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的阅读调查(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乐晓峰 (一)关于中学生阅读《变形记》的调查 1、展开调查的文化背景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困惑,究竟人文科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如果不是一门科学,我们好像把“人文科学”一词已作为一个既成概念在使用了;如果是,那它的科学性、客观性如何体现?在我们的语文学科甚至其他所有学科领域中,经常会看到“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教学要求,可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文主义教育呢? 刘小枫曾有过这样的追问,“人文科学中没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有效性可言,是否就可以随心所欲根据历史主观性来展开精神追问?精神追问直接关涉到世界的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如果只有个人的历史主观性,岂不导致价值的相对主义?真实的绝对价值的追问岂不就根本没有可能?自上个世纪以来,人类生活因价值意义的混乱所遭受的巨大磨难难道不令人痛心?越触及到人的价值真实,难道不越要求普遍的客观有效性,越要求价值真实的绝对超验性?”⑴(拯救与逍遥.刘小枫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版.第17-18页) 对于这些问题,是在读过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之后,我才有了一点具体的感性体会。当我们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得到的最强烈的震撼,就是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复杂。眼前的现代人文世界完全是一副支离破碎、日益萎缩的精神状态。其结果是,我们所经历的社会是一个比较富裕但是无论如何不能算是幸福的社会,我们所过的是一种整天忙碌但却不知道为何忙碌的生活,我们所获得的是越来越多的自主性和权利,但内心里却从一开始就懒于应用它们,我们所体验的是一种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寂寞却因此越来越冒险甚至疯狂的感觉。当意义失落的时候,人们如何为自己的价值与价值生活提供依据?没有合理依据的价值及价值生活,是社会世界种种病态和荒谬的总根源。究竟我们要的是什么?想要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都变得不再简单明了。特别是对于思想日益成熟的高中学生,他们的困惑就更多了。我们该如何向我们的学生解释文学世界、现实世界所呈现的这一切?究竟我们的教育是要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答案,还是仅仅指引他们一个思考的方向和赋予他们一项自主选择的权力? 所以,“人文科学”当然是一门了不起的科学。它的客观性就体现在诉诸于人的价值意向的客观性,是人类的灵魂定向,人对生活世界的意义真实的普遍内在要求。所谓的“人文主义教育”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中必须关涉到学生的生存意识,并帮助他们追求自己的价值意义,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注的终极关怀,并以此作为一切思考、研究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⑵(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 李政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1页) 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准确的把握当代中学生的真实心理,并且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才有能够通过适当的教学激发他们对于价值意义追求。于是,我想到,刚刚辑入高中语文教材的20世纪现代派小说代表作《变形记》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如果我们的学生需要它,那么它必定能让阅读者展现其内心的一种“渴念”,而这种“渴念”可能是我们了解到当代中学生真实心理的一个有效途径。 2、调查的内容 我设计了一份“当代中学生对西方20世纪文学作品阅读的现状调查”的问卷,包括10道客观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问答题,调查对象是现在在读的1500名(重点中学)高中生。 客观题为: 1、你对现役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无所谓 2、你认为现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是否具有现代性?如果你认为否,你觉得还需要补充哪些篇目? A是 B否 补充▁▁▁▁▁ 3、下列外国作家的作品有哪些是你所熟悉的?(可以多选) A但丁 B莎士比亚 C雨果 D福楼拜 E托尔斯泰 F海明威 G艾略特 H卡夫卡 其他▁▁▁▁▁ 4、在你的阅读经历中对于下列哪些文学术语有所了解?(可以多选) A现代派 B黑色幽默小说 C新小说 D魔幻现实主义 E后现代主义F 新试验小说 G女性主义 H后殖民主义 其他▁▁▁▁▁ 5、你对西方哲学有过何种程度的了解? A很熟悉 B一般 C完全不了解 6、你对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哲学问题(诸如生存意识、悲剧意识、死亡意识等等)感兴趣吗? A很感兴趣 B一般 C没兴趣 D完全不了解 7、你判断文学作品的价值一般以什么为标准? A 社会的影响 B老师的评价 C教科书的评价 D自己的阅读感受E综合ABCD 其他▁▁▁▁▁ 8、你认为下列哪类文学作品更能激发你的想象力? A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 B情节荒诞、寓意深刻的现代小说 C. A和B一样 其他▁▁▁▁▁ 9、你认为在文学作品中展现人类精神世界的压抑和困惑,甚至扭曲、变态得内容会对你的心理产生何种影响? A正面健康的 B负面消极的 C. A和B都有 D不会有影响 10、你认为对于现代小说的学习是否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A有明显效果 B有点效果 C无效果 D天方夜谈 主观问答题则是把《变形记》作为附文,要求答卷者写出自己的完全真实的读后感。 3、调查的目的 客观选择题是围绕这样三个调查目的设计的: 1、判定当代中学生对于现代派文学作品阅读的前视野,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和哲学知识三方面。 2、测定当代中学生的文学批评标准和能力。 3、了解现代派文学作品对中学生阅读者心理的影响。 当然,我也希望能通过这次的调查,帮助我研究出一套现代派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案,并且体现出我们语文教学的人文特色来。 4、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的结果令我收获很大。首先,我了解到1500名被调查者中80%的同学对教材的选文是很满意的;35%的同学阅读过艾略特、卡夫卡的文学作品;70%的同学听说过“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等词汇;有68%的同学对文学作品中的哲学问题很感兴趣;有40%的同学依靠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评价作品的优劣,这一点有尤为重要。其次,60%的同学认为阅读西方现代派作品是很有意义的,并且他们的认为这类作品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来说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但有10%的同学认为它们没有阅读的必要,是有负面影响的。