 

学生复述穷人的故事,理解“嗟来之食”的含义。 

问:那人摆着一副怎样的面孔?     明确:慈善家的面孔。 

为何快饿死的穷人不吃嗟来之食?为何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明确:那幅脸孔,那种神气,让人受到人格的侮辱。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要替他办事。所以这个穷人是人穷志不穷,他是有骨气的,他的骨气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贫贱不能移”。

(出示课件) 

(3)文天祥和这个穷人都是我国古代的有骨气的人,那么我们现代有没有有骨气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来看毛泽东同志提到的闻一多先生。 

请一同学说说闻一多的事迹,师将关键词句列在幻灯上。引导学生了解闻一多的事迹,并听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录音语段,闻一多先生的骨气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威武不能屈”的骨气。    (出示课件) 

(4) 以上用三个事例分别来论证孟子的三句话,由孟子的三句话又来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在论证方法上属于什么方法?   答:事例论证。(及时板书) 

由此也就证明了由古到今,我们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那么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呢?         齐读最后一段进行思想教育。 

联系学生的现实应该如何去做!

三、小结 

①从结构上,说理的脉络清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本文首先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用孟子的话对论点进行解释,再运用了三个的典型事例(即闻天祥、古代穷人、闻一多的事例)紧紧围绕孟子的话进行论述,最后要求我们发扬“骨气”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属于典型的议论文结构。

②从内容上看,课文对骨气的分析是逐层深入,并贯串始终的。第1段提出论点后,第2段用孟子的话来具体解释“骨气”的含义,第3段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第4段进一步从继承的角度指出不同时代骨气有着不同的含义。中间五段列举三个事例,分别从三个角度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经过举例论证之后,最后一段才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本质特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号召,要求我们“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说理透彻,理由充分,也使读者乐于接受了。

四、拓展延伸、课堂讨论:

小王同学在一次违反校规以后,被老师批评不服气,并与老师顶嘴,不承认自己有错,有同学说小王真有骨气。 对这个事情,让我们思考一下,小王的这种行为是不是有骨气的表现?你认为怎样才算是有骨气呢?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去谈,重点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        事例论证                 总结归纳 

中国人是      富贵不能淫一文天祥          古   (士大夫) 

有骨气的      贫贱不能移一不食嗟来之食         (平民) 

              威武不能屈一闻一多          今   (知识分子) 

无产阶级骨气    发出号召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2、依照<<谈骨气>>一文,写一随笔<<谈       >>。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