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主题新探(论坛精华帖)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4905

 

唐世明

《荷塘月色》问世以来,关于它的主题一直没有形成一种令人信服的定论,大至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认为该文借景抒情,意在表现作者愁闷凄凉的心境;第二,认为作者沉醉于荷塘月色的美景之中,意在逃避现实,从矛盾痛苦之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文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第三,认为是在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文教学参考书》则将以上几种观点折衷一下,它说:“《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以上这些说法,见仁见智,但我觉得都与朱自清先生的本意相差甚远。我以为,它的主题思想,既非逃避或超脱现实,又非意在表现淡淡的喜悦和哀愁,而是含蓄地描写一次深刻的人生思考,表现自己对于生命、生活和现实的独特认识。

一、《荷塘月色》里面没有丝毫逃避现实的内容。

我们读文章时往往为一种先入之见所左右:寄情于山水之间,往往产生于不满现实之后;吟唱“风花雪月“,多半是逃避现实的手段。一说起直面现实,人们总是联想到用刀或笔去跟反动派作斗争,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其实,“淋漓的鲜血”固然是一种现实,但是,奇山异水、荷塘月色何尝不是另一种现实?因此,我们不能随便作出“逃避现实”这个结论。有的学者拿朱自清先生在1928年写的另两篇文章来,一是《一封信》,一是《那里走》,以证明朱先生有“心怀疑惧”、逃避现实的倾向,这真是可笑,此一时,彼一时,刻舟求剑,剑不可得。在研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我们也应直面这篇文章这个“现实“,摒弃先入之见,只看《荷塘月色》的本身。

《荷塘月色》不是《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极力美化那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否定。《荷塘月色》完全不同,荷塘是北京清华园里的荷塘,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地方,是中国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并非作者幻想出来的一个天堂仙境;其中的游人就是作者自己,而不是那个无据可查的武陵渔人。朱自清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中国人,一名颇有影响的进步作家,也是一位极有骨气的大学教授。1926年“三·一八”事件发生后,他不畏强暴,发表了《执政府屠杀记》一文,痛斥反动派的凶狠残暴;他晚年贫病交加,但宁可饿死也不要美国人施舍的所谓“救济粮”。从他的一生经历来看,他是一个有勇气有骨气的男子汉大丈夫。因此,不能把陶渊明那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强加在朱先生的头上。《荷塘月色》一文,从开头到结尾,何尝有一丝悲观厌世的成分,何尝有一点颓唐消极的情绪!那些执“幻想超脱”、“逃避现实”的观点的人,实在太小看朱先生了。

二、描写荷塘月色那几段文字精妙绝伦,人们一直把它当作文章的精华部分。其实并非如此,联想六朝时男女青年采莲的那几段,才是作者的主旨所在。

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应是:不宁静,出门;求宁静,观景;得宁静,回家。它表面上写的是一次游览荷塘的经过,实际上展示的却是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一次深刻的思考过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一段描写非常生动优美,行文流畅,比喻新奇贴切,娓娓道来,从容不迫。作者笔下的荷塘,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月光如水,荷叶田田,荷花点点,微风徐来,带走荷香阵阵,尽管深夜中的荷塘很寂寞,但荷花荷叶依旧毫不吝惜地展示自己的绰约丰姿。作者浓墨重彩地刻画荷塘月色的美丽,为下文描写荷塘采莲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而蓄势待发。

站在美丽的荷塘边,很自然地,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许多研究者对这一段描写没有注意,以前的高中语文教材将这一段以及梁武帝的《采莲赋》统统删去,真可谓买椟还珠了。前面描写荷塘月色那几段其实只是个漂亮的“椟”,是为了包装“想起采莲”这个“珠”的,后面的文字才是全文最关键的部分。作者这样写,意味深长。

六朝,指吴国、东晋、宋、齐、梁、陈,它们都以建康为都,历史上合称为“六朝”。六朝从公元三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六世纪末,前后一共三百多年时间。这段时间朝代更替频繁,加上南北长期分裂,狼烟不断,政局混乱,统治者“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台”,劳动人民很难过上安定的生活。但是,尽管如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依然是那样执着。你看,身逢乱世,年轻的姑娘们却满不在乎,夏天,她们划着一只只小船,来到一望无际的南塘里采莲,一边唱着情歌,一边采着莲子,整个莲花湖畔,简直就是一片笑声和歌声的海洋。血流成河的战争威胁,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至此都被这群快乐的人们抛之脑后了。想到以上这些,作者情不自禁地对这些朴素的先民表示钦佩和礼赞: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写这些,其实是为了暗示他在荷塘边作这样的心灵独白:

“我何必还要‘颇不宁静’呢?现在的时局跟六朝时相比,也不见得坏多少吧?在那时,战争的巨轮随时可能压倒每一个弱小的生命,但是,尽管如此,幸存下来的人们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对生活并没有丧失信心,对爱情、家庭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对未来都满怀美好的憧憬,现在的时局也不太平,跟那时一样,我为何就不能像他们一样笑着生活呢?任它风云变幻,我依然要珍惜生活,好好生活。1927年的中国虽然暗无天日,群魔乱舞,民不聊生,但是,不能忘记,这个世界依然有美丽的一面,荷塘月色不是依然如诗如画吗?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好好地活下去,为了所爱的人,为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想到六朝采莲的风俗,朱自清先生从古代百姓那里找到了人生的导师,他的心里终于恢复了多日不见的宁静。于是,他“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平静地结束了这次心灵的洗礼。文章到此结束,天衣无缝。

朱自清先生的这次荷塘之行,很像一次参禅悟禅的过程。“朱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山水之间”,而在于对现实与人生的思考之中。在如诗如画的荷塘边,作者远离外界的浮躁与喧嚣,独辟一角宁静的天空,在荷花、荷叶前面,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作者得到一次顿悟,看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高贵,意识到了人的自尊、自信和自由。荷花在黑夜之中,依然如此美丽;我们的民族从古至今,经历了多少劫难,但生命依然源源不息。在读这篇散文时,我仿佛能听到朱自清先生悄悄地告诉自己:黑暗和丑恶是暂时的,生活和生命是永恒的,美丽的,若能师法先民,就能获得力量战胜迷惘,获得心灵的宁静。这就是《荷塘月色》一文的“真意”所在。

作者单位:湖南保靖县第三中学    邮编:416500  电话:13574342909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4905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