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误区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中国教师报     2003-04-18     肖桂生 

 

  误区之一: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的教育。

  一谈起素质教育,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应试教育”。考试,尤其是高考成了“罪魁祸首”。其实,考试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怎么考,考什么。既然人的素质有高有低,那就需要一种机制来测评其高低,考试就是测试中的一种。素质教育是离不开考试的,只是考试的形式变化了而已。将考试一棍子打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表现,会给教育带来灾难。没有考试或者说没有测评机制,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正确评价,就难以提高。

  误区之二:素质教育就是没有负担的教育。

  “减负”不等于不要负担,只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不必要的负担。一味减负,只能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期从中小学阶段移至成年阶段,这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雄才多磨砺,从来纨绔少伟男”,这些警句所蕴含的道理是深刻的。

  误区之三: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

  只要我们去关注各种媒体关于素质教育的报道,就会发现,不少文章在介绍如何加强音乐、美术教育等。其实,艺术素质只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而且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多元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有的人对艺术一窍不通,但并不能否定他们仍可能是高素质人才。

  误区之四:重一种素质而轻另一种素质。

  一说起素质教育,一般人都会说,人的思想素质(或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一旦人的思想不端正,就会变成“知识越多越反动”。其实,人的素质是一种综合体,人的思想品质好,但身体素质不佳,成天卧病在床,也不会对社会做出多大贡献,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也无高低之分,只是各人根据自己的特点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而已。

  (摘自《湖南教育》2002年第12期)

为什么我们不会游戏

                                     □ 余  杰 

  英国议会专门通过了一道法令,为儿童们设立“游戏节”。该法令说,游戏是人类的本能与特权,给孩子们设立“游戏节”,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能力,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他们对人生产生健康乐观的态度——而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和素质,将决定孩子们未来事业的成败和生活的苦乐。

  童年时代没能培养起游戏的心态,长大以后再想补课就难了。在我们的成人世界里,找不到多少有游戏心态的同胞——一场足球赛,本来是很好玩的游戏,却被我们的球迷弄成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仿佛球赛胜利了,整个国家就强大了;球赛失败了,所有公民都将蒙受奇耻大辱。我想,如果把民族兴亡的使命系在一个足球上,那么这个民族的兴和亡不就太容易了吗?球赛的结果真有这么悲壮,真有这么可怕吗?不就是一个小小的足球吗?如果你没有正常的游戏心态,你干脆就不要玩了!

  体育的本质就是游戏。可是,在我们这里,体育却陷入了“买椟还珠”的怪圈之中。我们看重的是名次,是金牌,是荣誉。我们看重的不是比赛过程中生命力的勃发,以及在游戏和竞技的过程中个人所享受到的快乐和满足。于是,我们远离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在我们的国度里,体育与教育一样,不是在解放人、给人欢乐,而是成了压迫人、制造痛苦的工具。

  湖南卫视评出的“2002年度十大新锐青年”中,有一位就是在冬奥会上获得数枚金牌的大杨扬。听到她谈论比赛的场景,我不禁感慨万分。她说,第一次失误之后,心理压力很大,感到所有同胞都在注视着自己。而袁伟民告诉她,她心里“有鬼”,要她放下包袱。于是,她终于战胜了自己,实现了“几代中国运动员的梦想”。我真不明白——12亿人的重量都压在他们的心上,究竟有多重呢?如果在比赛中不能充分享受游戏的快乐、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如果比赛背上了“为祖国和人民争光”的包袱和重压,那么比赛岂不成了一种痛苦而残忍的折磨?

  我们该好好学习怎样做游戏了。

(摘自《教师之友》2002年第11期)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