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蕴隽永耐品味——品味《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语言(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手机版


翁基芹

        语文老师在讲授散文、诗歌、小说时,往往精雕细刻,力求把散文的韵味、诗歌的意象、小说的人物讲深讲透。总想把文章的语言细细品味,把文章的内容充分赏析,让学生领略名

家名篇的精妙所在。而在讲授文言文时,却往往只是为了考试的需要,点出文章重点的字、词和句式,疏通大意就算完事了,即让学生过了字词关、翻译关,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忽略了对文言文语言的品味,忽略了对文言文内容的欣赏。学生学习文言文变成了机械记忆而不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因而觉得文言文枯燥无味,学文言文没意思。本人觉得文言文只要老师引导学生对语言充分地感知、感悟,文言文跟经典诗歌、散文一样精彩。下面就《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品味含义丰富的句子       对于看似平常但含义丰富的句子,要作深入的理解和辨析,要细心体会它们所具有的表现力。 

       例(1):品味邹忌的三问 

       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第一问的背景是:“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轶丽,朝服衣冠,窥镜。” 

       试想一位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早晨起床,对着镜子一照,问他的妻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心里应该是对自己的美貌充满信心,并且不用妻子回答便知道结果。 所以,这第一问的语气应充满自信,且沾沾自喜的。 

        第二问的原因是:“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所以对自己的美貌略有怀疑。因此,应带有疑虑,并且急于知 道结果,另外,考虑到所问的对象是小妾, 因此,语气是:严肃,疑虑,急切。 

       第三问的背景是:“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客,外人,看问题可能更客观,但问这样的问题 似乎又不好意思,因此,即使问,也是试探着小声问。 

       小结:这三问,看似平常,普通,问的都是 “和徐公比美”问题,但由于问的对象不同,问的背景情况不同,因此问的语气与神态都会不同。

        例(2):品味妻、妾、客三答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妻,情人眼里出西施 。答得自然非常肯定。

        妾,地位低下,回答时自然要有所顾忌,否则的话可能会失宠,所以就用反问的语句,表达更加肯定的语气。 

       客,他是有事拜访,有求于邹忌,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所以回答总得让对方满意,其实客人 是能分辨谁更美的,从他的语气中能体会到,客的回答较为平淡,比不上妻妾那样中肯有力。 

        上边三种答法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但由于身份不同,想法不同,因此他们的回答,语气与神 态也就有差别。(言为心声) 

        通过细细品味这些语言,邹忌这个人物的形象更鲜明,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章精彩的对话特点。  

        二、品味邹忌进谏的技巧

        文章中除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语句值得品味外,邹忌进谏的话语同样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的。本文选自《战国策》,课文记载了邹忌向齐威王献策的故事,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推断来看,齐国的政治也比较腐败。“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热闹场面正说明腐败的积弊“甚”矣,大概也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了。如果邹忌向齐威王再三苦苦劝谏,甚至流下眼泪,或者破口大骂,以死谏君。效果不一定好。邹忌注意了进谏的艺术,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却能叫齐威王欣然从谏如流。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应该注意的是,作者目的是强调游说之士的作用,所以有些地方,未必合乎史实,但邹忌进谏的艺术却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以上进谏技巧的品味、学习,使学生明确知道,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赏析这些说辞,以借鉴于今日,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品味本文的“画意”

文章有起因、有过程、有效果,有评论,而且人物的口吻生动逼真,很富有戏剧性。可以根据文意,给课文配上七幅简笔画(①问妻问妾  ②与客坐谈  ③和徐公比美     ④暮寝而思之  ⑤邹忌进谏   ⑥门庭若市   ⑦战胜于朝庭)。(见附图)

 通过以上“三问”“三答”及七幅简笔画的品味,会引起学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深层联想,并在联想中引发无限的情趣,这样一来学生就再也不会觉得文言文枯燥无味了。另外,语言的感知、鉴赏,使学生在文章重点的字、词和句式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作者邮箱: bawjq.hotmail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