最后,阅读《变形记》的读后感展现了同学们丰富多元的思维层面和心理层面,针锋相对的观点层出不穷,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这些数据说明,当代中学生的阅读涉猎面是比较广的,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批评的素质和价值取向的定位。这是很值得我们当代的中学教员重视的教学要素,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在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学阅读、鉴赏品位的方式方法。但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的应该是调查中学生反馈的阅读《变形记》后的文字信息。他们所展现的自己独特的人文气质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我想举出三段其中较有代表意义的读后感作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了解当代中学生对人的生存意识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作为这次调查报告的结论。 (二)调查引起的话题 其一,“我认为,这决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批判……小说确实是对道德,剥削和异化的批判。但在小说中没有构成资本主义的东西,至少很少。没有商业,没有阶级斗争……格里高尔一直在重压下生活,所有人对他的要求都十分苛刻——连在火车站也有人盯梢!他怀着善良的愿望,忍受着,为别人活着,同时也迷失了自己。 好像我也有过他这样的感受,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自己的重担,社会是强大的,而我们却是软弱的,所以我们只有按部就班……” 显然,这位同学已经打开了《变形记》的视界,已经意识到我们的文学世界里绝不仅仅只有阶级性的成分,还有很多比它更可贵、更具价值意义的东西。有了这样的一种感受,他就为《变形记》开拓了一个更加明朗的视野——文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普遍性、共性的探求。他在文章中体悟到了人在社会环境的重压下变得麻木、机械、萎缩,甚至成为工具。其实,如果再深入一点,这就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扭曲。 其二,“不知道别人读这篇文章的感触如何,说实话,我觉得格利高尔家人的反应是很正常的。在生活中不是也有因为孩子残疾而在遭遇遗弃的例子吗?不也听说过因为孩子不争气(甚至是一次小小的测验成绩不好)而惨死在父母的手里的事情吗?当然也有把年迈的父母当成拖累的子女。我就见过一位善良的母亲,照顾残废儿子十二年后在儿子的晚饭里下了毒。其实,我现在也不敢确定当我遇到类似的情形时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相信人类又善良的本质,但在考虑极限时,会让我清楚地触摸到人自私的冷漠。” 如此冷静的语言让我不禁心头一颤,一个高中生已经清醒的看到了人性中最深的伤口——亲情的丧失。如果在这个世界上连亲情也需要物质、利益来维系,也被对峙、隔膜、残杀所取代,我真的不知道人类美好的世界还剩下点什么?这段文字无疑是这位同学对人与人之间最冷漠关系的读解。 其三,“Jean-paul Sartre曾说过这样一句话:‘Hell is other people. ’起初我是不相信的,但在我读过《变形记》之后,我真的觉得有些冷,冷得让人有点不知所措。甲虫的思想是不被人理解的,也没有人愿意去理解这可能‘怪异’的思想。可是人,作为他同类的人,也一样不被理解。人没有去交流,也无法交流。人们只在自己的梦想中生活,使用一切可以被利用的东西去圆梦。记得有一首歌中唱道:‘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这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现代人早已在自己的生活‘壁垒’中迷失了自己,但我还是希望有天能打破这‘壁垒’!如果可能的话,我也希望亲身经历一次这样的蜕变!用最原始的方法,去改变这现实。我想积累一种信心,虽然微弱甚而卑锁的努力!我,同样怀着梦想的人儿,也希望有天能大声说出:‘Heaven is other people !’ ” 这是一种何等诚挚的呼喊!面对这个懦弱、无助的格利高尔,我们的同学却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们当代的中学生已经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都有一盏天平,当我们用理想这个砝码去称量现实的重量时,永远都不会平衡。这就是我从他们的文字中读到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如果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必然存在,如果人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必须生存下去,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把握自己!人不能迷失了自己,这就是他们的回答! (三)读后感中体现的生存意识分析 这里虽然选取的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写的三段文字,但它们却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讨论《变形记》中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不得不承认,确实很有见地,是高水平的发挥。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分论题。这三重关系中,又以人与自我的关系最为关键,因为它是属于人的内在世界,能对其他两个方面(外在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就是人要把握住自己的问题,更具体一点就是解决好理想与现实、内与外之间的精神冲突,以求得一种健康的生存意识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这里绝不仅仅只是对《变形记》的有感而发,更多的可能是他们的人生感悟,尽管可能略显稚嫩。这其实已经足够证明卡夫卡的吸引力,《变形记》正迫使我们的中学生努力去思考着一个人类精神世界中非常重要的哲学命题——人类的生存意识的问题。所谓“生存意识”,就是关注生存的状况,谋求生存的方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其基本目的大约可以归结为,一要生存,二要发展,而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生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就是承认,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当然也是我们人文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命题。 生存意识的确成为了当代中学生关注的一个哲学命题。他们的文字,让我们清晰的洞见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这个世界真的这么冷酷?人生在世为何要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人生就是痛苦的吗?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变形记》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文教育的文本,因为它关涉到的恰恰是人类精神世界里的终极需求。所以,我们要认真考察一下《变形记》中体现的卡夫卡式的生存意识,以此为线索开展我们的教学。 作者邮箱: zengle365@sohu.com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