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诗的想象(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吴文峰 [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 诗歌的创作与鉴赏都离不开想象。雪莱说过:“在通常的意义下,诗句可以解说为想象的表现。”诗既然是“想象的表现”,离开了想象,便无法创作,无法鉴赏。一般说来,再造性想象应用于诗的鉴赏,创造性想象应用于诗的创作。可见品味诗的想象,既利于提高写作能力,更利于提高鉴赏能力。 一、 诗的想象 恩格斯说:“写诗必须有大量的想象。”那么,诗中的想象有几种类型?下面以高中第三册《语文》(试验本)及《语文读本》中的诗歌为例,略作分类解说。 1、 联想。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想象。诗人依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诸如因果、对比、相似、相关、相反等方式,结合自身的情感经历,往往能铸造出诗歌常用的却又是新颖的部件来,如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余光中的《乡愁》,全诗四节分别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新颖别致,体现了诗人由此物到与之相似的他物的超强联想能力。 2、 奇想。让平凡的景象闪现出神奇的光彩,让平淡的事物显现出奇异的色彩,这就是奇想对诗的贡献。曾卓的诗《悬崖边的树》,结尾,写那棵长在悬崖边的树:“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真是石破天惊,新奇至极,读者不能不赞叹诗人的奇思妙想。 3、 幻想。高尔基说:“想象——这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这种想象,常使人耳目全新。牛汉在《华南虎》最后一节中,吟道:“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的我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这是诗人在感情附着于所见之景物后在想象中产生的幻觉,奇特无比。 4、 假想。假想就是诗人将情感放进自己不可能出现的境界中去,从而创造独特的意境来。比如诗《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晓桦),表现的就是诗人希望能和当年率军焚毁圆明园的侵略者面对面、真枪较量的情怀,全诗就是利用“假想”这种形式来构思的,显得别具一格。 5、 梦想。利用梦来构筑诗,这也是诗歌常见的一种想象形式。俗话说:“是有所思,夜有所想。”这所想其实就是梦想,诗人用它往往能把人的心灵深处的情感抒发出来,产生一种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李白那首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二、想象的诗 只有带着想象去读诗,才能读出更多的内涵;也只有置身于读者想象中的诗,才更显诗歌艺术的迷人风彩。下面仍以高中第三册《语文》及《语文读本》中的诗为例,体会一下想象作用于诗的鉴赏的魅力。 1 、一景一物皆关情。诗是最凝炼的抒情艺术,它反映生活具有高度的典型化特性。诗人采撷生活的浪花,通过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提炼、浓缩,从而创造出主观和客观相融合的典型意境,叙发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典型情绪。由于诗是借助想象来创作的,它的章与章、节与节、句与句之间,思绪并不连贯,从而使诗具有强烈的跳跃性。据闻一多的一位朋友回忆,闻一多就是偶见北京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死水》的,那铁罐锈成的桃花,那油腻编织的罗绮,那霉菌蒸出的云霞,那酵成的绿酒,需要读者在想象中去连缀,去填补,去完整,再结合闻一多所处的那个时代及其情感,读者见到的将不是这看似支离破碎的一景一物,而是丰富的生活、深邃的内涵。闻一多曾说过:“诗是跳舞,散文是走路。”想象中的诗,能使鉴赏者品味到典型性与跳跃性和谐统一之美感。 2 、意象纷呈扑面来。按教材的说法:“意象是意中之象,即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请注射器意,这形象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所以,品味诗的意象,读者就不把诗中的形象与诗人连接起来,而连接的手段,则依赖于想象了。莱蒙托夫的《祖国》,既有“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也有“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我们似乎看到一个沉郁而又满怀希望的诗人;既有“荒村中那点点颤抖的灯火”,也有“堆满谷手的打谷场”,我们又似乎看到了一个叹惋而又带着欢欣的诗人。我们在品味诗的意象时,可运用想象去复合迭加,去映衬观点。如此,就能变单调平面的词义(概念)为意象纷呈的立体空间,就能进入诗人精心组织的意象所构筑的审美大厦。 3、 意境最美撼心灵。诗的意境,指的是诗人利用形象思维经过艺术构思反映在作品里的饱含思想感情的生活画面。它包含两方面:一是“意”,即诗人的主观感情;一是“境”,即诗所揭示的外界客观世界。将主观的内情与客观的外景和谐统一起来,就是意境。清人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实诗又何尝不是于此呢?善于品味诗的意境,才能进入诗的最高境界。 品味炼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可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一个朴素的“听”字,能使读者得到与诗人一样的感受:深处小楼之上,聆听那淅淅沥沥的春雨,美妙动人,万物在春雨中萌生,明天必将春花盛开,小巷深入一定会不断传来卖杏花女子的叫卖声……鉴赏者不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意味是品尝不到的。 品味炼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两句诗全是名词构成,“楼船”、“铁马”是作战的主体,“夜雪”、“秋风”描绘了作战的背景,“瓜洲渡”、“大散关”点明作战的地点。我们通过想象,就能把这些意象组合成一个生动状烈的画面,当年与金人激战并取得胜利的场景,历历在目。 品味炼意。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水中的青荇、康河的柔波等组成的色彩艳丽 的风景画,使人陶醉,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还会在诗人极力渲染的康河之美中,变得柔美,生成无限的恋意。只有想象,才能感受这首诗撼人的美感。 作者邮箱: wu.wenfeng@163.com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