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盛行“汉堡包英语” “快餐英语”引争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中新网 2003-07-28 邢贺 褚宁 中新网7月28日电 暑假期间,各类英语培训机构的报名热线又热起来。解放日报今日报道,教育界有些人士对许多培训机构传授的“汉堡包英语”不以为然,认为在这样的培训结构里,学生充其量学得的是“快餐化”的英语,而非英语言文学。 周成刚(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认为,在非英语国家,“汉堡包英语”的产生有它的必然性。交际的实用性,成了许多人学英语的主要动机。英语在普及过程中不但不会导致自身贬值,从长远来看,快餐化的英语反而会丰富英语和促进英语的发展。 学员张野说,参加英语培训只是为了提高口语水平;但速成班也有缺点,就是知识不系统,语言不纯粹,这点我也感觉到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博导梅德明则称,语言本身包含着文化,学英语有其自身的规律,不适合快餐的消化形式。现在英语教学分“学院派”和“江湖派”两种。学院式教学在发音及语法等方面要求规范,体现语言本身的标准。江湖派重在普及英语,注重实用性,但文化底蕴不足。 江湖派的社会培训班当然也不必一概排斥:学员可以接触到各方面的老师,避免近亲繁殖;学生的来源不同,有利于学员相互交际。其问题主要在于:大班化教学缺少互动,师生交流不充分;学员急于求成,缺少系统的训练。但学院式的培养方式,规模毕竟有限,无法满足社会人群对英语教育的巨大需求。 解放日报认为,在当今的人才市场上,英语等级证书已成为求职者的“硬派司”。从各类培训班报名的火爆,到社会上的英语“需求人群”不断涌现,都足见社会提供的英语学习机会还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文章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许多年轻人正处在一个英语“饥渴”阶段。既然还不能人人都享有“正规英语”教育的机会,让那些有需求的人都能“吃饱、吃好”“汉堡包英语”,又何乐而不为呢?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