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需要更透明的公平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中国青年报 胡仲云 高考志愿的填报,一直是件令众多考生和家长费尽心思却难得要领的事,可谓苦煞众生了。 就全国的情况来看,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主要有三种:一是在高考之前填报;二是在高考之后高考成绩公布之前估分填报;三是在高考成绩、分数线公布之后填报。2003年的情况是:全国有上海、吉林、广东3省市采用第一种,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17个省区市采用第二种,北京、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海南、西藏、青海、宁夏11个省区市采用第三种。 高考是考生与高校之间的双向选择。考生以高考成绩为基础,通过填报志愿来选择学校和专业。高校则依据考生志愿,按其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和安排专业。所以,从考生填报志愿到学校录取的过程,实质是学生与高校之间进行双向择优的选择过程,其理想结果应该是双赢,即考生的成绩档次与录取学校的档次(对考生的吸引力)大体相当。 高分低就,考生觉得吃亏;低分高就,高校觉得吃亏,这就不是双赢。而要达到双赢,关键在于广大考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当然,要达到考生与高校之间完全双赢,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招生规则来向双赢方向靠近。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就是一个非常重大而关键的因素。 现实生活中,考试之前填报、考试之后估分填报与考试成绩公布之后填报,这三种安排的差异,实在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它对考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仅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应该肯定这三种安排无论哪一种对全体考生而言,都是站得住脚的。因为每个考生都是在相同的状况下来进行选择的。但应该看到在这种公平的后面却不一定最科学、最合理、最符合广大考生利益。 信息对考生选择志愿的影响作用巨大,这些信息包括:考生的高考分数、分数线、成绩排名、招生计划数以及有关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等。本来我们可以做到让考生在这些信息更加明朗的状况下来填报他们的志愿,但直至2003年,全国还仅有11个省区市(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什么要提出这一点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种安排。考生在没有参加高考之前填报志愿,至少面临三个未知数:其一是自己在考试中能否正常发挥?其二是自己到底能考多少分?其三是自己在全省考生中处于什么位置?在这三个未知面前,考生填报志愿只能靠预测。考生不仅要预测自己可能考多少分,还要预测自己在全省的十几万或几十万考生中能排到什么位置。这种预测的准确性会有多高,真的很难说,但可以肯定,在这种预测状况下所选报志愿的失误率,肯定会更高。 当然考生必须为自己预测失误带来的志愿失误承担风险。表面上看来,每个考生都是在这些未知数面前凭预测填报自己的志愿,并承担各自的风险,好像是公平的,但让他们承担这种风险是否真的公平又合理?这一点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再来看第二种安排。考试结束了,考生已清楚自己考试发挥的水平怎样,也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自己的得分,这比第一种安排有明显的进步。但问题在于,这时的考生无法了解全省十几万考生的分数情况,也就无法进行比较。于是,考生、家长、班主任个个绞尽脑汁,忙于估分、预测分数线,这些预测通常采取的是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法。 横向比较是根据自己估分情况,与全班考生和全校考生的估分情况进行比较,并以此来为自己定位:上重点线还是一般本科线;选择哪些学校更有把握被录取。但在一个班的几十人中或一个学校的几百人中所比较得出的结果,与在全省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考生中的实际排位之间会有多大差距,这是一个未知数。如果一个考生在班上排第1名,在全校排第5名,那么他在全省到底能排多少名呢?谁能说得准? 纵向比较,是将自己的估分与上年(或往年)全省考生成绩分布情况进行比较,来预测自己的相应位置,为填报学校提供参考。这种比较的预测误差又会有多大呢?不妨来看看这个例子。 2001年江西一位理科考生,他估计自己的考分600分(实际考分正好600分,估分很准确),根据近3年的全省考生成绩分布情况来看,他至少排名在前1000名之内。于是,他本科第一批的第一志愿填报北京理工大学,因为该校近3年来投档分均在560 570分之间。本科第二批的第一志愿填报北方工业大学,该校近3年投档分均在550 560分之间。根据这个纵向比较,他本人、家长、班主任都认为这种方案应该是很稳妥的,有把握的。但实际结果是他们错了:这年600分以上的考生在全省多达6002名,远远超出了人们估计的范围。北京理工大学的实际投档分是617分,北方工业大学的投档分是602分。这位考生两个批次的第一志愿均告落选,这是考生们称为最不幸的“撞车现象”,而类似撞车落马者实在不是少数。这位考生认为他的失误在于,当时根本没料到当年600分以上的考生会比往年暴增了5倍。他如果知道自己排在6000多名,两个批次的第一志愿就不是这样选择了。 事实上,由于2001年高考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考生高考成绩总体较往年上升了一大截。考生在估分阶段对考分总体水平提高是有所估计的,只是不知道结果会高出多少?考生在不知道总体考生成绩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估分与往年情况作纵向比较来进行预测,其准确性必须建立在试题难度相近、考生人数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如果试题难度有所波动或考生人数变化较大,纵向比较的结果就很容易产生误差。 可见,第二种填报志愿安排,由于考生是根据估分和预测分数线来填报志愿,还是要承担未知变数的风险,其盲目性和风险性仍然比较大。 最后,来看看第三种安排,在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之后填报志愿。此时,自己的分数、分数线、排名等情况都已透明,高考成绩信息已比较明朗,具体包括:1.通知考生各自的成绩;2.公布各层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3.公布按分数段(或每一分)的考生人数统计情况,以便考生可以确定自己在全省考生中排名情况。此时,考生填报志愿应该是心中有数。 当然,在信息透明之后填报志愿,同样会有考生填报志愿不合理,同样会有高分撞车现象,同样会出现高分低就、低分高就的情况,无论哪一种填报方法都不可能消除这些问题。这是因为,考生仍然要面临一个未知数,那就是自己第一志愿所填的学校或专业,全省会有多少考生同样第一志愿填报了它?自己在其中能排到多少名?这是个未知数。由于各学校办学的实力、水平、毕业生就业率以及所处地域等情况各不相同,因而对考生的吸引力也不同。所以,会形成热门与冷门的分化,热门的学校(或专业)存在一定“撞车”现象,冷门的学校(专业)出现上线生源不足,甚至需要适当降分录取,这都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是合理的。 但我们可以肯定,在成绩信息明朗后,考生的志愿不再只是凭估计、靠预测来进行填报。碰运气的成分少了,未知变数的风险小了,高分撞车落选及高分低就、低分高就的情况也会相对减少,考生与高校之间双向选择的双赢概率也将提高。 现在,虽然全国还只有11个省区市这么做,但如果让考生自己来选择,相信绝大多数考生会对第三种方式举双手赞成。那么,反对者的理由是什么呢? 理由大概包括,当考生在分数、分数线都公布后填报志愿,会造成高分考生集中填报少数热门高校,会有更多的考生撞车。其次,二流的高校担心捞不到一流的生源,因为再也没有高分考生会乱撞了。 再者,招生部门的工作程序需要重新调整,时间会更紧张,任务会更繁重。我个人认为,这是个问题,但不应是理由。 所以,我们真的不应该拒绝让考生在成绩、分数线公布之后填报志愿。因为,高考需要更加透明的公平。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