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子的《秋》为例谈“追问”的阅读方法及诗人的主观性(论坛帖)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手机版




论坛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6473

郭成杰

 

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海子的《秋》

海子的《秋》虽然短小,可是并不好理解,不少人拿它没有办法。特别感到难以理解的是诗中有不少的地方不合逻辑,留下了让人难解的疑问。但是,如果我们以西方哲学“追问”的方法来解读此诗,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疑问,其实正是诗人留给我们的引路彩标。

《秋》的第一句就让人产生疑问。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第一个疑问是:为什么“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第二个疑问紧接着就来了:这和“秋天深了”又有什么关系?有些人看到这里可能就会想“这简直是胡说”,“神的家中”应该是“神”在集合,为什么偏说是“鹰”在集合呢?其实,这正是诗人聪明的地方。在这里,诗人很好地运用了中国文字的文化背景效果:“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完美,尊贵”,“家”给人的感觉是“故乡、家园”;而“鹰”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代表的是“力量、掠夺”,“集合”一词又是一个军事术语。有这些文化意识做背景,如果读者警觉、耐心一点儿,就会体会到“神的家中”这几个字带来的“温暖,祥和”,就会明了“神的家中”的喻义是“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那么,“神的家中鹰在集合”代表的就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被强力侵犯了”。至此,第二个疑问迎刃而解:如此则这个世界一定会陷入一片凄风苦雨中,只能给诗人以“秋天深了”的感觉。

同样,“神的家中鹰在言语”会引起的疑问是:“鹰”怎么会在“神的家中”言语?原因只有一个,“神”在自己的家中被强力剥夺了言语权。

同样,“秋天深了,王在写诗”引起的疑问是:为什么是“王在写诗”,写诗的应该是诗人啊,诗人为什么不写诗呢?在这里,“王”的文化背景含义是“权势、权贵”,“写诗”两字让人想到的是“写诗是诗人的权利”。“王在写诗”的含义只能是:有权势的王剥夺了诗人的抒情权。

如此,则《秋》喻意很明了:诗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精神家园已经被强力掠夺,甚至人们的话语权也被权势掠夺并垄断了。

面对如此惨淡的世界,诗人怎么能不感叹说: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面对如此惨淡的世界,诗人怎能不感叹说: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当然,这就牵扯到下一个很让人恐怖的问题。从反映论的角度看,《秋》显然是对现实的反映。诗人把现实描写得如此不堪,如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话,人们不难从中发现其“反党反社会主义”性质,海子也难逃“现行反革命”罪。但是,我们应该想到,人是主观存在的动物,诗人尤其主观,甚至偏激,甚至偏颇;而且诗人的诗性往往和主观性成正比,因为主观性正是诗人激情的来源如果缺少了主观性,诗人和哲学家也就失去了区分。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诗人主观地看待这个世界。当然,我们更应该看清的是,诗人的诗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再现,决不是客观事实的再现。我们没有必要所诗歌看得太重,更不能认为诗人的言语正确无比。其实,就《秋》而言,诗人的诗歌本身和诗人的认识就构成了悖论:如果诗人被剥夺了抒情权,诗人怎么可能写诗?所以,生活封闭的海子其实也封闭了自己的思想,他没有看到世界正在向好的方面快速发展,他真诚而又错误地生活在他臆想的黑暗旷野,以至于最后走向绝望,走向自杀。其实海子也应该“追问”一下,世界真的就像《秋》所反映的那么绝望吗?

应该说,海子是真诚的,但也是错误的。

河南南阳市第二中学

473055

13937789889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6473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