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别老盯着中小学生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吴江市中学吴志华 

 

    时常在中央或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里看到一些热闹的捐款场面:为边远贫困地区的、为身边困难家庭的、为国家残疾事业的、为政府实事工程的……通常,镜头的特写总是几个活泼可爱的学生,他们把自己的所谓“零用钱”虔诚地放入捐款箱,依稀可辨的是钞票的面额,一百元的、五十元的,十元的。我不知道新闻编辑们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表扬赞赏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作为一种教育引导措施笔者却不敢苟同。 

    众所周知,学生只是消费群体,他们的捐款说到底无非是在消费家长的钱。当家长们毫不吝啬地为他们付出时,家长们希望看到的是他们健康的成长,谁都可以想象得出,在现在这样一个视教育为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的社会,家长们的毫不吝啬的付出带有多少的无奈和艰辛,其中肯定也不乏苦涩,但这些,我们的家长们并不乐意让他们的孩子感受出来,孩子们对这些也似乎没有过问的必要。由于学校整体氛围的纯洁性,目前一些政府部门或群众团体一遇到什么捐款任务(其他还有这样那样的仪式),马上会很自然地想到学校,他们考虑的是场面的隆重热烈,捐款效果的集体效应。没有学生敢于在这样的场合下说三道四,相反有人捐十元,就有踊跃争先捐百元的,而且有这种不落后心态的学生为数不少,很少有人问一下学生他们的钱是哪来的,其实问和不问又有什么区别呢?经常有记者这样解释:可爱的孩子们捐出了他们的“零用钱”,可是估计连这样写的记者都知道这句话是如何的显出自欺欺人的可笑。“零用钱”?孩子们的零用钱是哪儿来的?归根到底,学生们捐的哪一分不是父母的血汗钱?天真的孩子们为了老师、社会的表扬高兴得整晚睡不着觉,我们的家长们或许应该也在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因为,家长们都有这种想法:老师、社会的表扬不是钱能买得到的! 

    捐款过程中贫困孩子的踊跃会深深刺痛我们的心。小慧的父亲出车祸瘫痪了,司机逃逸不知所终,母亲下岗了,要强的母亲承担起了家庭的所有重担,她教育小惠,穷咱们不怕,穷要有志气。小惠很懂事,学习成绩好,在班级里还是团支部书记。她从来没有在同学及老师面前提起过自己的家庭困难。捐款时,一句干部带头让她困窘不堪,母亲知道后,告诉她:“以后捐款你就是不能比其他孩子少,钱妈妈去挣。”挣钱那么容易?能不能向同学老师讲明真相,少捐或者不捐呢?母亲和小惠同时相当坚决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对她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钦佩,抑或责备? 

    所以我倒主张除了以捐助身边的同学为目的的象“一天一分献爱心”之类的小希望工程之外,捐款,就别再打扰我们的孩子了。目前,一些中小学校除了政策允许的减免学杂费措施之外,老师也自发采取“一帮一”或“几帮一”的措施帮助身边的困难学生,而团委、学生会发动的小面额捐款也未尝不可,但千万不要以捐款多少来评价学生的爱心,一个困难家庭的一元钱或许要比一个大款子女的一百元钱来得沉重得多。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