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子诗《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海子诗《秋》见于语文高三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面的补白。当初选它,一是篇幅所限,只能选短章;二是此诗清纯、明净而富有哲理,值得一读。但是许多学生说“读不懂”,有些老师反映没有相关的资料。笔者作为责编,想借此机会解读一番。按说诗无达诂,鉴赏常无定论。文本中所有的,未必是诗人所想的;读者所掘取的,又未必是文本中所有的,或是诗人所想的。然而诗歌鉴赏教学又要从最基本的感悟、吟诵训练做起,清晰性原则、必然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可言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中学诗歌鉴赏的性质和导向,并要求排除鉴赏中的浅陋低俗、模糊不清或无可无不可等情况。如果要使本文的解读约略有助于教学,还有赖于老师酌情让它变得清晰、简明。 这首诗篇幅短小而意味深长。总共才6句,第一层(一、二句),呈现一幅画面,画面有两个镜头鹰在集合、鹰在言语,背景一大一小,小者是“神的家”,大者是“秋天”。这是一幅洗练而简净的画面,“秋天”本来就给人以清远、萧然之感,“神”字更给诗带来高远、神圣的氛围。至于“鹰在言语”什么,诗人也顾不上细味和诉说了,正好留下空白,留下余味。这幅画面也许是诗人脑海中偶然闪现的,甚至有可能是本诗写作的缘起。 第二层(三句),呈现另一幅画面,“王在写诗”是一处静景,背景更简略,只有“秋天”。“秋天”如果换在另一种文体中或许指季节、天气,但在诗中尤其是本诗中,还有创造氛围、呈现画面的作用。“王在写诗”四字简略到极致,化描写为叙事,促使读者想象画面里的内容,去填补诸多的鉴赏“未定点”:王者谁人?为何写诗?写了什么诗?王者与鹰的意象次第出现有什么暗示?……这幅画面顺承上一幅画面而来,从这意义上说它的发生有必然性;其实必然性还来自另一方面:诗人常以“王”的形象自我体认,并情不自禁地要表述出来,有他的许多诗可为佐证。 第三层(四、五、六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秋天的感受,既带感情,又含哲理。诗人已是第三次唱出“秋天深了”,一种反复行进、不断深化的诗语旋律,引带读者在体会自然深秋的感受的同时,也感悟人世沧桑,感悟生命的旺盛与零落。结末两句跳跃性很大,但是明断暗连,前面有所铺垫,令细心的读者想到:这两句就是鹰“言语”的内容;这两句是王者写成的诗句。古来诗人写秋篇章不尽其数,海子写秋自有其独异之处和深刻之处,他写出了他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特有的既期盼又失落的躁动不安的复杂而单纯的情怀,或许是他爱情之旅屡遭颠仆,或许是他在生活、工作中找不到适合于自己的位置,或许是他名不符才、才无所逞……种种遭遇或当中的一种遭遇使他生发此感慨。海子如此年轻即已生发中老年才有的感慨,实是早熟的、苍凉的心态的显露。 这么说,“失落”可以概括本诗主题。但又嫌其不足,概括不周全。诗人除表现失落的情怀外,还有欣悦的、自尊的情怀,这从诗的第一、二层中可以感觉出来:秋天画面很美;王者目无旁人,他的领地是一片净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既拆开诗的各“板块”来品赏,又回味全诗总体氛围,理应体会到这些欣悦、自尊而又失落的思想感情。 附 海子诗《秋》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1987 (刘真福 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